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8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胡锡进:欧洲一片惊慌!中国呢?(图)

新闻来源: 胡锡进 于2025-02-19 11:38:4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俄握手,必将产生广泛的地缘政治冲击。欧洲现在惊恐不安,那么对中国又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中美俄大三角将有变化,西方所称的“中俄联手对抗美国”的印象将大为弱化。但另一方面,一些人担心的美俄联手对付中国的局面是臆想,断不会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俄罗斯同中国的关系将持续好于美俄关系。另外,跨大西洋关系会被削弱,美欧联手遏制中国的地缘政治主张也会受到怀疑削弱,中国与欧洲走近面临新的机会。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突然“变节”,甚至“出卖”乌克兰,会大为削弱美国在盟友心中的可靠性,盟友们的失落会比美军撤出阿富汗的冲击大得多。欧洲面临的困境在于,特朗普实质是将欧洲从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盟友,降级为屈从“美国优先”的“附庸”。



▲美国和俄罗斯高级官员周二(2月18号)在利雅得举行了俄乌战争以来最广泛的高层接触,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均未受邀参加会谈。

对美国信心的动摇将会影响一些国家和力量在涉及中美严重分歧时自己该如何站位的更多思考和摸索。“跟着美国跑就是安全的”这个论断被打上新的巨大问号,小国和小力量与核大国为敌很可能意味着最终的厄运,这样的认知会进一步扩散。

一些不了解大国政治的人看不到大国关系的复杂性,总以为会是非黑即白的,他们觉得俄罗斯被逼上绝路时只能“投向中国”,如今美国网开一面,俄罗斯会立刻回到美国的怀抱,将中国推开。老胡要说,小国都不会这么傻,如此简单处事,更何况俄罗斯这样有丰富外交经验的世界级力量。

在前几年的大三角中,因美俄关系那条边断裂,中俄这条边受到地缘政治的非常态强化。但当时这条边对俄罗斯更紧迫,对中国则利弊参半。现在美俄恢复关系,但过去三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战略重要性必将给莫斯科留下历史性记忆,俄罗斯社会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强大和可靠性。俄罗斯肯定融不进西方,俄乌战争留下长期痛楚,未来各种矛盾也会不断发作,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将长期被俄罗斯看成同西方打交道的战略支撑。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表示,不会接受没有基辅参与谈判的和平协议。

普京团队不可能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在中俄问题上“过河拆桥”,因为那严重违背俄罗斯自己的国家利益。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除了在战争中的临时结盟,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一直是疙疙瘩瘩,并且紧张的。苏联解体那么大的变化都没能换来西方对俄罗斯的接纳,特朗普只有几年的执政时间,他怎么能保证美国和西方会对俄罗斯长期友好呢?

当年美国对中国伸橄榄枝,中国不仅接了,而且与美国联合对付苏联,那是因为原本中苏关系就严重破裂,成了发生边境冲突的敌对国家,中美联手是顺势而为,与今天美俄改善关系相对于中俄关系的地缘政治场景截然不同。

美国政治精英希望把中俄的漫长边境线变成矛盾冲突的导火索,认为俄罗斯会像印度一样在中国边界制造麻烦,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和俄罗斯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解决了边境问题,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署和生效后,4300多公里的中俄国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中俄关系已经消除了中印那样的巨大隐患和不确定性。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指出,双方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遵循领土和国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严格遵守两国间的国界。

一些人认为俄乌战争牵制了美国,向中国提供了重要战略机会,这种认知有其道理,但如果把它绝对化,就是谬论。实际上俄罗斯在过去三年的确消耗了美欧的大量精力,但这场战争同时牵连了中国,很多欧洲人硬是要把中俄当成了这场战争中“一伙的”,不承认中国的中立,这影响了中国与欧洲发展关系的氛围,一些欧洲人对中国的定位变得更负面。中国很多企业,包括银行受到美国和盟友的制裁,中国大银行和大企业不得不谨慎行事,比如中国一家产生了世界影响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对进入俄罗斯市场一直高度犹豫,它因此在西方被贴标签。

曾经对华强硬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已明显软化对华立场,强调面对竞争激烈、交易频繁的地缘政治时代,中欧仍有深化贸易合作甚至达成协议的空间。德国总理候选人默茨曾警告德国企业投资中国“存在巨大风险”,但如今也改变了态度。他在与王毅会晤时表示,德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以及深化中德、中欧合作。



▲欧洲智库GIS的漫画讽刺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欧洲领导人的批评和羞辱。

欧洲这一次是真伤心了,美国不仅在乌克兰问题上对欧洲毫不尊重,而且万斯还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从言论自由、价值观等方向羞辱欧洲,后者陷入一片慌乱。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称,“我们共同的价值基础已经不再那么普遍了”。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名誉教授劳伦斯·弗里德曼对《纽约时报》说,“过去你会认为美国是一个严肃、有能力的国家。想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就令人不安,人们感觉这里根本没有护栏。”《纽约时报》评论说,欧洲领导人匆忙接受了这样一个新世界:欧洲最强大的盟友已经开始表现得更像一个对手。

《卫报》将俄美谈判的利雅得比喻成1943年的德黑兰,当时谈判房间里有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该报将特朗普和普京比喻成罗斯福和斯大林,“但是丘吉尔消失了”。《卫报》还将乌克兰比喻成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甚至更惨,当时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另一个房间等待英国德国就其命运谈判的结果,而这一次乌克兰代表甚至不在美俄谈判的隔壁房间,只能在更远处听消息。

但是欧洲在安全上离不开美国,不会因美在结束俄乌战争过程中忽视欧洲安全关切就与美安全“脱钩”,至多加强“防务自主”。面对当前现实,欧洲领导人正在制定一项重大的新计划,以增加国防开支并支持基辅,预计将在 2 月 23 日德国大选后某个时候公布。欧盟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明确表示,即使美国取消制裁,欧盟也不会跟从。

这样的现实环境以及深刻的历史猜疑决定了美俄改善关系注定是有度的,它能够减轻美国在俄罗斯方向的战略分心,同时对付中俄在一定程度上变为主要对付中国。但是美国对华施压的手段非常有限,看得见的主要是关税战和芯片封锁,特朗普没有能力动员整个美国冒与中国战略对撞的风险,他执政的主思路还是扩大美国自身实力,同时阻挠中国发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爪牙不敢在挑衅中国的方向冲的太靠前,在美国“出卖”乌克兰之后,他们对给美国当工具冒险挑战中国大陆只会更加忌惮。

总结起来就是,美俄关系缓和开启了地缘政治新变局,然而乌克兰战争结束就像它三年前爆发那样,对中国的影响都是复杂的。三年前最痛苦的不是中国,今天最值得焦虑的同样不是中国,回头看,中国对俄乌战争的政策非常成功,它极大强化了中俄信任,同时也为开启中欧关系保留了空间。而且俄乌战争具体怎么结束,还需要大量谈判,老胡预言,不用中国主动张罗,多个国家都会想到中国,希望中国对俄乌终战,并维持长期和平发挥作用。

			
网编:颜欢

鲜花(5)

鸡蛋(3)
18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add321[☆★★add321com★★☆][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2月19日11:59 回复
老胡的东西越来越没看头,老胡已经是老糊涂了。
9   3
评论人:ny阿伟[♂☆★★声望品衔12★★☆♂][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2月19日15:55 回复
美国现在没时间理中国的事情。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  
评论人:大春哥[☆★声望品衔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5年02月19日12:24 回复
老胡忘了外東北,外興安嶺,海參歪江東64屯了
8   4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三叶原创】【留园网事】【生活百态】【杂论闲侃】【婚姻家庭】【女性频道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