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0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美军10万吨“杜鲁门”号撞货轮 暴露出什么问题?(组图)

新闻来源: 军武次位面/大伊万频道 于2025-02-14 6:41:5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海军前脚摔了一架EA-18G型电磁攻击机,给咱们的元宵节献礼,元宵节刚过的第一个工作日,美国海军又给咱整个大活。

根据USNI报道,当地时间2月12日晚上11点45分许,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得港,与一艘刚刚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南往北行驶的散货船“贝西克塔斯”号相撞。事发之后,美国海军急忙发表了一个声明,表示此次撞击没有对“杜鲁门”号造成什么损失,双方也都没有人员伤亡,已经各回各家了。

美军近期的事故掐指一算,这已经是美国海军——啊不,美国三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给大家整的又一个大活了,咱们看看美国海军都弄了些什么抽象操作出来:

1月28日,美国空军的一架F-35A型战斗机在阿拉斯加埃尔森空军基地发生坠机,飞机以一种极其诡异的姿态直接拍在了地上,事故原因现在查不清楚;

2月6日,美国陆军外包民间承包商的一架空中国王小型侦察机在菲律宾南部马京达瑙省发生坠机,造成1名美军军人和3名承包商死亡;

2月12日,美国海军航空兵第135电子对抗中队EA-18G型电磁攻击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北角海军航空兵基地发生坠机,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价值一亿美元多的先进电子战机变成了泡水机。结果就在EA-18G电磁攻击机发生坠机之后不到24小时,美国海军又发生了撞船事故,而且这次直接怼上的是航空母舰……

可想而知,目前的美国海军、美国三军的脑子已经炸了,这对于特朗普来讲也是个下马威——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出了这么多事故,撞船一艘全损飞机两架,整个人都麻了估计。美国海军究竟发生啥了,“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究竟是怎么跟“贝西克塔斯”号散货船怼上的?这怼的究竟有没有影响?咱们呐从后往前分析好了。

航母受损了吗

事发后,“杜鲁门”号航母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照片,只是美国海军一再强调,说我们船没事,人也没事。但是那艘散货船“贝西克塔斯”号上的船员倒是发了图,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艘散货船的船艏部分被撞的实在有点糟糕。

一地碎片,一片狼藉,其中一个锚链轴被撞断,一号货舱舱口也被撞得变了形……这很正常,“贝西克塔斯”号毕竟只是一艘五万多吨的散货船,即使是慢速碰撞,这撞击动能也不可小觑。值得注意的是,“贝西克塔斯”号遭到损坏的部位是甲板上。很明显,如果双方正面碰上了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损坏到甲板上的设备。再查一下,“贝西克塔斯”号的干舷高度在10米左右……

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贝西克塔斯”号怼上了“杜鲁门”号的外飘结构,甲板正好钻到了“杜鲁门”号的干舷以下,这样才出现了“贝西克塔斯”号诡异的甲板设备,被撞得一片狼藉的情况。所以问题来了,已知两船已经亲密接触了,也已知“贝西克塔斯”号的甲板设备已经损坏了,再已知“杜鲁门”号又不是拥有厚重装甲的战列舰、只是拥有比较厚重的钢板的航空母舰……

那么,“杜鲁门”号究竟是怎么个没事法,是不是毫发无损,那就是个很玄学的问题了,也许只能等待“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真正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维修我们才能看到了。

事故怎么发生的

那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和这艘散货船“贝西克塔斯”号到底是怎么怼上的,双方谁的责任?大伊万觉得双方都有责任,但是,更大的责任应该是散货船一方。

很简单,查苏伊士运河港务局的相关信息,目前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规则是这样的,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队,首先分别在苏伊士运河北端的塞得港和南端的苏伊士港集结。随后,在塞得港的船团在凌晨3时30分开始出发,而苏伊士港的船团则是在凌晨4时出发,成一列纵队鱼贯通过运河。南北通航的船团在运河中间的大苦湖段和大苦湖以北段交汇,成双向通行。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向行驶,苏伊士运河总长度190千米,要求所有船团在运河中的行驶不得超过一天,也就是说新的一天开始前,运河里应该是没有船只的。

所以从事发时间来看,“杜鲁门”号当时在塞得港,准备从北往南进入运河,而散货船“贝西克塔斯”号则是已经离开了运河,到达塞得港附近。按照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规定,“杜鲁门”号航母应该是在塞得港附近锚泊等待,准备凌晨3点30分之后进入苏伊士运河。当然了,理论上是13日3点30分进入运河,但由于塞得港附近等待的船团起锚编组都需要时间,因此实际上“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离起锚时间还早。且当时已经入夜也没有什么作战任务,也没有太大的威胁,估计全舰正常值更,在舰桥上安排瞭望员,绝大多数舰员已经进入梦乡了。但是,按照美国海军航母的凑性,它一方面由于保密因素,不可能离其它船舶太近;二方面不可能离岸太近,避免遭到诸如快艇和岸基火力的自杀式袭击;三方面出于保密和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不可能开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而且大概率还是实施了灯火管制的。

而“贝西克塔斯”号则应该是在12日凌晨4时开始,从苏伊士港进入运河的船团中的一员,此时在狭窄的运河里航行了十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人困马乏,刚刚驶出运河到了宽阔的地中海海域,正要好好放松一下呢。瞭望员没有认真瞭望,“杜鲁门”号没有开AIS、在应答机屏幕上自然也就不会显示出这艘船的身影。再加上塞得港附近灯火通明、大量预备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都亮着灯光信号,相比之下实施了灯火管制的“杜鲁门”号停在海面上犹如黑洞…几个因素综合起来,“贝西克塔斯”号明显没有发现“杜鲁门”号,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所以,“贝西克塔斯”号散货船在驶出运河后,人员麻痹大意,没有加强瞭望,单纯相信AIS的数据,没有发现航道上停着一艘航空母舰,应该是双方发生碰撞的最直接因素,在这一事故中当负主要责任。估计美国海军事后,少不了会向“贝西克塔斯”号所属的日本船东追偿。

事故反映出的问题

但是,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也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毕竟理论上来讲,“杜鲁门”号航母也一样应当加强瞭望。

而且,“杜鲁门”号自己不开AIS,可是其它船只是开着AIS的,哪艘船可能和“杜鲁门”号发生碰撞,“杜鲁门”号的值更官心里边没数吗?更何况,为了防御可能存在的自杀式小艇和自杀式无人机,说不定事发时“杜鲁门”号连对海、对空的快反雷达都开着呢……也就是说,“杜鲁门”号理论上应当也是有多重保障、确保不发生碰撞的——AIS、本舰雷达、瞭望哨,只要三重保险的其中一个发挥作用,在公共频道上呼叫一下“贝西克塔斯”号,“杜鲁门”号也不至于和“贝西克塔斯”号亲密接触。

所以,大伊万的观点,这起碰撞事故,尽管“贝西克塔斯”号散货船负主要责任,但是“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的值更军官也一样麻痹大意,处置失当。尽管不是主要责任,但涉嫌玩忽职守。要是查明“杜鲁门”号呼过“贝西克塔斯”号还好些,毕竟航母不是那么容易从锚泊状态转为启航的;要是“杜鲁门”号面对冲过来的“贝西克塔斯”号散货船什么也没做,那就惨了——少不了再上演一出“对指挥官指挥能力丧失信心”、然后解除航空母舰舰长职务的戏码了。

所以归根结底,大伊万的观点吧,这次“杜鲁门”号航空母舰碰撞事故,尽管以现有的条件,很难说美国海军究竟要负多大的责任。但是怎么说呢,海军这个军种,很大程度上就是两个字——邪门。这个邪门,其实就是看你运气怎么样的那种。你看美国海军,去年在红海发生防空导弹误击事件,干下来一架自家的超级虫;这前几天又在北角,掉下来一架咆哮虫;现在又在苏伊士运河北口,发生撞船事故、撞的还是航空母舰……

这证明什么?证明美国海军这是流年不利啊!证明懂王政府对军队的“清洗”,已经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了啊!我要是美国海军的话,现在高低得烧两炷香……不然的话,指不定后头美国海军还能给你搞出来什么幺蛾子来呢!不信的话,大家就看吧。

航母都能撞:美国杜鲁门号红海撞万吨货轮,士兵困得睁不开眼?

根据美国海军及多篇外国媒体的报道,美军“杜鲁门”号航母于当地时间2025年2月12日深夜11点46分在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水域,与巴拿马籍散货船“贝西克塔斯-M”号相撞。截至目前,美海军并未透露事故更多的相关细节。但他们第一时间声明中称航母并未出现漏水和人员伤亡情况,核反应堆目前也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媒体曝光的贝西克塔斯-M 号货船受损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碰撞事故发生于埃及塞得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域,这片海域的位置比较敏感。媒体透露,事发时“杜鲁门”号正在等待进入苏伊士运河从而返回红海。“杜鲁门”号此前部署于红海,参与针对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

与之碰撞的“贝西克塔斯-M”号是一艘长188.5米、载重5.3万吨的散货船,悬挂巴拿马国旗,目的地为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该船之前也曾发生过一次撞船事故:2016年它曾在孟加拉国吉大港与另一艘商船相撞。撞船的原因至今不明确,猜测很有可能是与舰船密集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单列纵队规则相关,也就是当时苏伊士运河运营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协调事故。

从目前相关的图片和美军的声明来看,两艘船目前受损部位位于水线以上:“杜鲁门”号飞行甲板外延支撑部分可能被撞击,但舰载机未受损。商船船头右舷受损,不过可依靠自身动力继续航行,双方均未报告人员伤亡或船舱进水。



▲美海军官兵,图片来源:网络

美海军近些年撞船事故频发,多起事件中,都暴露出了人员疲劳与训练不足的情况,猜测本次事故也与这一原因高度相关。比如2017年,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美军曾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美军就曾连续发生两起驱逐舰和货船相撞事故,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当时“菲茨杰拉德”号在日本海域与菲律宾商船相撞时,造成7名船员死亡。

调查显示,舰上值班人员连续36小时未充分休息,而且还有70%的船员未通过基础航海技能考核。舰长本人更是长期沉迷于撰写晋升材料,忽视日常训练。第七舰队在事故后承认,每年实战化训练时间不足北约标准的50%,模拟器训练被压缩至每月仅4小时。舰员普遍缺乏应对复杂航道和突发状况的能力。



▲菲茨杰拉德号撞击后的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美军又是常年全球部署的海军,全球部署会让训练不足、休息不够的问题被放大,恶性循环使得美军75%的舰艇长期处于部署状态。根据统计数据,第七舰队舰艇维护周期被砍掉40%,水兵平均睡眠时间仅4.2小时/天。一名退役军官透露:“我们像外卖员一样在全球奔波,连擦甲板的时间都没有”。值班军官连续工作18小时,远超正常工作时长,严重超出人体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导致判断力严重下降。

另外一艘“麦凯恩”号当时在新加坡与油轮相撞,也出现了严重人员伤亡,造成10人死亡。根据已经公布的消息,撞船原因包括操作失误和系统界面混乱,雷达操作员与舵手未能及时共享关键信息等等。根据美国海军2017年报告,舰员平均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



▲美国海军 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后,美军航母部署周期延长,部分舰员连续执勤超过10个月,此次“杜鲁门”号撞船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结合近年事故,毫无疑问:美军在人员管理、装备维护和作战体系上存在系统性隐患。美军撞船事故不是技术故障,根源是霸权体系结构性腐朽的脓疮破裂。当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忙着在地图上标注新的干涉目标时,他们或许该听听“菲茨杰拉德”号水兵冤魂的控诉。船员疲劳和训练不足是长期未解决的顽疾,而供应链空心化与政策短视,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如果美军未来无法改善这些问题,类似事件恐将持续发生,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所以结合之前的事故来说,如今“杜鲁门”号的“意外事故”并不意外,它不过是美军疲劳症的有一个案例。从波斯湾到南海,从北极到印度洋,美军的全球存在势必是以压榨舰员的正常休息为代价,最终反噬自身。当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在红海为以色列充当保镖时,当美军的驱逐舰在南海表演“自由航行”时,那些困到睁不开眼的水兵,不过是五角大楼全球战略棋盘上的“消耗品”。

			
网编:空问站

鲜花(0)

鸡蛋(0)
10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军政原创】【网际谈兵】【军事纵横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