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1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日本电车痴汉愈加疯狂 围住受害者直接扒内衣(图)

新闻来源: 雅虎 于2024-10-08 13:05:5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在日本,有一种人常常出没在拥挤的公共场合中,趁机实施性骚扰、猥亵以得快感,他们俗称“痴汉”。日本每10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人遭遇过痴汉骚扰。这是日本政府首次针对痴汉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日媒报道截图)

日本内阁府今年2月面向16岁~29岁的年轻人进行了网上调查,共有36231人给出了有效回答。

半年后,日本内阁府公布了调查结果:约有10.5%的人遭遇过痴汉行为。

关于最近受害的场所,最多的是62.8%的人在电车内遭遇痴汉,其次是在路上13.0%、在商场4.3%。

关于受害后的反应,约有八成受害者没有选择报警,原因包括不想把事情闹大或不想上班上学迟到、正在赶时间等。

“一切发生得那么快,我当时什么也没做。”

“我害怕得不敢动。”



(拥挤的电车)

除了直接的身体接触之外,

日本媒体之前还曝光了“新型痴汉”,变态男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骚扰。

例如——

· 近距离地闻女性身上、头发、或肌肤上的气味;

· 故意在女性耳边呼气;

· 拿包或雨伞等手中物品去触碰女性的身体。

痴汉们利用这种“隔空性骚扰”,满足自己奇葩的欲望,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



(痴汉行为)

这种痴汉行为不仅出现在电车中,在电梯里也有同样的情况。



(痴汉行为)

近年来,痴汉问题在日本社会中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以拥挤著称的JR埼京线,数十年来时常发生这种难以预测的犯罪行为。

拥挤的车厢内部,成为痴汉容易下手的环境。

同时,不少受到侵犯的女性因为拥挤的状况,往往认为这是不可抗力,难以开口指认痴汉。

久而久之,这些猥亵者更加有恃无恐。

即使周围乘客帮忙抓住了痴汉,受害女性有时也不确定是否真的受到侵犯,甚至拒绝配合指认。

虽然设立了女性专用车厢、在车厢内安装了监控,但效果似乎有限。



(日本媒体报道截图)

日本《Friday》杂志派出记者,在工作日晚上6点左右的下班时间,实际体验乘坐JR埼京线的通勤快车。

没想到随便选了一辆车就有收获。记者很快发现:一名男子有意无意将手背放在女性的臀部,甚至还有男扮女装的痴汉,趁机伸手触碰周围男性的下半身。

长期搭乘埼京线通勤的H先生表示,痴汉大多是早有预谋,并非是因一时糊涂所为。这些人会在月台上就会开始跟踪女性,或者在队伍中插队,通过各种方式接近看起来胆小的女性。

现在似乎出现了更疯狂的痴汉。

痴汉们会通过网络联络同伙,数人一起围住女性,实施扒下受害者的内裤或把手伸进衣服的可怕行为。

这些痴汉大多是三四十岁的男性,就算有时被逮到,但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车站,再犯的可能性还是很高。

根据日本法务省发布的《犯罪白皮书》,痴汉的再犯率高达44.7%,高于其他性犯罪。

如此高的再犯率,是因为痴汉易于作案且不易被抓到,所以变得越来越嚣张。



(JR埼京线)

对此,日本网友们也是无语了:

“痴汉是性暴力,性暴行。

必须对此进行严惩,要求性犯罪者佩戴GPS、一定时期内禁止乘车等也是必要措施。”



(截图来自雅虎日本网友)

“日本法律对犯罪者很宽容,对受害者却很严厉!”



(截图来自雅虎日本网友)

“例如,是否可以让警察穿制服、戴帽子乘车,每个车厢派两名警察?

嗯,这需要大量人力,但可以通过重新雇用退休警察等方式来增加警力,而且只在早晚高峰时段这样做,难道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吗?”



(截图来自雅虎日本网友)

还有网友呼吁,应该加大投入加开列车,缓解车厢内的拥挤情况。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痴汉进行严惩,才能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Ref: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76d9262b26f1b8c9e7b18ebd4ffe31ecca876d54/comments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0)
11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