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84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普京口风又变了,俄请中国出面给俄乌安排一个大结局(图)

新闻来源: 唐驳虎主笔 于2024-05-31 21:22:38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表示,中国可以安排一次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参加的和平会议,此举将成为北京解决乌克兰危机努力的延续。

换句话说,俄罗斯现在很想请中国出面,在基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基础上,给俄乌冲突安排一个大结局。



【拉夫罗夫强调:“我们赞同中国的立场”】


拉夫罗夫强调:“我们赞同中国的立场,即首先需要解决冲突的根源,并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并在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则基础上达成后续协议。”

拉夫罗夫认为,理论上有“加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可能性。为此,西方必须停止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让乌克兰停止“敌对行动”。这种情况发生得越早,政治解决就越快开始。

他说:“俄方曾一再表示,包括在最高级别的层面也说过,俄罗斯依旧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是西方必须明白,俄方强调的是和平,而不是停火或者所谓‘冻结冲突’。停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敌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重新集结。”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2年】


不难看出,俄罗斯如今其实是很想和谈的,心态很急迫。不论拉夫罗夫前面加什么定语或者修饰词,核心其实就是一个“俄罗斯想要和谈”。在参加瑞士和平峰会无望后,开始谈论由中国主办、俄乌出席的和谈了。

实际上,拉夫罗夫的这番表态,跟此前普京的表态是遥相呼应的。

不久前普京访华期间,他就曾明确表示,支持《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他认为,中方“很清楚乌克兰问题的根源及其带来的影响”。普京强调,俄罗斯愿意和谈,在“承认当前现实”的基础上,俄方对和谈持开放态度。但是和谈需要照顾到俄罗斯的利益。



【普京强调,俄罗斯愿意和谈】


就在上周,有接近克宫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在维持当前战线作为分界线的基础上,普京准备通过谈判停火。

请注意,俄军现在还没有完全控制乌东四地,尤其是南方的扎波罗热和赫尔松,首府都在乌克兰的控制之下。如果按照当前的战线进行划分,那么俄罗斯将得到的是一个不完整的乌东四地。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尽管俄军的攻势仍在继续,但普京认为,迄今为止的战果,已经足以向俄罗斯民众宣布胜利。普京很清楚,如果想要再发起任何一波大规模攻势,俄罗斯都需要发起新一轮的动员来补充兵力,但这么做容易造成国内恐慌。



【2022年9月,俄罗斯曾经发起过部分动员】

莫斯科高层政治精英的想法,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俄乌冲突这么耗下去,能不能打赢先不谈,俄罗斯的经济压力一定是越来越大的,这种趋势发展到最后,恐怕只会越来越往伊朗那条道路上靠。而不论是成为“大号伊朗”还是“大号沙特”,这都是克里姆林宫无法接受的。

因此对于莫斯科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在保持现有战果的同时,让冲突尽快结束。目前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约18%的领土,这些领土大部分都是2022年上半年打下来的,如果能让这些领土成为既定事实,不仅足够给俄罗斯国内民众一个交代,还能给克里米亚多上一个“保险”——2022年之前,俄罗斯本土是没有连接克里米亚的陆地通道的,只有一个克里米亚大桥。

此外,如果能保持现有的战线作为分界线,也方便俄罗斯将来再找借口发起新一轮“特别军事行动”。从地图上看,如今的前线十分靠近赫尔松、扎波罗热、哈尔科夫等大城市,俄军的导弹和火炮可以轻易地实现火力覆盖。

可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冲突尽快结束?怎样才能实现和谈?



【2022年之前,俄罗斯本土没有连接克里米亚的陆地通道,只有克里米亚大桥】


其实去年我们刚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时,俄罗斯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只是说“总体上支持,但有一些细节还需要跟中方讨论”。

但一年后,局势的变化已经不容俄罗斯再挑三拣四。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和平方案几乎就是他们目前唯一能接受的方案。因此我们才能看到,从今年年初开始,俄方就在不断夸奖中方的和平方案。

那么就差乌克兰方面的态度了。乌克兰虽然也没有彻底否认中国的和平方案,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们也不可能在赞助商缺席的场合与俄罗斯进行和谈。中国主办,加上俄乌出席的“三方会谈”模式,对基辅来说或许是难以接受的,可能乌方会要求西方的代表出席,也就是中俄美乌的“四方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美国大选。如果特朗普上台后真的履行其“1天之内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承诺,那么俄罗斯人估计都能乐开花了,也用不着到中国来谈了,估计在白俄罗斯就能解决了。

不过其实这都无所谓,中国如今在国际上的实力和地位,以及在俄乌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注定我们不会缺席将来的和谈。当初明斯克协议是俄、乌、德、法、白五国代表签的,而将来的俄乌和平协议,则很有可能多出中方代表的签名。

			
网编:欢颜

鲜花(1)

鸡蛋(1)
84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军政原创】【杂论闲侃】【博论天下】【军事纵横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