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5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美国第47任总统就职演讲:细节透视“特朗普2.0”(组图)

新闻来源: 玉渊谭天 于2025-01-21 4:23:4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

随后,特朗普发表了时长约30分钟的就职演讲。按照特朗普的标准,这是一次非常简短的演讲——他在2024年竞选集会上的演讲经常持续一个多小时。

尽管时间不长,但演讲也涉及到多个方面,通过这些表述,我们也能透视“特朗普2.0”的特点与思路。



这几天,中方代表正在美国,出席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受到高度关注。

谭主了解到,期间,中方代表密集会见了美国政、商、战略界人士,包括:

||美国当选副总统万斯

||美国工商界代表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布鲁金斯学会名誉主席桑顿等

其中,美国工商界的代表有博通公司总裁、联邦快递首席执行官、美敦力公司首席执行官、VISA公司代表等,他们基本都是美中贸易委员会新的领导班子,涵盖芯片、金融、运输物流、医疗科技等众多领域。

这些企业,都作出了积极表态,要推动中美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这些表态,是对美国内部那些企图打压中国、与中国“脱钩”的声音最好的回应。



回到特朗普的演讲本身,相较于拜登的上一次演讲,看今天的华盛顿,首先映入眼前的,是特朗普经典的美式审美视觉语言。



这次的就职典礼,有大量的特朗普支持者穿着“美国优先”的衣服、戴着“美国优先”的小帽来到了现场。

对此,特朗普在讲话中也作出了回应:

在特朗普政府任职的每一天,我都会把美国放在第一位。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和四年前相比,特朗普这一次回归,带回的“美国优先”没什么理念上的变化。它是一个针对多边主义和国际机制的理念。如果盟友或国际多边机制跟美国的利益发生矛盾,那么特朗普政府就会再次抛弃盟友、退出多边机制。



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自己将签署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行政命令,而这些行动,可以在美国掀起一场“常识革命”(revolution of common sense)。

“常识”(common sense)这个词,从竞选开始,特朗普就一直挂在嘴边。

在特朗普的施政纲领中,“常识”出现了12次,掀起“常识”革命正是这份纲领的中心思想,也是对如何达成“美国优先”的阐述。



||特朗普的施政纲领前言写道,美国优先:回归“常识”

“常识”这个词,在美国政治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它还代指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的一本小册子。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曾提到,如果没有《常识》作者手中的笔,那美国国父华盛顿手中的剑也是没用的。

这本小册子讲述了独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凝聚起了民众为独立而战的共识。

而特朗普如此“引经据典”,毫无疑问是想重塑美国政治共识,减少自己“改革美国”的阻力。



在演讲中,特朗普提到的首个经济问题,是“通货膨胀”。

根据美国劳工部1月15日公布的2024年12月CPI数据,美国2024年12月总体CPI同比增长2.9%,连续第三个月反弹,涨到了2024年8月以来新高。

其中,能源价格季调后的环比增速由前值0.2%大幅升至2.6%,是2023年8月以来最高值,对总体CPI环比贡献了大约40%的涨幅。

拜登政府上一个四年没有解决的问题,特朗普能做到吗?



在谈如何解决经济问题时,特朗普提了8次“税”。对于税收,特朗普在演讲中建立了一种二元对立的逻辑:

不向本国公民收税,而是对外国收税。

为什么要建立这种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

特朗普从参选以来多次明确提到“减税”,因为这是共和党的基本经济立场。但如果看经济学原理,“减税”与降低通胀的目标相悖,在通胀比较严重的时候,还用“减税”这样的扩张性的政策,会使得美国现有的经济问题更加严重。

换言之,“减税”,仅仅是最能区别美国两党的经济政策,而不是最符合美国经济问题的政策。为了掩盖这个矛盾,对外国如何征税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与之并列。



相较于2017年特朗普上一次的就职演讲,这一次,他谈到的政策很具体。其中一项与对外国征税有关:

设立“对外税收局”。

美国的关税过去是由海关和边境安全局两家机构代收的,但他们的运转其实没有出现过太大问题。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对外税收局”还只是一个口号,没有体现出什么创新的职能。



特朗普上一次的就职演讲中,还有一个重点,是“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这一次,他不讲了。

除了一句,“美国将再次成为制造业大国”,特朗普闭口不谈他究竟要如何修建新的工厂,如何帮助美国工人抢回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

如果系统性地回顾过去八年,特朗普的第一任和拜登尝试过不同的产业回流的措施。特朗普是通过关税,拜登是通过产业政策,美国政府为了产业回流能用的手段,现在基本用尽了。

但结果是,美国标志性机械和设备投资在过去八年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政策带动,美国的电子元件和电气设备生产出货量也仅仅是出现过短暂的增长,增长势头没有持续太久便出现了放缓,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

目前美国制造业存在着40多万个职位空缺,未来十年空缺量可能放大到190万个。

这也成为了摆在特朗普面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和2017年的就职演讲相比,还有一块内容在特朗普的演讲中消失了,那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就职演讲中,特朗普称,“我们要在伟大国家的各处修建新的公路、高速路、桥梁、机场、隧道和铁路。”

第二年,特朗普政府就发布了美国未来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该方案的总花费超过1.5万亿美元,遭到美国两党的反对。拜登政府上台后,第一时间也推出了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基础建设投资和就业法案》。

两届政府过去,美国基础设施老化的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有数据显示,美国61.7万座桥梁中,有近十分之一损坏严重,美国潜在高危险水坝超过1.5万座,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024年,美国国家基础设施咨询委员会副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8位总统都表示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但他们都没有兑现承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特朗普的第一任期。

那么多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次,特朗普干脆不提了。



那么,什么能拯救美国的经济?

特朗普把希望寄托在了一个新的领域:能源。

||在谈通货膨胀时,特朗普将其归咎于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

||在谈重振制造业时,特朗普提到美国化石能源的丰富储备。

||在谈国际贸易时,特朗普提到要加大能源出口。

似乎,能源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

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这是优势,但依靠化石能源的发展是短视的,这也是对人类未来的不负责任。现在已经有研究显示,如果特朗普放松化石能源的管制,会削弱过去几十年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这次的典礼有哪些企业参加,是一大看点。

而企业参加典礼有一个先决条件:要给典礼捐款。

今年,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捐款创下纪录,超过了2亿美元,是他2017年就职典礼的两倍。而2021年拜登的就职典礼,捐款在千万美元级别。

捐款,存在不同档位,其中最高的一档是100万及以上。

谭主统计了已经公开的百万美元俱乐部,发现企业的领域在发生变化:

2021年,进入百万美元俱乐部的,分布在医疗、金融、军工制造、娱乐、科技等多个领域。今年,出现了一些新的领域,包括加密货币、汽车等。

捐款,是投桃报李的交易。捐款的变化,反映了美国未来四年的政策可能向着哪些领域倾斜。



就职典礼的直播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



马斯克、贝佐斯和扎克伯格同框。

这几个人身上共同的标签,除了“有钱”,还有“科技巨头”。他们这次也纷纷贡献了百万美元的捐款。

他们的出席,和2017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传统制造业是特朗普更青睐的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

理解这个转变,可以回到特朗普的核心理念来看。特朗普的核心担忧是美国“好工作”的流失,尤其是那些能促进中产阶级壮大的岗位,于是,在2017年,他主要提重新振兴美国制造业。上面提到,过去八年,美国的产业回流并不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也在调整策略,探索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尽管不少美国科技公司的CEO悉数到场,但谭主翻阅了就职典礼的名单发现,美国营收排名前5的芯片公司,都没去。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英伟达。

在就职典礼当天,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现身北京,参加公司年会。谭主在年会现场和黄仁勋聊了几句,他表示,英伟达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这与美国政府的想法背道而驰——1月13日,拜登政府在离任前的最后几天发布消息,要进一步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和技术的出口。这一限制措施,无疑会让美国芯片公司与中国市场渐行渐远。

而数据显示,高通46%的营收来自中国,英特尔27%的营收来自中国,英伟达15%的营收来自中国。

美媒在报道中提到,现在,美国芯片企业已经站在了美国两党政策的对立面。

美国的芯片公司选择“不捧场”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或许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政府政策的不满。



除了特朗普,美国国会议长迈克·约翰逊和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罗伯茨,这次都来了。





现在,不仅仅是特朗普接手白宫,美国国会、美国最高法院也都是共和党手握多数优势。

因此,有不少人将特朗普称为“史上权力最大的美国总统”。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这意味着至少在今后两年,特朗普推进他的政治议程会面临比较小的阻力。这样的政治生态也是鼓励特朗普去推进他的政策路线,会激励他展示一个强势总统的形象。



这次到场的政治人物,还有不少,属于民主党。

特朗普在历次选举中的竞争对手:希拉里、拜登、哈里斯,全部都在。特朗普和拜登还是坐同一辆车到现场的。



到场,是礼仪,对于今天的民主党来说,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味。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去年12月,美国大选结束后,我刚刚访美。根据我的观察,一方面,民主党接受了败选的结果,但另一方面,民主党还没有深刻反思选举输掉的原因,而是用一些选举技术性的原因来解释特朗普的胜利。他们现在更多地是在等待特朗普犯错,没有自己的主张,也还没有推举出下一个民主党的领导人。

民主党的这种消极,不止是限制住自己本党的发展,也是侧面助长特朗普。



这次演讲,特朗普一次都没有提外交。而在上一次的就职演讲中,特朗普花了一定篇幅阐述外交政策。

相比之下,看特朗普最近的言论,从“购买格陵兰岛”,到“吞并加拿大”,这些言论都说明,特朗普处理对外关系的态度,是无视国际社会最基本的规则,不尊重国家主权。

在演讲中,特朗普还频频暗示“美国应该收回巴拿马运河”,并且随后签署行政令,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这样的言论,已经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巴拿马总统第一时间回应,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干涉巴拿马的管理,运河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巴拿马的,其管理仍由巴拿马控制,并保持永久中立。



除了无视国家主权,在就职典礼结束后,特朗普还签署行政令,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也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这也是美国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朗普的这次退出,国际社会远远没有到绝望的程度。

协定的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退出表示遗憾,但与此同时,大家也指出,仍有194个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与此同时,美国各州、市政当局和私营部门也没有放弃努力。

特朗普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可以静观其变。



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治形象,特朗普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一个特点是,它们有着很浓厚的“法制建设”的色彩。

对特朗普去年11月6日赢得选举以来,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进行统计,“法制政府”是他提到最多的话题。

具体到行动上,特朗普开始了对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改革。这一次,特朗普计划换掉数千名联邦工作人员,并重组教育、卫生、环境等部门。

相比四年前给大家留下“推特治国”的印象,这一次,通过改革政府机构,特朗普计划建立起合法的流程,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但这种“法制建设”,可信吗?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特朗普对联邦政府机构的改革远远不是法制建设,而是打压自己不喜欢的机构,把反特朗普的高级官员裁掉,来打造推进特朗普路线的可靠组织。这和“法制建设”是完全沾不上边的。



场外,这次的游行队伍,也出现了变化,游行名单中出现了更多的美国地方警察单位和消防队伍。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就职典礼游行,阵容主要是美国军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还包括残疾退伍军人和受伤战士等象征性的队伍。

而这次的游行,除了延续这些传统队伍,还加入了一些新的队伍,包括特朗普遇刺案中的警卫、治安、急救力量,佛罗里达州消防员管乐队和纽约警察局翡翠协会等国内警卫力量。

也就是说,上一任期,游行展示的更多是对外军事力量,但这一次,变成了国内安防力量。

根据相关统计,自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以来,美国已出现至少300起政治暴力事件,其中仅在2024年就发生了51起。

更强调国内的安全防护问题,是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谭主细看名单后发现,这次的游行还多了不少民间队伍,包括美国高中的军乐队和一些地方纪念队伍。

防止国内暴乱、增强民间互动,似乎都是特朗普的政治诉求。但最终结果如何,也得靠实绩说话。



特朗普的就职演讲,与1.0版本相比,产生了很多变化。

但是,有一点依然延续了其以往的“风格”——说大话。

对于特朗普的“风格”,美媒已经谙熟于心。特朗普上一任期间,《华盛顿邮报》曾报道,称“特朗普发表不可信言论的次数是一天15次”。

这次,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还没有结束,已经有美媒开始核查他的话了。

那么接下来,特朗普的执政风格会发生变化吗?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特朗普经过第一任期四年和过去四年,对一些问题可能看得更深入了一些。但是经过了八年,他在认知上的提高,是否会让其执政风格变得更加谨慎,这个还很难说。从他目前的言论看,他还是喜欢夸大其词,提高要价、极限施压,善变多变,这些基本风格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总结特朗普的这一次演讲,它的主题,是“团结、力量和公平”。

特朗普的愿景能够实现吗?

美国一直都在呼唤“团结”,但“团结”也正对应着美国棘手的问题——社会的撕裂、党派政治的加剧。

过去四年,美国实际上正在变得更加分裂。这四年,美国出现了百年一遇的众议长投票难产,还发生了对众议长的罢免事件。

甚至连特朗普所强调的“力量和公平”这其他两个主题,本身也是在和拜登政府唱反调。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

“团结”已经变成一个口号了,正是出于美国政治分裂的现实,特朗普只不过是在念一样的经。但是,特朗普强调“力量”,其实是在指责拜登政府过去四年执政无力,没有把国家治理好,也是在为他回归之后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和力度来推进一系列政策的铺垫。而特朗普强调的“公平”,也跟民主党那种强调对所谓“弱势群体”的公平内涵不同,主要是强调“一视同仁”,也包括美国在处理对外关系得到“公平”的待遇。

特朗普已经宣布的政策中,有不少,正在激化美国社会的矛盾。

其中,包括移民和边境政策,特朗普已经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计划进一步打击所谓非法移民的“灾难性入侵”。

除此之外,特朗普团队内部,也存在不少分裂的隐忧。

特朗普目前任命的内阁成员,很多职责范围相关,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

||财政部长提名人斯科特·贝森特是华尔街出身,拥有传统的共和党经济观点,然而,特朗普的副总统万斯则曾直言“我们不再迎合华尔街”;

||在劳工政策上,一方面马斯克推动放宽监管,另一方面,劳工部长提名人则支持工会与劳工安全法规;

||国务卿提名人卢比奥符合传统共和党鹰派的立场,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则被认为是“鸽派人士”。

在接下来的四年,美国真的能够实现特朗普所说的“团结、力量、公平”吗?

可以肯定的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即将面临的挑战比八年前,只多不少。

			
网编:空问站

鲜花(1)

鸡蛋(1)
5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