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3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相亲的尽头 为何很多人最后跟中学同学结婚了?(图)

新闻来源: 浪潮工作室 于2025-02-02 3:50:1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过年的同学聚会上,你见到了许多初高中同学。闲聊八卦之余,发现大家都陆陆续续结了婚,而其中不少人的伴侣,正是自己的初高中同学。

震惊之余,旁边只记得名字却对不上脸的男同学也朝你伸出了微信二维码,“老同学,方便加个微信吗?有空咱们出来见见。”

为什么大家都和初高中同学结婚了?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到底是怎么好上的?

择偶的尽头,

是初高中同学

初高中同学,基本上都在同一个地方出生长大。把自己的老乡作为“心选嘉宾”,其实是婚配市场的主流做法。

有学者使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选择了6省12个市进行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地理通婚以省内通婚为主,占比高达94.37%。同市通婚占比超过了70%,甚至同村通婚的就占了三成[1]。当我们以为大家都在五湖四海上演北京遇上西雅图时,现实仍然是“老乡”更吃香。


给老同学发微信约ta在家附近的咖啡厅见个面的成本,比茫茫人海转角遇到爱的成本要低得多 / Unsplash

当然不是随便挑个老乡就能轻松爱上,这世界总有人在忙忙碌碌寻对象。青年人的择偶方式可以大致分为自我结识和他人介绍两类[2]。

对于不愿受人左右、渴望自主寻爱的人来说,老同学是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选择。机会结构悄悄发挥着作用,处于临近地理空间和相似社会位置的人更有可能相遇[3],初高中同学简直是为这两个条件量身定做的对象。

2024年,对于婚恋社交服务群体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一半消费者倾向于发展老同学老朋友的方式来寻找婚恋对象[4]。全国妇联中国家庭研究会也曾做过一项《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在抽样调查的幸福家庭中,夫妻曾经是同学的就占了两成[5]。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下一句,其实是“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人人都想邂逅爱,但自我结识的择偶范围并不广。调查显示,即使是自己认识的伴侣,原本就是同学、同事或邻居关系的占到了57.2%[2],绕了一圈还是容易碰上老熟人。

接触不到新鲜人,难以结识意中人,只能发动关系找对象。如果在二三线城市,生活稳定,职业固定,平日里能接触到的人更是掰着手指都能数得清。自己找不到,只能让中间人帮忙物色,多找几只丘比特来射爱神之箭,中箭的概率比较高。


即使在上海这座容易邂逅浪漫爱的城市,一项关于“80 后”群体的研究也显示,有接近半数的夫妻是经人介绍相识的[3] / 图虫创意

事关下半生的幸福,能够担任“丘比特”角色的人,得是彼此信得过的亲友同学。有学者根据被访者与介绍人关系的亲疏远近进行调查,数据显示,通过他人介绍结识对象的被访者与介绍人的关系是“好朋友”和“亲属”的比例占到了63.1%[2]。这些人属于值得信赖的“强关系”,更能为可靠有效的择偶资源“打保票”[7]。

无论是他人介绍还是自己认识,都很容易搭上老同学这条“船”。有研究针对12个城市的18—31 岁之间的在职青年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未婚青年中,恋爱对象是“原来的同学”的比例占到了一半;已婚青年中,一部分校园恋爱会被现实击败,但“原本是同学关系”的夫妻仍然占到了20%左右[6]。

还有一些人在校园里虽然没爱过,但如今在别人的口中听到ta的名字,模糊的记忆被唤醒,兜兜转转,原来你们十年前在小卖部见过,当时买辣条还欠了你五毛钱。

知根又知底,缘分催化剂

千里姻缘一线牵,在亲朋好友的作用之下,爱情的火花加速燃烧。

少了影视剧里爱人错过的俗套情节,你们是老乡也是老同学,谁见了都得夸一句“真的好有缘”。茫茫人海中,为什么是这两人相识相爱?中国式的回答往往归结为“缘分”。

即使最后没走到一起,我们也常说”有缘无份“,指的是人事方面的努力或谋划还不够[8]。这种“天注定”的缘分,实则也“靠打拼”。亲戚介绍的婚事,顺着这层关系亲上加亲;朋友介绍的对象,早已替你“做好背调”。很多人表示在找对象时与亲密的朋友商议权衡的最多[9],好友认证的人自己也多一份安心。

“同学”和“老乡”双重加持下促成的姻缘,受到地域、社会关系等因素的牵引,爱情开始生根发芽。拥有一场“命中注定我爱你”的奇妙情缘,不亚于别人那种“入室抢劫”的爱情。


迎着朝霞上早读,伴着星辰下自习,这是你们共同的青春回忆 / 图虫创意

有了知根知底的保障,双方平稳地进入互相了解的阶段。加了微信后发现朋友圈有好几个共友,见面后一聊发现来自同一所高中。你们从教学楼前走不到头的长坡,聊到晚自习翘课常去的小树林,从学校的鬼怪故事八卦传闻,聊到毕业后成人世界的复杂感慨,这些共同经历如同爱情的催化剂。

有实验证明了共同经历对情绪联结的显著影响,还有学者发现,相比于普通的经历,那些非凡的、正向的共同经历更能增强情感联结[10]。当你们都变成了沉重的大人,重新品味初高中时朦胧单纯、轻盈美好的青春回忆,两颗遥远的心迅速靠近。

和可信可靠的初高中同学在一起,关系好像开了加速器。信任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构成满意长久婚姻的基本成分[11]。而人际交往越来越复杂,社交软件上的用户清一色写着“短期交往,但不拒绝长期交往”,这个时候与陌生人相比,初高中同学确实更意味着“稳稳的幸福”[12]。

密密麻麻的关系网络和重合度极高的社交圈降低了信息搜集的成本[13],大到和上一任女友分手的原因,小到初中被罚站过墙根,摇摇晃晃的亲密关系因为可获取的信息而多了几分确定性和安全感[13][14]。比起突然发现相处许久的男友在老家还有一个老婆,初高中同学那些青春期的糗事完全可以一笑了之,知根知底的程度相当于给这份关系上了保险。


夫妻双方是同一个地方的初高中同学,社交圈重合部分很大,搜寻新对象和背叛对方的成本也很高[15] / 图虫创意

一开始为你们牵线搭桥的人际关系,在婚后仍然发挥着影响力[16]。婚礼上亲朋好友见证着你们交换戒指,许下誓言,如果结婚后谁出轨、谁背叛,就得冒着在初高中同学圈内臭名昭著的风险。有研究证明,夫妻双方拥有共同的朋友圈时,离婚会存在更大的阻力[17]。

双方父母约束你,昔日同窗监督你,打响这场“爱情守卫战”,这家也不易散。

有情无法饮水饱,

还得门当户对

恋爱始于心动,婚姻涉及现实,有情无法饮水饱,门当户对还是很重要。

结婚像是给未来的生活找一个靠谱的合伙人,不再停留于甜言蜜语你侬我侬,而深入到生活琐碎和家庭责任。所以,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回报,婚姻也遵循着“等价交换”的原则[18]。愿意用摩托换单车的人是少数,在年龄、教育、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同质婚姻在我国仍然是主流[19][20]。

如今婚姻成本居高不下,选择结婚确实要深思熟虑。婚前需要置办彩礼、嫁妆和婚礼,婚后得考虑房贷、生育成本等,结婚和一系列经济问题紧密捆绑[21]。一名北京大学的学者针对中国城镇家庭结婚消费的演变进行调查,数据显示30年间青年平均结婚费用从4541元上升到16万余元,增长了约35倍,远高于同时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22]。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背后,是夫妻双方甚至彼此家庭共同承担的经济压力。


办一场婚礼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包括宴席、酒水、场地、婚纱礼服、摄影、化妆等多个方面的费用 / 图虫创意

以前“四大件”变成了现在标配的房、车和存款,尤其是拥有一套住房被认为是必要条件[23]。但即使是在中小城市甚至是县城,房价超出了居民平均收入水平[24]。

根据安居客2024年房价均价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房价超过1万元[25];2022年,有学者梳理多个平台数据发现,房价破2万的县城数量达到8个,均价破万的县城数量达到117个[26]。尽管如今的房价没有当初那般“可望不可即”,然而,县城的工资基本上在数千元不等[27],一套房子对于刚工作几年、没存款的年轻人来说仍然是不能承受之重。

年轻人负担不起结婚成本,只能是父母作为子女婚姻的金主,所以选什么对象仍然得参考“甲方爸爸”的意见[3][23]。如果回到父母所在的小城市工作生活,你和你对象有多相爱他们不一定知道,但ta的家庭背景他们一定要打听到。


高房价、高结婚费用、高生育支出导致年轻人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 / 图虫创意

结婚这么贵,爸妈还把关,谈婚论嫁不得不看“钱”。当代青年在婚姻面前不仅追求小鹿乱撞的爱情,也寻求“门当户对”的匹配,这种看似古老的婚恋观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精细严谨[28]。过去的“门当户对”是《红楼梦》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政治联姻,现在的“门当户对”更多是基于个人选择的理性判断[29],不仅是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对等,更包含相似的家庭成长环境与个人价值观、人格特质与生活习惯的匹配[28]。

在初高中同学中更容易挑到“门当户对”的人,学校已经替你筛选了一波对象。教育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了一个个分水岭,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轨道[30]。如果你们曾是初中同学,可能就成长生活在同一片的学区房,你从图书馆借的漫画ta也看过,你荡的秋千ta也玩过;如果你们是高中同学,通过了升学考进入同一个高中,用同一套模拟卷,用同一版《五年模拟和三年高考》。过去的教育为彼此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0],或许也为你们的“门当户对”的爱情埋下了伏笔。

教育分流的结果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你们能够进入到一个初高中上学,反映了相对接近的家庭背景[30][31]。在择偶的过程中,经济和文化资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2]。这就好比两个融资人合作前也要先看看对方有多少的本金,衡量一下这家公司到底能赚到多少钱,所以家庭背景会影响个体择偶行为产生影响。


在更务实的需求面前,爱情可能会逐渐被婚后生活的琐碎消解[27] / 图虫创意

你渴望有人陪你在菜市场把一袋蒜从一块砍到五毛,也期待有人陪你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个体在兴趣爱好、价值观或对经济收入、生活品质等方面的追求往往存在差异,教育对婚姻的匹配存在影响[33]。上了同一所高中的你们,最后去了差不多的大学,教育程度接近的两个人,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可能会较为一致。

人们常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共通的是,无论男女都更愿意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作为伴侣[34]。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初高中同学里找对象,更容易找到有共同话题、价值观相同的人。

你在ktv放声嘶喊“死了都要爱”,但心里明白空有爱情的婚姻就像一盘散沙。如果某天深夜突然收到初高中同学的一句“在吗?”,其实可以不用太意外。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2)
3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媚眼瞟瞟[♀☆★试试有没拉黑★☆♀][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2月02日4:08 回复
中学同学留下的是清纯的印象。
如今的大学生早就身经百战。
给人家介绍自己的性伴侣时不但不脸红,
而且恬不知耻。
真正要结婚,
谁能够忍受自己的老婆老公跟别人戳过无数次?
除非装作不知道。
5  
评论人:杜汉[★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2月02日4:28 回复
唉 太熟了 下不了手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评论人:tschus[★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2月02日5:17 回复
因为小学同学不稳定,家庭差距大,初高中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能力,相同家庭条件的才能玩到一起。像我家孩子小学基本和所有人玩,无所谓企业老板的孩子还是难民的孩子,而到了中学,讨论的就是假期去哪里旅游,滑雪技巧,名牌衣装化妆品了,而家庭无法给与的就慢慢淡出这个圈子了。大学又不一样,都住宿舍,低头不见抬头见,反而会有患难真情出现。最主要的是中学孩子依旧和小学一样四处去同学家玩,对对方家知根知底,家长也更为接纳,但大学只是对同学了解,对他的家庭一无所知。
2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婚姻家庭】【情感世界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