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这小镇把一罐酸黄瓜供起来 每天3万人刷新黄瓜近况(图)

新闻来源: 华尔街日报 于2024-06-27 11:40:33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每个城市,乃至每个小镇,都会有它的地标性建筑。它可能是一座塔、一块碑、也许是一栋大楼.......但无论如何,归乡的游子一看到它,就知道,哦,到家了。

而在美国密苏里州的Des Peres镇,这个“地标建筑”是一罐酸黄瓜——不是“吃上这一口家乡特色就等于回家了”的诗意形容,

是真的物理意义上,有这么一罐酸黄瓜:



(Des Peres镇的地标酸黄瓜)

只要路过该镇附近的I-270高速公路匝道,你几乎一定能看到它戳在匝道的隔离墙上,和周围呼啸而过的车,以及了无生气的混凝土格格不入......

据当地人回忆,这酸黄瓜最早出现在2012年,当时的它还长这样:



(酸黄瓜初号机)

最早注意到它的人,是当地居民Barb Steen。

I-270是密苏里最繁忙的公路之一,她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这儿,所以也每天都能看到它。

没人知道它为什么在那,是谁丢的,又为什么丢,但它就这样突兀地出现了,就像关公战秦琼、炸酱面披萨一样无厘头,Steen就感觉很好笑......



(Barb Steen)

所以路过它的时候,Steen经常会拍一张照片传给朋友同事,算是个自己人才懂的梗:

“报!今天酸黄瓜还在嘿!”



(当地人回忆说最早在2012年就见过它)

久而久之,Steen干脆在脸书上给它创建了一个专属页面,取名叫“酸黄瓜大队(Team Pickle)”。

起初加入的人就那几个相熟的朋友同事,没想到莫名其妙地这页面就爆了,好多当地人加了进来,在里面讨论它的由来,或是当“战地记者”,播报酸黄瓜的近况.......

三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最初的那罐酸黄瓜终于坚持不住了,罐子还好,但酸黄瓜接受了多年的阳光照射,都晒得看不出绿色了,也泡得巨大,最后不知被什么人给扫走,或者是被风刮走了,“死不见尸”的。

这是“酸黄瓜大队”最黑暗的时刻。

在接下来近一年时间里,Steen仍然经常路过I-270的匝道,但始终没有人把新的酸黄瓜摆回来,“酸黄瓜大队”也失去了观察的目标........

直到2016年8月7日,Steen又一次路过那里时惊喜地发现:酸黄瓜——他们的王——回来了!



(Steen发现酸黄瓜回来了)

而这一次回来,它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因为“酸黄瓜大队”早就发展壮大,每天都有人观察着罐子的情况。一旦原先的没了,就会有人把新的摆上去.......

到今天,“酸黄瓜大队”已经有了2.9万会员。可是Des Peres镇一共也就不到9200人,所以这里面还包含了很多世界各地的,笑点奇怪的网友们。



(今天“酸黄瓜大队”的规模)

有老哥化名“酸黄瓜侠”,在群组里写下一首《酸黄瓜罐颂》:

高速路肩旁,九号出口,

一瓜罐矗立,余料残存。

罐在光中闪,奇景可叹,

碧绿存罐中,朝霞斑斓。

.......

——酸黄瓜侠



(时间能力都有限,就不翻全了,有会写诗的大佬可以尝试翻译一下......)

这期间黄瓜罐子也屡次被风吹倒,或者被人偷走......总之是神秘地消失不见,

但这也没关系,用不了几天,你就会发现那里“刷新”出了一罐新的泡菜,也不知道是谁放的,反正就是回来了。

当然,那里有时候会出现不止一罐泡菜,有时两罐...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有时四罐...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有时也会乱入一些奇怪的东西...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悲报:

“祸事啦!祸事啦!祸事啦!酸黄瓜在过去几天的某个时段剧烈跌落,不确定它能否存活!”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偶尔,也会有人在隔离墙上涂鸦,送一罐新的酸黄瓜上去。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甚至每逢过年过节,大家还会给酸黄瓜穿上新衣服...

圣帕特里克节...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圣帕特里克节X2...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圣诞节...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疫情期间的“口罩泡菜”...



(“酸黄瓜大队”网友拍摄的画面)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酸黄瓜的粉丝太多,大家注意力都找它去了,岂不是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而据密苏里州交通部数据, I-270的这条匝道每天都会通过1.4万辆车,确实有一定安全风险。

对此,Des Peres的公共安全主管Eric Hall不是特别担心。

Hall表示,该镇至今都没接到任何关于酸黄瓜罐的投诉,“没有人会将事故归咎于一个罐子”,他说。

至于究竟是谁放的罐子,Hall和该镇的行政长官都怀疑是“内鬼”。

因为神秘人为了避免被发现,很可能都是在半夜放罐子的,而这个时候最方便“作案”的,就是公共安全部门的“内鬼”,一说道路检修,谁也不会怀疑不是?

“我不想怀疑我们的人,但谁知道呢,对吧。”Hall半开玩笑地道。

所以在公共部门的默许下,这罐酸黄瓜还是继续存在着,如今它究竟火到了什么地步呢?

——你甚至可以在谷歌地图搜到它.......



(谷歌地图搜索“The Pickle Jar”)

最好笑的是大家给酸黄瓜标的标签是“Historial Landmark”,历史地标......好吧好像也没毛病。

顺便一提,根据外媒报道,似乎也曾有人将前文中的那罐黄芥末也标进谷歌地图里,并起名叫“启蒙与真理之树”,不过现在已经没了,估计是被谷歌删了。

其次,在该镇的Wiki页面,也有一段“酸黄瓜”的词条。



(该镇的Wiki)

它已经不折不扣地,融入进了当地文化中。

49岁的Susan Plank和她13岁的女儿Adele就是酸黄瓜的新晋粉丝之一。

由于工作原因,Susan已经走了I-270这条线四年半了,但她一直没注意到这罐酸黄瓜。直到去年秋天,她带女儿路过这里,女儿才终于提醒了她: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

为啥高速公路中间会有酸黄瓜??谁放的??

回家之后,Adele做了一些调查,并顺藤摸瓜找到了“酸黄瓜大队”。

自那天起,这罐酸黄瓜成了联系母女俩的桥梁,Susan每天上班的路也终于有了点有趣的东西可以期待。

Susan表示:“现在,我每天上班时都会看看它,如果发现了任何明显的变化,我就发短信给女儿。”

4月19日这天,她给Adele发短信:“前方记者从270公路现场直播:所有酸黄瓜均已消失!重复,所有酸黄瓜均已消失!”

四天后:“危机解除!已有两罐酸黄瓜重回岗位!”

Susan说:“想到女儿看到我的短信,在学校微笑的样子,我就觉得很开心。”



(Susan和Adele母女)

归根结底,最能联结人的,还是永远都逃不过爱、幽默这些美德啊.......

ref:

https://www.wsj.com/lifestyle/travel/pickles-st-louis-mystery-87201d75?mod=hp_lista_pos1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0564641567286/

			
网编:和评

鲜花(1)

鸡蛋(0)
2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cbs888[♂★★声望品衔10★★♂][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27日11:56 回复
这是那个睡大街忘记的
1  
评论人:绊脚冰块[☆爆炒笑肠☆][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6月27日20:43 回复
通过这件事情,美国人民的精神是多么的空虚不用我说你们也想象的到了吧!
1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笑口常开】【内涵爆笑】【灵异空间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