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国际债券人从中国地产商收回的资金不到1%(图)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自202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违约的近1500亿美元债券中,国际债券持有人收回的资金不到1%,尽管经过多年谈判并达成了近十项重组协议。

根据提供杠杆贷款数据和分析的Debtwire平台对重组数据的分析,在此期间,62家开发商仅向离岸债券投资者转移了9.17亿美元现金,相当于1470亿美元违约记录的0.6%。由于中国大陆房地产企业创收困难,只有三家开发商——华夏幸福基业、华南城和荣盛发展在11项债务重组协议中支付了390亿美元的现金息票。

这些数据凸显了国际投资者从所持中国开发商股份中收回资金的困难,中国开发商在房地产业繁荣时期向海外市场大量借贷,但在2021年恒大违约后,这些借贷随之瓦解。尽管政府努力恢复信心,包括降低利率和完成未完工项目,但这一数据也让人怀疑在香港达成的一系列重组协议的可行性,并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放缓的深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重组顾问说,不知道有任何现金因为内地开发商目前的困难而从内地转移到境外。Debtwire分析师多米尼克(Dominic Soon)说:“大家都放弃了。主要问题其实是在岸债务。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几乎没有资金可以流出”。

与内地的债务相比,离岸债券相形见绌,而内地的债务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他们正试图稳定这个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估计,开发商负债总额为12万亿美元。多米尼克指出,中国大陆的重组发展比香港滞后数年。

包括恒大在内的少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开发商在香港面临清盘申请。但它们几乎所有的业务都在内地,受单独的法律规范管辖,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清盘程序影响到它们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相反,清盘程序绝大多数集中在从这些公司拥有的海外资产中收回价值,以及依赖于内地现金流在数年后最终恢复的重组交易。

由于国际债券违约程序更加透明,离岸债务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然而,恒大是全球负债最多的开发商,根据其最近披露的信息,其负债约为3400亿美元,但其离岸借款仅为200亿美元。

根据Debtwire的分析,在迄今已支付的9.17亿美元中,约2亿美元是为确保交易而支付给投资者的同意费,而3千万美元是支付给临时债权人团体的。该数据公司认为,除非公开信息另有说明,否则所需的现金支付已经支付。融创在2023年底公布了一项离岸重组计划,为债券持有人带来了复苏的希望。但本周,融创在警告将难以支付离岸债务后,表示将重新启动重组程序。

融创在香港面临清盘申请,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而2月份70个最大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