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电视台在官网声明中坦言:“此次事件是作为电视媒体绝对不应发生的严重错误。我们向配合采访的女性本人,以及所有收看节目的观众,致以深切歉意。”此外,电视台还承诺将“彻底审查节目制作流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节目内容常围绕“街头百态”“地域差异”或“奇闻怪事”等话题展开,形式轻松、语气戏谑,因其直白大胆的表达方式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拥有较高人气,在中国也有非常大量的粉丝群。(它不是个对华不友好的综艺节目,还多次来中国取材)
然而,这种“猎奇化”“喜剧化”的表达方式,在无意间也容易跨越伦理边界。本次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为了节目效果,制作方不惜用剪辑手法构造出一种荒诞的“笑点”,却以牺牲采访对象和异国文化为代价。
3月28日,日本前电视节目放送作家长谷川良品也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公开发声,对该事件表达强烈不满,称“这种恶意剪辑手法根本无法原谅”。

长谷川怒批:“这种恶意行为已经到了极点。为了所谓的‘节目效果’,不惜让一个普通受访者成为笑柄,简直不配作为媒体人。”
这一发言引发大量共鸣与讨论,许多日本网友也在评论区表达对节目组的不满:
“连国籍都拿来做噱头,太恶劣了”
“这种做法只会加剧误解与偏见”
“说是搞笑,其实是在灌输错误价值观”
长谷川本人也在评论中回应网友表示:“当节目一味追求‘搞笑’,却以牺牲他者、牺牲真实为代价,就已经不只是娱乐,而是在助长排外主义的土壤。电视台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这太危险了。”

尤其《月曜夜未央》这个综艺节目在日本国内拥有大量观众(中国国内也不少)、在视频网站与SNS平台广泛传播时,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伤害甚至可能长期存在。日本电视台此次罕见地在官网上用中文发布道歉声明,某种程度说明事态的严重性与国际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的这一行为还可能违反日本《放送法》第四条中“报道不能歪曲事实”的条款。目前暂不清楚是否会受到处罚。但媒体的责任不能以“搞笑”为借口掩盖,这次做法不仅损害了受访者的名誉,更是对观众的误导。尤其在涉及跨文化表达时,其实中日两国的媒体都应承担起促进真实了解的友好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