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5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票房破35亿只是开始!74岁张艺谋要掀起一波新高潮(图)

新闻来源: 皮皮电影 于2024-06-25 1:52:1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不久前,上海国际电影节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张艺谋将执导电影版《三体》,该电影目前已经进入了前期筹备阶段。

该消息一出,立刻引爆互联网,“张艺谋导演电影版三体”冲上热搜。



张艺谋本人也做出了回应:会全力以赴,希望不负众望。

不过在一片期待声中,也夹杂着很多阴阳怪气的质疑。

有人说张艺谋是“广场舞导演”。

说他只能拍拍“人列计算机”这样的大场面,拍不出科幻片的精髓;

有人说张艺谋是“投机分子”。

只能拍拍《满江红》《第二十条》这样的小电影圈钱,科幻巨制他现在玩不了。

还有人说张艺谋已经是74岁的“老古董”了,满脑子都是老农民思想,拍科幻片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有人,甚至说张艺谋拍《三体》,“不是中国科幻的胜利,而是人情世故的胜利。”

他们对张艺谋最大的期待,就是他中途放弃,然后由郭帆来接手。

这些不怀好意的评论背后,是张艺谋过去几十年受到的一类评价的缩影——

他拍文艺片,大家骂他讨好外国人;

他拍商业大片,大家骂他只会堆砌大场面;

他拍商业类型片,大家又说他不思进取。

八个字概括就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那么现在的张艺谋,究竟是老骥伏枥,还是廉颇老矣?

他能不能拍好《三体》?

这事儿,其实最该问问《三体》的作者刘慈欣。

你还别说,关于张艺谋拍自己小说这事,刘慈欣确实给出过明确态度。

而且,还不止谈过一次。

4年前,刘慈欣接受“三体社区”采访时,曾明确表示:

“我也希望看到张艺谋能够拍摄这个科幻片。”



他说,张艺谋虽然没拍过科幻电影,但他的审美取向和自己很相近。

他还给出了解释。

比如张艺谋电影里有大块大块的色彩,《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大开大合,并不在意细节。

这和自己创作小说时的“大巧不工”不谋而合。



再往前看。

2015年,刘慈欣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也说过“很希望张艺谋来拍这个电影”。



有人说了,张艺谋是什么咖位?

刘慈欣不过是在公开场合,说了一些客套话,怎么能当真?

其实不管是看好,还是看衰,都只是个人的前期主观看法。

在皮哥看来,要认真分析这部电影的成败前景,张艺谋是否会重蹈《长城》覆辙,我们还是得深入到张艺谋及原著小说中。

有四个核心问题,难以回避。

第一,人选上,张艺谋是不是当下最合适的导演?

我们先来做一个排除法。

《三体》这样的顶级IP,一般的年轻导演根本接不住。

非要找一个,只有导演郭帆了。

但郭帆现在忙着拍《流浪地球3》,这部电影要在2027年上映,档期上冲突了,他来不了。



除了他之外,年轻导演队伍里没人了。

老一代的导演呢?

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姜文?

这些人咖位是够了,但要么创作力大不如前,要么风格完全不搭,只能全都排除掉。



那可不可以交给香港和台湾的导演来拍?

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科幻土壤,拍科幻只能拍出《明日战记》这样的太空警匪片。



简单筛选一遍后,张艺谋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顶级的导演+最顶级的IP,天作之合。

第二,张艺谋拍《三体》够不够格?

这句话看上去是个废话。

论资历,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是奥运会导演,享有“国师”的美誉。



论专业性,整个华语圈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王家卫、杨德昌、侯孝贤等少数人,这些人多以文艺片见长。

论代表作,张艺谋更是两只手数不过来。

他当然够格了。



但争议点主要围绕在张艺谋这几年的创作上,更准确地说是2016年。

那一年张艺谋的《长城》遭遇滑铁卢,之后他似乎放飞了自我,专攻短平快的类型片。



以几乎一年一部的速度拍片。

谍战片、年代片、战争片、扫黑片、喜剧片,甚至剧本杀电影,什么卖座拍什么。

大家调侃国师这是要给孩子赚奶粉钱,从“五星级大厨”变成了“电影预制菜”配送员。



这些负面评价并不是无脑黑,张艺谋这几年的电影确实都有明显的硬伤。

去年的《满江红》,一向精益求精的张艺谋竟然没找来像样的武术指导,打斗戏几乎和古偶剧一个水平。

最后秦桧替身朗诵《满江红》的设计,更是招来各方的口诛笔伐。



今年的《第二十条》,张艺谋模仿《漫长的季节》拍成了“话痨电影”。

观众全程就看雷佳音和马丽斗嘴,人物对话场景几乎都是正反打+全景镜头。



作为电影学院学生毕业作品尚可理解,但作为院线电影多少有点敷衍。

还有《一秒钟》《坚如磐石》里,大量删减重拍重配台词造成的割裂感。

曾经那个艺术大师似乎消失了。



但其实张艺谋一直就是这种拍片速度。

他备受推崇的《红高粱》,拍了不到2个月,3个月就完成了剪辑送审。

另一部经典《秋菊打官司》,拍了不到3个月。

拍摄时间最长的《英雄》和《金陵十三钗》,前后加起来也就5个月。



这两年的《满江红》《第二十条》也都是两个月拍完的。

电影质量和拍片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他最近几年的作品,虽瑕疵不少,但整体口碑都不错。

2018年的《影》,豆瓣7.2分。

一个古典复仇故事。

张艺谋把水墨五彩的层次感拍绝了,本片也是他色彩应用最后的余晖。



2020年的《一秒钟》,豆瓣7.6分。

一部他写给电影的情书。

即使被大量删减,依旧完成度极高。

顺带让张译升咖,捧红了刘浩存。



同年的《悬崖之上》,豆瓣7.4分。

就不提白色美学的应用了,它是《风声》之后中国最好的谍战片。



2023年的《满江红》,虽然放弃了一镜到底,虽然饱受争议。

但在全网黑的情况下, 豆瓣评分依旧稳定在了7分。

它最大的原罪,或许就是力压《流浪地球2》票房大卖45亿吧。



同年的《坚如磐石》,豆瓣6.0分。

在经历各种删减后,依旧保持了张艺谋明显的个人风格,让人看得冷汗淋漓,最后也拿下了国庆档的冠军。



今年的《第二十条》,豆瓣7.5分。

小而美的典型,可以看作是《狂飙》和《漫长的季节》结合体,典型的小品电影。

但电影院里笑声不断,最后的票房也给了最好的证明。



总结下来就会发现,过去10年,张艺谋是主流电影导演中拍片数量最多的一个,也是票房和口碑综合最高的一个。

放眼整个华语圈,每年能稳定一部豆瓣7分+、票房10亿+的作品,连续坚持10年的导演,有且只有张艺谋一人。

张艺谋不是放弃追求了,而是他曾经攀登过最高的山顶,已经看过最美的风景。

如今悠然下山,在市场下沉后,依然能拍出观众喜欢看的类型片。



有他坐镇,《三体》电影版不敢说成为神作,但是下限基本稳了。

第三,郭帆做到的,张艺谋能不能做到?

去年春节档,《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曾经正面交锋。

结果就是,张艺谋赢了票房,但得罪了一大批科幻迷。

说他是“投机分子”,说他吃尽了春节红利,拿他“是不是很大胆”开涮的,全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要堵住批评者的嘴,我们必须从根儿上刨,让他和郭帆比比个儿。

郭帆是80后导演,但在科幻片领域,却是张艺谋的“前辈”。

在很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郭帆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拍摄出《流浪地球》系列,成功开启了中国的科幻元年。

如果不是他,“中国科幻”甚至是个伪概念,说他是中国的“科幻片教父”一点也不为过。

他不仅拍了两部里程碑作品,更打造出了中国的科幻电影工业体系。

在拍摄过程中,他组织过上千人团队拍摄大场面,得到过中科院好几个科研院所的鼎力支持。



他还建立了电影工业实验室,做出了几千个未来战机的模型,甚至还配有工程机械设计图,背后有徐工集团背书。

他成立的几家特效公司未来将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标杆。

这些成就叠在一起,不可谓不耀眼。



那如果张艺谋站在郭帆的位子上,他能不能做到这些?

有句话咱们可以敞开了说。

中科院和徐工集团力挺郭帆,背后虽有支持国产的情怀,但更多还是源于刘慈欣《三体》这块金字招牌。

张艺谋如果去了,他自己就是金字招牌。



郭帆花了几年打造出的电影工业体系,张艺谋或许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搞定。

最关键的演员资源,张艺谋的优势更明显。

网友评价,章子怡和巩俐适合出演叶文洁的青年版和老年版,刘浩存适合出演程心,于和伟可以接着演史强,张译适合演罗辑。

要凑齐这些王炸,其他导演根本不可能,但张艺谋可以解决。



当然,两人从来都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英雄惜英雄,相信郭帆得知了这个消息也会由衷感到喜悦。

2024年,腾讯版《三体》和网飞版《三体》隔空PK,标志着中国科幻的崛起。

2027年,如果张艺谋的《三体》能和《流浪地球3》争辉斗艳,那才是中国科幻盛世的来临。

第四,不是资本,选中了张艺谋,而是命运,选中了张艺谋。

某种角度来说,《三体》就是为张艺谋准备的。

年龄上看,刘慈欣是60后,张艺谋是50后,两人年龄相近,艺术审美趋同,且都经历过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

这就从根儿上决定了,他写的《三体》和张艺谋拍的《三体》是可以同频共振的。



网友诟病张艺谋是老农民思维,但别忘了刘慈欣也是电工出身,两人的底层气质也是一样的。

《三体》虽然是硬科幻,但最打动人的还是人文关怀。

与其让一些精英思维的人拍一些为了太空大战而不孕不育断子绝孙的桥段,倒不如让这个老农民拍拍生存和繁衍的意义,毕竟老谋子可是为那事买过单的主儿。



此外,《三体》小说就是张艺谋艺术人生的缩影。

小说第一部有大量人文剧情。

如叶文洁的父亲被打倒,被亲人背叛,她自己也被孤立。

大量反映人性的幽暗,这不和张艺谋早年的电影很像吗?

把张艺谋《归来》《一秒钟》的人物直接移植到小说第一部里,完全没有违和感。



小说从“古筝计划”开始,从一本悬疑小说变成了真正的硬核科幻,科幻大片的感觉扑面而来。

而张艺谋在经历了80年代的文艺片创作高峰后,也勇做涛头弄潮儿,靠一部《英雄》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



《三体》里的那些那红岸基地、二向箔武器、人体阵列计算机等大场面,不正是张艺谋最擅长玩的人海战术和色彩美学吗?

提到色彩,张艺谋更是绝。

同样是红。

《红高粱》里,莫言的文本+姜文的霸气+巩俐的盛世美颜,酿出了一壶殷红野性的老酒。



《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红,却是封建礼教的束缚,代表权威地位和禁锢。



而《黄金甲》里的金色,《英雄》里的漫天箭雨,《十面埋伏》里的袖舞,《坚如磐石》里的铅黄,都能解读出不同的意味。



国外大导演曾经评价张艺谋,光看他的色彩就能看懂影片。

这些色彩大开大合,刚好和大刘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相呼应。

能展现时代伤痕,能拍出大时代下的个体悲欢,还能玩得转大场面的打斗。

张艺谋和《三体》,不是合适,而是契合。



或者咱们可以说,不是资本,选中了张艺谋,而是命运,选中了张艺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三体》电影版又曝出新进展。

在上影节金爵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透露:

“已经开始打磨剧本,目前电影版《三体》只拍一部,如果第一部成功了,也许会有第二部。”



也就是说,这一部,将会围绕原著第一部人物故事。

结合咱们之前的分析,至少张艺谋拍摄第一部,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等第一部成功了,几年后郭帆档期也空了,两位导演再联合执导后两部,也未尝不是可能。

通过以上四个维度分析,这次张艺谋出马,绝对值得期待,皮哥保守估计票房会破35亿。

如果说国内剧版的《三体》完美还原了小说,网飞版的《三体》魔改了小说,那么张艺谋版的《三体》要做的就是完美升华小说。

《三体》就是张艺谋的人生缩影,张艺谋就是《三体》在这个世界具象化的表现。

两者的组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网编:睿文

鲜花(0)

鸡蛋(0)
5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iloveoldmusic[☆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25日7:05 回复
名著之所以难拍,是大家对它太了解和喜爱了,无论谁拍无论怎么拍,都会挨骂。
 
评论人:splendor57[☆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25日3:03 回复
求放过三体
2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娱乐八卦】【女性频道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