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留学生在美遇害后 留学生家长现在必须做这件事(图)
新闻来源: 留学生日报 于2025-02-15 7:49:53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

这几天,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在留学圈刷屏:23岁的中国留学生庄孟寒(音译)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附近的公寓遇害,全身多处伤痕,嫌疑人至今未被抓获。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章莹颖案——同样是优秀的孩子,同样在异国他乡遭遇不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家长此刻的恐慌与自责,但更想与大家推心置腹地谈一谈:我们的孩子,是否真的准备好了面对真实的海外环境?我们所有留学生家长必须认识到一点: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几乎没有之一。留学生家长们一定要做这件事:加强对自己孩子的危险认知意识!!

留学生不要把国外想的太安全
你不知道他们是人是鬼
深夜街头的小摊、独自回家的学生、随处可见的摄像头,这些习以为常的场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习惯了“安全无虞”的生活。但这份安全感,恰恰成了他们海外求学的“软肋”。章莹颖案中,她因轻信陌生人搭车而遇害;这次案件中,遇害者曾在社交媒体控诉男友暴力却未及时求助。许多留学生甚至不知道,美国警察的首要职责是“维护法律”而非“保护个体安全”。这种认知差异,让我们的孩子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就像一位家长所说:“我们的孩子听到枪响会张望,而美国孩子会立刻卧倒。”

留学生安全教育很匮乏许多家长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成绩、语言考试和名校申请上,却从未教过他们如何识别危险、应对暴力。一位国际学校家长坦言:“留学前的培训只有文化适应,而真正的‘保命技能’全靠孩子自己摸索。”危险往往来自“熟人”:数据显示,超过60%的暴力犯罪由受害者认识的人实施。此次案件中,嫌疑人正是通过社交关系接近受害者。而我们的孩子从小被教育“要与人为善”,却很少学会如何判断亲密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国内治安环境让孩子默认“陌生人不可信,熟人是安全的”。但在海外,熟人作案、熟人诈骗甚至“熟人绑架”屡见不鲜。
章莹颖案中,凶手是同一所大学的助教;此次案件中,嫌疑人可能伪装成朋友或恋人。在校园安全方面,美国心理健康调查显示,40%-80%的学生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涉及种族歧视、身体缺陷或性取向攻击等。2015年洛杉矶三名中国留学生因霸凌同学被判刑的案例,更是敲响了警钟。此外,留学生常因文化差异陷入法律纠纷,例如在社交媒体发表过激言论或与警察互动不当,可能面临遣返甚至监禁风险。

生活安全方面,46%的留学生遭遇过租房纠纷,如房东恶意扣押金或租客拖欠房租等问题。交通隐患同样突出,88%的有车留学生经历过交通事故、超速罚单等风险,而违规饮酒(美国合法饮酒年龄为21岁)可能导致开除或刑事指控。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留学生缺乏应对突发危险的意识和技能。例如,美国学生从小接受应急训练,听到枪响会立刻卧倒,而中国学生往往因国内治安环境优越,习惯性张望,增加了风险。

杀害章莹颖的凶手的家,卧室里悬挂有骷髅头图案,暗示着内心邪恶
教孩子鉴别身边老外是否是邪教成员或者心理变态
邪教组织在海外活动频繁,常以“信仰”或“精神寄托”为名,诱骗留学生加入。2018年,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收到撒旦教的威胁信件,虽然事后证实为恶作剧,但事件引发了广泛恐慌。此外,美国曾发生两名初中女生因信仰邪教密谋杀害15名同学的案件,显示出邪教对青少年的精神控制力。这些案例提醒我们,邪教组织可能利用留学生的孤独感和文化隔阂,对其进行精神操控甚至暴力侵害。当你的孩子发现身边的外国朋友宿舍寝室里有一些奇怪的宗教标识的时候,要提高警惕!!
放下国外美好滤镜家长们,是时候放下“国外处处美好”的滤镜了。
以下三点建议,请务必与孩子共同实践:
1 ) 别只看大学排名,要查清学校周边治安数据。美国《克莱里法案》要求高校公开犯罪率,家长可指导孩子查询性侵案件处理流程、夜间安保覆盖率等指标。
2)租房时避开流浪汉聚集区,优先选择有24小时监控的校内宿舍。教孩子警惕控制欲强的伴侣、频繁贬低自己的朋友、索要财物或隐私的“熟人”。若对方有暴力史(如本案中嫌疑人曾被指控施暴),必须立刻切断联系并报警。记住: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感到恐惧。
3) 要求孩子与至少三名可靠同学互留紧急联系人信息,并定期报备行踪。手机里存好中国使领馆电话、当地律师和保险公司救援专线。遭遇危险时,“舍财保命”比反抗更重要。我们不能再把安全教育停留在“别去危险地方”的叮嘱上。

一位加州留学生说:“父母总问我成绩,却从不问我怎么应对跟踪或骚扰。”与其焦虑,不如与孩子一起学习:观看真实案例剖析,了解骗局套路(如“虚拟绑架”“代缴学费”陷阱);模拟突发场景,练习拨打报警电话、使用防狼喷雾;定期讨论“安全预案”,比如深夜打车的核对步骤、醉酒时如何自我保护。每一次悲剧都在提醒我们:GPA、名校录取通知书,从不是留学的终极目标。真正的成功,是孩子能平安归来。
家长朋友们,请从今天开始,把“危险认知”纳入家庭教育——这不是制造恐慌,而是赋予孩子一双看清现实的眼睛。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异国他乡的复杂环境中,守住生命的底线。如果你是一名在读留学生的家长,很希望你能分享这篇文章给身边同样身为家长的朋友。
另外要切记
在海外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随时拨打“保命”热线: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
12308
网编:空问站 |
|
15 条 | |||
|
|||||
关键是不要崇洋媚外。
我的一个班上,有一个烂白人,精神有问题,爱争吵,满嘴粗口,,没人敢惹,也没人爱理他。这个白垃圾经常染发,长着对眼,长像猥琐。 班上有个中国女生,学习不错,显然出身不错,知书达理... 可是,她有个缺点,总爱下课后去找那个没人搭理的那个白垃圾。表现过份温柔谦卑… 我为她担心啊。 |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