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华人留学生被偷拍上传 智能眼镜引发隐私争议(图)
新闻来源: SBS中文 于2024-10-22 2:55:2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近日,一起涉及智能眼镜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日,多名华人留学生在社媒发帖称,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智能眼镜拍摄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引发隐私权相关争议。事件始末如何,法律专家有何建议? Source: Supplied / Meta / Instagram
多名留学生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名内容创作者佩戴的智能眼镜拍摄,视频随后被上传至社交媒体,导致被拍摄者遭受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评头论足。
这一事件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酵,一些被拍摄者回复表示愤怒和无助,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及公共场所拍摄法律边界的广泛关注。
从搭讪到偷拍 隐私泄露令人担忧
据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前任主席、现学生权益事务负责人梁伟宏介绍,这起事件最初是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曝光的。
“有同学发帖说,在校园里有人借着搭讪的机会,用智能眼镜偷拍他们,”梁伟宏说,这些视频随后被上传至社交媒体,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了解,该内容创作者使用的是Meta智能眼镜,配备摄像头与麦克风,将其与手机配对后,用户可以使用眼镜拍照或录像,并在Meta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直播。
该设备不仅可以拍摄和录像,还能够连接Meta社交平台进行直播。 Source: Supplied / Meta
被拍摄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并不知道被拍摄,直到朋友或同学转发了相关视频才发现此事。他们不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还承受着社交媒体上负面评论的压力。
“有些评论在调侃受害学生,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梁伟宏说。
此外,梁伟宏指出,这名拥有近40万粉丝的内容创作者不仅未经同意对路人进行拍摄并上传,还在社交媒体上售卖所谓的“交流技巧课程”,以此牟利。
梁伟宏表示,目前学生情绪极度不安和焦虑。
“他们一方面感到非常厌恶,另一方面也非常恐惧,担心自己的隐私被进一步泄露或滥用。”
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受害学生发声,呼吁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此事,希望拍摄者能够删除所有非法摄录的视频,并接受相应的法律责任处理。
目前,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正在为相关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和免费政策咨询,同时也与校方进行了沟通。梁伟宏表示,校方已经开始调查此事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前任主席梁伟宏表示,校方已经开始调查此事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Source: Supplied
当前法律“严重滞后” 民众需要自担后果
据了解,该内容创作者目前已将一些涉及中国留学生的相关视频删除。不过,使用智能眼镜拍摄其他路人的视频依旧在其账号公开展示中。
针对此次事件,资深律师沈寒冰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表示,当前法律在处理此类事件时确实存在一些滞后和模糊地带。
沈寒冰律师指出,英美法体系在案件的判定上有多条重要的测试线,具体案例要一一比对。
类似本案的公共场所拍摄相关案例,法律上一个重要的测试线是“被拍摄者是否感到恐惧”。如果感到恐惧,可以向警方申请行为禁止令,禁止拍摄者进行跟踪等行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测试线往往难以界定。
沈寒冰律师还指出,即使被拍摄者没有感到恐惧,但如果拍摄者未经同意将他们的形象用于商业目的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被拍摄者也可以起诉拍摄者侵犯肖像权或诽谤。
Source: SBS
不过,这类诉讼往往耗时耗力,且结果难以预料。
此外,沈寒冰律师还强调了网络世界的复杂性。
“拍摄者可能在不同国家拍摄、上传视频,服务器也可能设在其他地方,这给法律执行带来了很大困难,”他说。
沈律师认为,当前法律在保护民众应对日益发达的高科技带来的隐私侵入方面,已然“严重落后”,民众在公共场所很难真正保证拥有隐私权。
“就是说你在大街上(公共场所)的所有的行为,你必须要对它们负责,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
被拍摄者如何维权?
该智能眼镜品牌方Meta在眼镜产品官方网页的“隐私信息”页面上,列有“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配戴智慧眼镜”的用户建议,其中包括:“尊重他人的喜好”、“让拍摄指示灯正常发光”、“向他人表示您正在拍摄内容”等。
此外,Meta公司产品附加服务条款中还有以下内容:“您应在使用MPT产品时遵循所有适用的法律,包括根据录影、录音、生物辨识资料等相关法律,或其他隐私或资料保护法的要求,向与您在MPT 产品上互动的用户提供任何通知或取得其任何同意……不得篡改MPT产品,或以其他方式隐匿或修改任何用来示意他人产品正在录制的功能。”
SBS普通话已就此案致信Meta寻求置评,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针对此次事件中的具体行为,沈寒冰律师认为,有两条对本案被拍摄者维权相对有利的“测试线”:拍摄者是否征得同意,以及被拍摄者的肖像权。
如果拍摄者未经同意将他人作为特定主角拍摄并上传视频,可能构成侵权。
沈律师解释道,若进行一对一的拍摄录制,拍摄者需要明确告知被拍摄者,并且详细说明拍摄目的、用途,最后 征得被拍摄者的同意。若未经同意,被拍摄者有权进行追究。
此外,拍摄者将他人视频资料上传至社交媒体,可能侵犯被拍摄者肖像权。
“被拍摄者可以要求拍摄者下架视频,并删除所有备份,”他说。
然而,对于拍摄者在社交媒体上售卖“交流技巧课程”的行为,沈寒冰律师表示这更多是一个商业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
“除非能够证明拍摄者通过欺骗手段销售课程,否则很难从法律角度进行追责。”
在此次事件中,社交媒体平台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沈寒冰律师指出,虽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责任审核用户上传的内容,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完全杜绝不良内容。
“大公司的法务部门通常会考虑公司的商业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用户的投诉,”沈律师说。
这意味着,在审核用户内容时,平台可能会倾向于保护商业利益而非用户隐私。
近日,多名华人留学生在社媒发帖称,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智能眼镜拍摄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引发隐私权相关争议。事件始末如何,法律专家有何建议? Source: Supplied / Meta / Instagram
多名留学生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名内容创作者佩戴的智能眼镜拍摄,视频随后被上传至社交媒体,导致被拍摄者遭受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评头论足。
这一事件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酵,一些被拍摄者回复表示愤怒和无助,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及公共场所拍摄法律边界的广泛关注。
从搭讪到偷拍 隐私泄露令人担忧
据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前任主席、现学生权益事务负责人梁伟宏介绍,这起事件最初是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曝光的。
“有同学发帖说,在校园里有人借着搭讪的机会,用智能眼镜偷拍他们,”梁伟宏说,这些视频随后被上传至社交媒体,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了解,该内容创作者使用的是Meta智能眼镜,配备摄像头与麦克风,将其与手机配对后,用户可以使用眼镜拍照或录像,并在Meta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直播。
该设备不仅可以拍摄和录像,还能够连接Meta社交平台进行直播。 Source: Supplied / Meta
被拍摄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并不知道被拍摄,直到朋友或同学转发了相关视频才发现此事。他们不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还承受着社交媒体上负面评论的压力。
“有些评论在调侃受害学生,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梁伟宏说。
此外,梁伟宏指出,这名拥有近40万粉丝的内容创作者不仅未经同意对路人进行拍摄并上传,还在社交媒体上售卖所谓的“交流技巧课程”,以此牟利。
梁伟宏表示,目前学生情绪极度不安和焦虑。
“他们一方面感到非常厌恶,另一方面也非常恐惧,担心自己的隐私被进一步泄露或滥用。”
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受害学生发声,呼吁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此事,希望拍摄者能够删除所有非法摄录的视频,并接受相应的法律责任处理。
目前,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正在为相关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和免费政策咨询,同时也与校方进行了沟通。梁伟宏表示,校方已经开始调查此事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前任主席梁伟宏表示,校方已经开始调查此事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Source: Supplied
当前法律“严重滞后” 民众需要自担后果
据了解,该内容创作者目前已将一些涉及中国留学生的相关视频删除。不过,使用智能眼镜拍摄其他路人的视频依旧在其账号公开展示中。
针对此次事件,资深律师沈寒冰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表示,当前法律在处理此类事件时确实存在一些滞后和模糊地带。
沈寒冰律师指出,英美法体系在案件的判定上有多条重要的测试线,具体案例要一一比对。
类似本案的公共场所拍摄相关案例,法律上一个重要的测试线是“被拍摄者是否感到恐惧”。如果感到恐惧,可以向警方申请行为禁止令,禁止拍摄者进行跟踪等行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测试线往往难以界定。
沈寒冰律师还指出,即使被拍摄者没有感到恐惧,但如果拍摄者未经同意将他们的形象用于商业目的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被拍摄者也可以起诉拍摄者侵犯肖像权或诽谤。
Source: SBS
不过,这类诉讼往往耗时耗力,且结果难以预料。
此外,沈寒冰律师还强调了网络世界的复杂性。
“拍摄者可能在不同国家拍摄、上传视频,服务器也可能设在其他地方,这给法律执行带来了很大困难,”他说。
沈律师认为,当前法律在保护民众应对日益发达的高科技带来的隐私侵入方面,已然“严重落后”,民众在公共场所很难真正保证拥有隐私权。
“就是说你在大街上(公共场所)的所有的行为,你必须要对它们负责,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
被拍摄者如何维权?
该智能眼镜品牌方Meta在眼镜产品官方网页的“隐私信息”页面上,列有“如何以负责任的态度配戴智慧眼镜”的用户建议,其中包括:“尊重他人的喜好”、“让拍摄指示灯正常发光”、“向他人表示您正在拍摄内容”等。
此外,Meta公司产品附加服务条款中还有以下内容:“您应在使用MPT产品时遵循所有适用的法律,包括根据录影、录音、生物辨识资料等相关法律,或其他隐私或资料保护法的要求,向与您在MPT 产品上互动的用户提供任何通知或取得其任何同意……不得篡改MPT产品,或以其他方式隐匿或修改任何用来示意他人产品正在录制的功能。”
SBS普通话已就此案致信Meta寻求置评,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针对此次事件中的具体行为,沈寒冰律师认为,有两条对本案被拍摄者维权相对有利的“测试线”:拍摄者是否征得同意,以及被拍摄者的肖像权。
如果拍摄者未经同意将他人作为特定主角拍摄并上传视频,可能构成侵权。
沈律师解释道,若进行一对一的拍摄录制,拍摄者需要明确告知被拍摄者,并且详细说明拍摄目的、用途,最后 征得被拍摄者的同意。若未经同意,被拍摄者有权进行追究。
此外,拍摄者将他人视频资料上传至社交媒体,可能侵犯被拍摄者肖像权。
“被拍摄者可以要求拍摄者下架视频,并删除所有备份,”他说。
然而,对于拍摄者在社交媒体上售卖“交流技巧课程”的行为,沈寒冰律师表示这更多是一个商业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
“除非能够证明拍摄者通过欺骗手段销售课程,否则很难从法律角度进行追责。”
在此次事件中,社交媒体平台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沈寒冰律师指出,虽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责任审核用户上传的内容,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完全杜绝不良内容。
“大公司的法务部门通常会考虑公司的商业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用户的投诉,”沈律师说。
这意味着,在审核用户内容时,平台可能会倾向于保护商业利益而非用户隐私。
Advertisements
网编:空问站 |
|
3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