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在回答香港大公报记者“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提问的时候表示:
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几乎在同一时间,有多家港媒报道称,长江和记将暂缓下星期与贝莱德财团签署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

关键时刻,国家为何果断出手?“卖港口”按下暂停键,什么信号?

在交易即将完成“临门一脚”的时候,我们打出了一张关键的牌:
反垄断。
有人也许会觉得,长江和记和贝莱德的交易并不涉及内地的港口,为何还能进行反垄断调查?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罕见。
因为我们的《反垄断法》第二条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举一个最近发生的案例:
2024年12月9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宣布对英伟达(NVIDIA)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进行反垄断调查。
英伟达和迈络斯,那都是老美的企业。但市场监管总局还是根据《反垄断法》介入调查,理由有两个:
1、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事实上具有垄断地位
2、英伟达违反了当年我国批准收购迈络思科技公司时的限制性条件,向中国市场供应“阉割版”的芯片
从英伟达的案例我们看出,决定是否出手,一个重要的考量是:
是否会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而这次长和出售的港口,所涉及的国家非常多,足足有23个,这就意味着需要通过包括欧盟、美国在内的12个司法管辖区的反垄断审查。
理论上来说,很多东南亚小国也有权对这起收购案展开反垄断调查,只是作为一家全球巨头,贝莱德多半不会去理会它们。因为它们的市场影响力,还不足以让一家跨国企业低头。
如果我们不批准这项交易,会发生什么?只能说,一切都有可能。
贝莱德是一家跨国投资集团,在全球各地都有业务,这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内地。事实上,很多国内的科技企业,贝莱德也有投资并从中获取了大量收益。
最极端的情况,我们可以禁止国内企业和贝莱德进行交易。
除了反垄断,其实还有别的牌可以打,比如安全。只不过,对港府来说,付出的政策成本可能会更大一些。

对于李嘉诚和长和集团来说,事实发展如今这个地步,想必是苦涩和沉重的。
因为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继续推进交易,不仅要面对监管的审查,也将也将面临舆论的重压;
如果终止出售,则有可能要向贝莱德支付高额违约金,同时也可能遭受报复。特别是对于巴拿马运河上的两个港口,懂王是“志在必得”,甚至不惜威胁用武力手段。
从近期的动向来看,有一个信号很重要:
在上周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里,李嘉诚的次子、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作为中方企业代表出现在名单中。
作为中国最高规格的三大论坛之一,任何一个进入名单的中方企业代表,必然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
虽然李泽楷本人与港口出售案并无关联,但作为家族成员,他能够出席,本身就有重要意义。
这说明,沟通的大门没有关上。
此前据媒体消息称:有大型国企已经参与到长和港口的接洽中。
既然李嘉诚没打算撕破脸,那么交易就不可能按照原计划推行下去了。从目前的推演来看,有两种可能:
1.交易无限期搁置,长和继续在全球运营43个港口,但受到的压力必然大增。
2.长和和贝莱德达成一个新的协议,把懂王最关心的两个巴拿马港口拆分出来卖给贝莱德,而其余在欧洲、亚洲、非洲的港口则卖给其它潜在的买家。
按照长和和贝莱德的协议,双方的交易磋商期最终截止于今年7月底。
在此之前,一切变数都有可能发生。

这件事,我最大的一点感受是:自由市场的愿景,正在被老美碾得支离破碎。
站在中方的角度,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阻止这场交易。
目前,八九成的全球贸易都是通过海运完成。港口无疑是一枚地缘政治的重要棋子,一颗必要时能够引爆的“定时炸弹”。
此次收购长和港口的贝莱德财团,就被很多人认为是白宫的“御用打手”,经常出现在老美全球战略热点区域。
比如在俄乌战争期间,贝莱德和乌克兰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以重建名义拿下该国很多重要的能源、矿产项目。
如果任由贝莱德收购长和港口,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商。很难保证未来它不会在某个节点,成为老美“卡脖子”的关键一环。
而对于老美,它最看重的巴拿马运河, 更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绝不允许其它大国染指。
懂王和他的部下,从来都把长和看作一家中国企业,也从来没有因为李的个人背景而高抬贵手。
身处于大国博弈的棋盘之上,那个曾经念出“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的商人恐怕也不得不认清现实了:
在一个日益丛林化的世界里,就算是超人,也得找到新的活法。
玉渊谭天:关于“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的5个认识
3月28日晚,针对“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市场监管总局回应:将依法进行审查。谭主集纳了3月13日以来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的相关报道,归纳出了这些文章背后的5个认识:
1. 长和港口交易并不符合商业逻辑,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现。
2. 港口运营不是普通资产,是关键基础设施,这次长和交易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地缘政治越趋紧张,变卖码头无异于向对手递刀。
3. 有关企业在美国胁迫下出卖港口运营权,其实是短视的行为,助长了霸权主义的气焰,只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4. 巴拿马运河被“美国化”“政治化”后,美国一定会将之用于政治目的,推行自己的政治议程,中国在此的航运贸易势必受制于美。
5. 长和作为香港特区的企业,更应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的角度,慎重处理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