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3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加征38.1%关税!欧盟对中国车企下了死手(组图)

新闻来源: 无相商业趋势 于2024-06-14 3:50:5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的关税后,欧盟也出手了。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

比亚迪是17.4%,吉利是20%,上汽集团和其他“不配合调查的车企”则是38.1%。

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还有特斯拉和宝马等从中国出口汽车到欧洲的西方生产商则被视为“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

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

对此,有关部门表示强烈反对,呼吁欧盟审慎决定。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而欧盟正是中国汽车的海外最大市场,因此这场关税之争,备受关注。

为什么对上汽征收重税,欧盟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中国车企又该怎么应对?



都在收关税,为何上汽的税特别重呢,相比于比亚迪高了2倍有余?

这就要提到上汽的实力了。

尽管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吉利出的风头最多,电动车市场份额占比也是最大,但在整体汽车出海市场上,上汽才是老大。

据全球汽车行业信息资讯机构JATO统计,2023年,上汽集团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13个欧洲国家的销量超过24万辆,在中国汽车品牌中高居第一,是第二名吉利的11倍!



2023年,在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上牌数为32.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9%,市占率达到2.5%。

其中,上汽名爵上牌数超过23万辆,占比近72%,吉利是2.2万辆,比亚迪是1.6万辆。

打蛇打七寸,要想遏制中国汽车的出海趋势,上汽才是龙头。

作为中国最早和德国大众合资的企业,上汽最早只是大众的代工厂,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只是给大众组装一下,这样就学不到技术。

所以后来上汽就千方百计学习造车技术,技术不行,就先造最简单的。

最开始上汽只是造汽车的门把手,造完之后,德国人说要检测,看合不合格,结果检测后告诉上汽生产的不合格,上汽就反思为什么,哪里要改进。

后来送了好几次,都说不合格,这时候上汽就长了个心眼,拿着德国原厂的门把手送去测,结果德国人还说不合格。

这时候上汽就明白了,不是我们不善于学习、创新,也不是产品真的做得不合格,而是别人不想让我们搞国产替代,所以说不合格。

过去十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累计获得2.6万余项有效专利,在没有依靠太多补贴的情况下,靠实力让产品行销海外100多个国家。

随着上汽在欧洲市场销量的日益增长,上汽巨无霸的姿态成为了欧盟的“心头大患”。

所以对于上汽这样出头鸟,欧盟选择了硬锤。





那么,对比亚迪征收17%的关税,其他厂家适用21%的关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华尔街的投资机构普遍认为“利好比亚迪”,因为17%的关税并不高,相对于目前10%的进口关税,以及比亚迪目前的利润率,甚至能算“开绿灯”了。

荣鼎机构甚至认为,哪怕按照30%的税率计算,比亚迪仍有实力在欧盟市场拿到份额。

比如比亚迪宋PLUS,在中国的售价为20500欧元,在欧盟的售价为42000欧元,在欧洲每辆车的利润为14300欧元,哪怕加征50%的关税,还是有钱赚。



其实,欧盟征收关税,影响最大的车企并不是中国本土车企,而是美国的特斯拉、法国雷诺旗下的达契亚,还有自己的宝马、奔驰。

前者是在上海生产后,出口欧洲;后者为雷诺和中国东风等企业合资,在湖北生产后,出口欧洲,还有中国宝马、奔驰的合资厂,比如宝马就是在中国生产iX3等电动车,然后再出口到欧洲。

在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近50%都是特斯拉、大众、BMW等一众西方车企品牌(特斯拉一家占据40%左右)。

而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年销量不到20万辆,市场占有率不到8%。



对于在中国生产的西方车企而言,欧盟关税也同样适用。

Rhodium Group的研究报告称,15%-30%的关税不至于让比亚迪退出欧洲市场,却可能会使BMW或特斯拉等从中国运输汽车的外国企业的业务一落千丈。

而欧盟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则是逼着这些车企把生产转移到欧盟。

你在中国设厂生产,我收关税,你在欧盟生产,他就不收了。

结果会是什么?

结果就是比亚迪、蔚来在匈牙利建厂。

上汽、长城也宣布欧洲工厂进入选址阶段;

特斯拉也在德国建厂。

把就业带回国内,让制造业回流,这才是欧盟国家真正想要的!



相对于美国的咄咄逼人,欧盟目前的政策还算温柔,美国是用政治大棒把中国车定义为安全问题。

而欧盟是用贸易大棒,把中国车定义为自己的对手,但这并不能排除未来欧盟不会再加关税。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如果欧盟加征20%的关税,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车就会锐减25%,产值40亿美元左右。

所以当下中国车企应该更有作为,而不是任人宰割。

目前,中欧之间将开始一系列谈判,确定细则,一些企业也进入了协商阶段,包括上汽在内的很多车企,都发出了表示遗憾的声明。

官方则计划对欧盟和美国进口的大排量汽车加征25%的汽车关税,如此一来,就会影响奔驰、宝马等高端车型的出口。



毕竟中国是宝马仅次于欧洲的第二大市场,占其第一季度销量的近32%。

所以当欧盟加税方案出台后,包括德国和匈牙利在内的国家,都纷纷表示反对。

此外,中国也可以通过土耳其这样的新兴市场出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避开关税壁垒。

而这一转变,也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可能会发展为像福特或丰田一样的跨国企业,尤其是现在的比亚迪,已经在海外投资了多个厂区。



相比于中国产业链的优势,欧洲本土生产汽车的价格要比中国汽车贵得多。

因此,一旦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其实更受伤的会是欧洲的车企,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也会大幅上涨。

日前,欧洲议会决定自2035年起全面禁止在欧洲销售燃油车,为了完成减碳计划,欧洲不得不接纳中国新能源。

伟大都是被逼出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凭借便宜、省油的特点,击败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大量出口美国,让大量美国工人失业,为此,美国的汽车工人还疯狂抵制日货,拿着锤子打砸日本汽车。

后来日本就是通过在全球建厂,来打破壁垒,最终成为今天的世界NO.1,每卖出去4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日本品牌。

今天,我们也可以摸着日本过河,把挑战变成机遇,走出中国,走向海外,成就自己的“巨无霸”。

			
网编:空问站

鲜花(1)

鸡蛋(0)
23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malailj00[★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4日5:42 回复
这点税阻碍不了中国车进入欧洲市场,欧洲某些产业、企业倒是紧张得很。
8   2
评论人:Sinoroc[★pornoartist★][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4日5:00 回复
 回复4楼:针对支持加征关税的法国和西班牙已经开始白兰地和奶制品反倾销调查了
6  
评论人:cc40[☆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5日14:27 回复
要点脸吧 中国对进口车征税的税率是100% 加入WTO的时候怎么承诺的? 自己不要脸还怪欧美?
 
评论人:千奇百怪党[☆★声望品衔8★☆][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4日8:31 回复
败登盯上的,就不是什么补贴,而是中国的发展。只要能打压中国,还在乎一个借口吗?冯德莱恩的意图也一样,跟中国补贴根本不相关,打压中国才是目的。
4  
评论人:爬墙党007[☆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4日6:47 回复
五毛狗们出来口炮啦!!!!!
6   4
评论人:吃斋念佛大灰狼[♂☆★声望品衔8★☆♂][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4日6:02 回复
中国难道就不会加欧洲商品进口关税。
5   1
评论人:要你命三千[☆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14日4:05 回复
真鸡巴傻逼
3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