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他们的生活却刚刚开始 不是所有人需要社交

夜猫子不一定是超级内向的人,但超级内向的人极大概率是夜猫子(the Nocturnals, Night owls)。

最近,心理学家们在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后得出推论:

“所有人类都需要社交联系”这个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或许不完全正确。

因为世界上真的有一些人,发自内心地享受独处,享受离群索居,且从未因远离人群而降低任何幸福感。

因为过于内向而选择当了夜猫子的,正是这样的一群人…



(夜晚降临)

当夜幕降临,其他人开始睡意渐起,进入梦乡时。有一群人的生活却刚刚开始。

他们有的开始工作,有的驾车外出兜风,还有的跑进24小时商店尽情购物…



(夜猫子出没)

在夜猫子们的世界里,没有拥堵,没有排队,没有嘈杂和喧嚣,而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夜猫子们便纷纷回到家里,开始睡觉…

内向者们选择昼伏夜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开人群,享受独处。

华盛顿26岁的夜间保安Chris Hengen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主动上夜班,就是为了当一个满足自己的内向需求。

他说:

“我跟人相处时不会生病,只是这对我来说消耗太大……”



(主动上夜班的人)

不少心理学家在反思“所有人都需要社交”这个设定时,把根源追溯到了12000年前。

远古时代人类数量较少,当时的社交圈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那时候,人类大多数时候都和亲戚待在一起,随着农耕的发展,人口基数的扩大,人类才逐渐开始和陌生人交流,但机会仍然有限。

人类真正频繁和陌生人打交道,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逐步建立起现代社会的雏形。



(夜猫子一个人去购物)

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人类不可避免地要接触陌生人,上学读书,等车排队,医院看病,超市购物…

那些生来就渴望独处的内向者们,从小就被迫处在社交圈里,直到成年以后才有机会选择离群索居的生活。

而选择在夜晚活动,是这些人为数不多“找回自我”的机会。



(夜猫子享受夜晚)

伊利诺伊州的Daniel Herman也是这样的人,他主动选择上夜班,就为了当“真正的自己”。

Herman从小上学就渴望独处,不喜欢跟同学待着,他一直以为自己不正常。

到了高中,为了治好自己的毛病,他开始喝酒,一旦喝多了,整个人放松后就能跟其他人互动了。

用他的话说:

别人喝酒是为了买醉,他喝酒时为了变成“正常”。

直到长大成人之后,Herman终于有了独处的自由,不仅能选择独居,还能选择上夜班,这让Herman无比珍惜现在的时光。

当然,除了远离人群,许多内向的人热衷当夜猫子的主要原因还有另外一个:

听见内心的真实想法。

一位美国作家坦言,夜晚是内向者最有创造力的时刻:

“当世界沉睡了,我的创意之火才开始点燃。”

内向者是如此热衷于当夜猫子,就连国外知名论坛reddit上,也提出过这样一个热门话题:

内向的人都倾向于当夜猫子?



引得众多网友纷纷现身说法。

“我喜欢早上,因为那是我获得最好睡眠的时候…”



“是的,我喜欢夜里工作,白天睡觉。”



“我永远想上夜班。我喜欢在夜里醒着,白天睡觉。人们在夜里也更安静。”



“作为一个内向者,我年轻时就被理所当然推向了夜班。三班倒能给你更多时间干自己的事。就像你说的,我想多半是因为夜里比白天人更少,更爱敬。刚起床的清晨也很不错,因为世界才开始活动。”



或许正如心理学家们的推测,内向的夜猫子们正在向世界证明: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社交联系…

Re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ght_owl

https://www.theatlantic.com/family/archive/2022/02/ultra-introverts-nocturnal-lives/62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