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尔百货宣布将在本周六(3月29日)前关闭27家表现不佳的门市,约占其全美1,150家门市的2%。受影响的地区包括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州、乔治亚州、爱达荷州、伊利诺伊州、麻萨诸塞州、新泽西州、俄亥俄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犹他州和弗吉尼亚州等。
与此同时,梅西百货正执行“大胆新篇章”(Bold New Chapter)战略,计划于2025年关闭66家门市,超过原定50家的目标,并预计在2026年前关闭约150家表现不佳的门市,占总数的30%。不过,梅西也在积极投资其余350家重点门市,以提升消费者体验和盈利能力。

梅西百货董事长兼执行长托尼‧斯普林(Tony Spring)坦言,关店决定虽然艰难,但有助于集中资源,提高优质门市的经营表现。他表示,消费者“对更好的产品供应和优质服务做出了积极回应”。
根据纽约州劳工部资料,纽约州布鲁克林市中心的梅西门市已于上周末结束近30年营运,另有两家门市将在4月11日关闭。此外,受影响的地区还包括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伊利诺伊州、马里兰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华盛顿州等多个州。

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传统百货业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消费者逐渐转向亚马逊(Amazon)、沃尔玛(Walmart)、塔吉特(Target)、TJX(TJ Maxx)等折扣零售商及线上购物平台,使得梅西、科尔等百货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美国百货商店的零售总值已下降44%。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低价折扣店和电商的崛起正在重塑零售格局,而高通胀、利率上升等经济因素更是加剧了消费者的支出压力,使百货业的生存环境愈发严峻。科尔百货CEO就曾表示,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消费者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受到抑制,尤其是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购物渠道。

S&P Global分析师阿曼达‧奥尼尔(Amanda O’Neill)指出:“如今,赢家是亚马逊、沃尔玛和好市多(Costco)。零售商不仅要维持实体店运营,还要在全渠道销售上做到无缝衔接,这并不容易。”
面对持续的市场压力,梅西和科尔等百货巨头正努力寻找新的转型方向。梅西在第四季度整体同店销售仅增长0.2%,远低于同期美国零售整体增长0.7%的表现。此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商品成本,给传统零售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尽管梅西等公司正尝试通过优化门市、调整库存和改进客户体验来留住消费者,但投资者的耐心正逐渐消耗。截至目前,梅西的股价在过去一年内已下跌33%,远低于私募基金在2023年底提出的收购报价。

Kohl’s股价过去一年已下跌超过65%。

随着关店潮的持续,零售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百货商场是否能在电商主导的时代重新崛起,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