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红书和豆瓣上有那么多momo?(组图)
新闻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于2024-11-03 13:08:59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经常玩小红书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有“一个”昵称叫momo的用户分外活跃。在各大评论区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有可能回怼你,也可能给你点赞。当你打开搜索栏搜索momo想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圣,才发现原来有数不清个momo。有网友就在评论区和momo辩论一番后,想要找到这个momo是谁,结果发现“外面全是momo”。
图源:小红书截图
momo大军不仅在小红书出没,在豆瓣也是数量庞大,几乎每个热门帖子的评论区都能看到momo的身影。
图源:豆瓣截图
这些momo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这么多网友“变成”了momo?
momo从哪儿来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momo大军多是活跃在小红书和豆瓣等平台,但momo的起源地其实是微信。
微信曾经推出过一系列表情包,“么么龙momo”就是其中的一个,与它同系列的还有“气泡狗阿绿阿白”“神经蛙”和“欢乐马”等。
图源:微信表情开放平台截图
如果直接使用微信授权登录豆瓣等平台,并且选择直接跳过昵称设置和头像设置的步骤,微信就会为用户提供该平台默认的昵称和头像,也就是“momo”的昵称搭配上“粉色恐龙”的头像。
系统默认的头像昵称并不那么个性化,但这也为网友们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可以“隐身”于众人之中。当网络上出现成千上万个粉色恐龙头的momo,网友们的真实身份仿佛被“隐藏”起来,发出去的评论和帖子等就像匿名发布的一样。
当然这和完全匿名还是不一样,从前的完全匿名意味着这个用户的主页和其他信息完全不对其他人公开,但momo的个人主页等还是其他人可见的,不过除非特意记住某个momo的ID或者其他个性化信息,否则很难找到刚才和你聊天的momo到底是谁。
就这样,momo成了匿名的代名词。
对现在的网友们来说,匿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就连原本有自己头像昵称的网友,为了匿名,也会手动把自己变身成为momo。
除了momo大军,神经蛙、阿白等等其他的卡通形象也成了手动匿名的网友们的选择。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还有一部分用户虽然是恐龙头momo,但依然保留了一点自己的个性化内容。
有人选择给momo加上不同的后缀,变成momo(狂肝版)、momo(宏观学习版)、momo(助眠版)……用来表示自己的状态。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还有人选择给头像换个颜色或加一些小细节,虽然都是卡通恐龙的形象,但颜色却不见得是粉色,也可能是绿色、蓝色、紫色等,小恐龙们的表情、动作和装饰也有不同,有眼睛圆圆的,也有眼睛是一条短线的,有头上戴花的、抱着钱币的、抱着求职牌的……花样十分丰富。
图源:小红书截图@momo
不过,在某些对用户昵称重名情况进行限制的社交平台,如微博,想要用恐龙头momo实现手动匿名就不太可行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微博上见到的momo不多。
图源:微博手机客户端截图
但在小红书、豆瓣等还能自由设置昵称和头像的社交平台,想要匿名的大家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momo等身份给自己手动匿名,至少在评论区里互动时,看不出来在说话的这位momo究竟是谁。
但不得不说匿名也是一把双刃剑。
匿名对人行为的影响
这里要讨论的“匿名”,是如使用momo名字一样,手动给自己换上一个别人尤其是认识的人,无法识别出来的名字或头像,非相当“网络实名制”而言。
早在2015年和2017年,《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相继出台,全面落实了网络实名制,日常生活中,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进行人脸验证已经是使用各类APP时最常见的操作。
程序后台是“网络实名制”,那么网友在程序前台的“手动匿名”,又有何作用?
事实上,匿名就像影视剧中的“隐身工具”,能将用户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将真实的自我在网络上呈现出来。
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社会和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在舞台之上(即前台),考虑到各种社交需求,人们会表现出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客我”形象,而更符合自我意志的、无需为他人而表演的“主我”则被隐藏起来,即被放在舞台的后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前台和后台并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或场景,二者甚至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情境发生了变化。比如同样是在家里,当有客人在场时,家里的成员可能就会把家当作前台,即使前一秒还在争吵,客人一来,可能就会立刻停止争吵,表现得和睦无比,而当客人离开,此时家里就又会变成后台。
在网络上,如果用户使用极具个人特色的昵称和头像,最极端的例子,就使用自己的真实自拍做头像,姓名加身份证号做昵称,你的一举一动都能被他人看到且定位,那此时网络就可能变成舞台的前台。当然,网络这个舞台很大,但由于算法等原因,你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就被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此时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也会给你现实生活中才会有的社交压力。
此时,momo这样的手动匿名设置,能够使人们拥有一片释放“主我”的舞台后台。
通俗点来说,变成momo以后就好像给自己罩上了一个保护套,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用太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想,更无需为别人而表演自己。
图源:小红书截图@momo
但是,匿名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员Charlene Christie等人做过一个研究,研究匿名对人上网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影响。他们招募了256个参与者,随机将这些参与者分配到匿名组和实名组,让他们阅读一篇关于环境政策的捏造文章并匿名或实名地发表自己的评论,然后阅读其他学生对该政策的反应(支持、中立、批评),再对这些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自尊心强、社交焦虑水平低或自主意识高的参与者,会在匿名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观点)做出更激进的评价。
图源:参考资料4
除了影响对他人的评价外,匿名对人们的行为也有影响。
来自莱斯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员Andrew Silke在2010年对北爱尔兰发生的500起恶性伤害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匿名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匿名式伪装与几种攻击性措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匿名伪装后的罪犯造成了更严重的伤害,参与了更多的破坏行为,并且更有可能在攻击后威胁受害者。
匿名式伪装与伤害性行为间的关系 | 图源:参考资料6
也就是说,匿名可能使人更有攻击性和伤害性。
这又是为什么?
研究者在分析中认为这与匿名能够带人进入去个性化状态有关。去个性化是指人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会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少做甚至不会做的行为。群体的整体氛围越强烈,人们在群体中就越容易依从于群体,越少关注自己的意志和个性,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最终造成群体性盲目,使得人容易盲目追随群体,个人对于诸如羞愧、恐惧等等的感知也会降低,进而打破自己原本的原则,做一些不当的行为。
当momo形成一个有联结的群体,还可能出现“一mo做事亿mo当”的情况|图源:小红书截图@momo
再回到用着粉色恐龙头像的momo,很多人最初选择做momo,是想给自己保留一个不被认出来的空间,获得更多自由,但自由和自我约束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更多思考。
图源:小红书截图
momo大军不仅在小红书出没,在豆瓣也是数量庞大,几乎每个热门帖子的评论区都能看到momo的身影。
图源:豆瓣截图
这些momo是哪儿来的?为什么这么多网友“变成”了momo?
momo从哪儿来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momo大军多是活跃在小红书和豆瓣等平台,但momo的起源地其实是微信。
微信曾经推出过一系列表情包,“么么龙momo”就是其中的一个,与它同系列的还有“气泡狗阿绿阿白”“神经蛙”和“欢乐马”等。
图源:微信表情开放平台截图
如果直接使用微信授权登录豆瓣等平台,并且选择直接跳过昵称设置和头像设置的步骤,微信就会为用户提供该平台默认的昵称和头像,也就是“momo”的昵称搭配上“粉色恐龙”的头像。
系统默认的头像昵称并不那么个性化,但这也为网友们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可以“隐身”于众人之中。当网络上出现成千上万个粉色恐龙头的momo,网友们的真实身份仿佛被“隐藏”起来,发出去的评论和帖子等就像匿名发布的一样。
当然这和完全匿名还是不一样,从前的完全匿名意味着这个用户的主页和其他信息完全不对其他人公开,但momo的个人主页等还是其他人可见的,不过除非特意记住某个momo的ID或者其他个性化信息,否则很难找到刚才和你聊天的momo到底是谁。
就这样,momo成了匿名的代名词。
对现在的网友们来说,匿名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就连原本有自己头像昵称的网友,为了匿名,也会手动把自己变身成为momo。
除了momo大军,神经蛙、阿白等等其他的卡通形象也成了手动匿名的网友们的选择。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还有一部分用户虽然是恐龙头momo,但依然保留了一点自己的个性化内容。
有人选择给momo加上不同的后缀,变成momo(狂肝版)、momo(宏观学习版)、momo(助眠版)……用来表示自己的状态。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还有人选择给头像换个颜色或加一些小细节,虽然都是卡通恐龙的形象,但颜色却不见得是粉色,也可能是绿色、蓝色、紫色等,小恐龙们的表情、动作和装饰也有不同,有眼睛圆圆的,也有眼睛是一条短线的,有头上戴花的、抱着钱币的、抱着求职牌的……花样十分丰富。
图源:小红书截图@momo
不过,在某些对用户昵称重名情况进行限制的社交平台,如微博,想要用恐龙头momo实现手动匿名就不太可行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微博上见到的momo不多。
图源:微博手机客户端截图
但在小红书、豆瓣等还能自由设置昵称和头像的社交平台,想要匿名的大家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momo等身份给自己手动匿名,至少在评论区里互动时,看不出来在说话的这位momo究竟是谁。
但不得不说匿名也是一把双刃剑。
匿名对人行为的影响
这里要讨论的“匿名”,是如使用momo名字一样,手动给自己换上一个别人尤其是认识的人,无法识别出来的名字或头像,非相当“网络实名制”而言。
早在2015年和2017年,《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相继出台,全面落实了网络实名制,日常生活中,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进行人脸验证已经是使用各类APP时最常见的操作。
程序后台是“网络实名制”,那么网友在程序前台的“手动匿名”,又有何作用?
事实上,匿名就像影视剧中的“隐身工具”,能将用户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将真实的自我在网络上呈现出来。
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社会和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在舞台之上(即前台),考虑到各种社交需求,人们会表现出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客我”形象,而更符合自我意志的、无需为他人而表演的“主我”则被隐藏起来,即被放在舞台的后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前台和后台并不是某个固定的地方或场景,二者甚至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情境发生了变化。比如同样是在家里,当有客人在场时,家里的成员可能就会把家当作前台,即使前一秒还在争吵,客人一来,可能就会立刻停止争吵,表现得和睦无比,而当客人离开,此时家里就又会变成后台。
在网络上,如果用户使用极具个人特色的昵称和头像,最极端的例子,就使用自己的真实自拍做头像,姓名加身份证号做昵称,你的一举一动都能被他人看到且定位,那此时网络就可能变成舞台的前台。当然,网络这个舞台很大,但由于算法等原因,你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就被推荐给“可能认识的人”,此时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也会给你现实生活中才会有的社交压力。
此时,momo这样的手动匿名设置,能够使人们拥有一片释放“主我”的舞台后台。
通俗点来说,变成momo以后就好像给自己罩上了一个保护套,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用太过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想,更无需为别人而表演自己。
图源:小红书截图@momo
但是,匿名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纽约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员Charlene Christie等人做过一个研究,研究匿名对人上网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影响。他们招募了256个参与者,随机将这些参与者分配到匿名组和实名组,让他们阅读一篇关于环境政策的捏造文章并匿名或实名地发表自己的评论,然后阅读其他学生对该政策的反应(支持、中立、批评),再对这些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自尊心强、社交焦虑水平低或自主意识高的参与者,会在匿名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观点)做出更激进的评价。
图源:参考资料4
除了影响对他人的评价外,匿名对人们的行为也有影响。
来自莱斯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员Andrew Silke在2010年对北爱尔兰发生的500起恶性伤害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匿名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匿名式伪装与几种攻击性措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匿名伪装后的罪犯造成了更严重的伤害,参与了更多的破坏行为,并且更有可能在攻击后威胁受害者。
匿名式伪装与伤害性行为间的关系 | 图源:参考资料6
也就是说,匿名可能使人更有攻击性和伤害性。
这又是为什么?
研究者在分析中认为这与匿名能够带人进入去个性化状态有关。去个性化是指人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会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少做甚至不会做的行为。群体的整体氛围越强烈,人们在群体中就越容易依从于群体,越少关注自己的意志和个性,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最终造成群体性盲目,使得人容易盲目追随群体,个人对于诸如羞愧、恐惧等等的感知也会降低,进而打破自己原本的原则,做一些不当的行为。
当momo形成一个有联结的群体,还可能出现“一mo做事亿mo当”的情况|图源:小红书截图@momo
再回到用着粉色恐龙头像的momo,很多人最初选择做momo,是想给自己保留一个不被认出来的空间,获得更多自由,但自由和自我约束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得更多思考。
Advertisements
网编:和评 |
|
1 条 | |||
|
|||||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