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要冷静!心脑血管有“十怕”,爱发火的人尤其要当心(图)

新闻来源: 生命时报 于2024-06-23 17:12:4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心梗、心绞痛、脑卒中……这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背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源头:心脑血管出了问题。

预防此类疾病,首先要排除血管的“雷点”。



受访专家

应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缪国斌

本文作者 | 本报特约记者  莫鹏

1

 怕性子急 


研究发现,爱发火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

性子急的人通常压力较大,且容易发火,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进而点燃心脑血管事件的导火索。

医生建议

急脾气的人应时常提醒自己,做事三思而后行,遇事摆正心态,学学种花、养鱼、书画等,以陶冶性情。

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愤怒在冒头,最好借机离开一下,比如去个厕所、接个电话、续点茶水等。



出来之后深呼吸几次,用冷水洗洗手,让自己先放松冷静下来。

2

 怕压力猛 

工作生活长期压力过大,身体会处于紧张状态,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壁受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医生建议

学会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方式,定期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确保每天有7~8小时高质量睡眠。



沿着想象中方盒的位置移动经过每一条边都慢慢从1数到4

如果自我调整后仍无法缓解压力,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3

 怕温差大 


夏天,很多人长时间身处空调温度过低的室内,乍一出门到高温环境中,可能引发心肌缺血,甚至触发急性心梗。



而冬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研究发现,气温每降1℃,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当气温降到12℃以下,就该绷紧预防心脑血管病发作这根弦了。

医生建议

夏天不要吃太多冰棍、大口猛灌冷饮、冲冷水澡,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心脑血管病患者冬天外出前,要穿上暖和的大衣,系上围巾、戴好帽子和手套。

4

 怕吃太咸 


高盐饮食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血压长期过高会损伤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医生建议


控制每天盐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克;使用限盐勺罐,逐渐减少用量。



除三餐外,还要少吃腌制食品、高盐零食和加工食品。

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如香蕉、土豆、番茄等,有助平衡体内钠钾平衡。

5

 怕喝太多 

很多人觉得喝点酒能拉近关系、活跃气氛,但酒精不仅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更会造成心梗、脑梗等问题。

医生建议


为了心脑血管健康,最好尽早戒酒,如果一定要喝,最好不要空腹饮酒,喝酒前吃点高脂肪、高蛋白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成年人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要超过15克,换算成各种酒类,相当于450毫升啤酒(4%),150毫升葡萄酒(12%),50毫升白酒(38%),30毫升高度白酒(52%)。

必须要喝的话尽量选择低度酒,饮酒时要多喝水。

6

 怕吃太饱 

吃得太多会占用消化系统资源,减少有效循环血容量。

如果吃得油腻,大量甘油三酯进入血液,会使血细胞和血管功能下降,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大增。



从左至右依次为:正常动脉、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而且,吃太多富含脂肪的食物,会诱发急性胰腺炎,造成心脏骤停。

医生建议

避免暴饮暴食,吃饭八分饱,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多吃果蔬、鱼类、全谷物。

7

 怕睡不好 


长期失眠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45%,入睡困难的人风险增加30%。

医生建议

保持卧室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并保持相对安静;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夜间有打鼾、憋气等情况的人,侧卧位睡觉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夜间缺氧。

如果有睡眠问题,不要随便吃安眠药,应咨询医生,从寝具、环境、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8

 怕用蛮力 


人从静态突然发力,血压会瞬间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发现,24%的人在心脑血管病发病前1小时内做过重体力劳动。

医生建议

患心脑血管病的人做事要慢,不要突然变换体位,选择和缓的有氧运动。

清晨睡醒后,不妨赖会儿床,伸伸懒腰、做做深呼吸,给血管、心脏一个缓冲时间。



起身后,还可以试着在床沿上坐一会儿,觉得反应活动正常了再慢慢下床。

9

 怕用力排便 


便秘患者排便时,通常会用力过大,引起腹压和血压一起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因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发展为心梗。

医生建议

有便秘问题的人,应养成每天清晨排便的习惯;多吃含粗纤维的粮食和蔬菜、瓜果、豆类,每天至少饮水1500毫升。

与坐便相比,蹲便时腹压会更大,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最好是坐便如厕。



如果家中安装的是马桶,大便时不妨在双脚下垫个小矮凳,上身微微前倾,更有利于排便,排完起身要缓慢。

10

 怕不体检 


许多心脑血管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如果不定期检查,很难及时发现。忽视体检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医生建议

建议每年一次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关注血管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诊治。▲

			
网编:睿文

鲜花(1)

鸡蛋(0)
2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吃斋念佛大灰狼[♂☆★声望品衔8★☆♂][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23日19:23 回复
怕死就不要活着。
2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健康园地】【运动健身】【养生保健】【抗疫信息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