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特斯拉,偷盗Whole Foods!美国中产正在复仇(图)

据商业内幕网3月27日报道 Lee(化名)自诩为"虔诚的天主教徒",道德感极强,母亲从小教导他"做人要正直"。然而,在过去两年里,他却养成了一种特殊的习惯:从全食超市(Whole Foods)"顺"走商品。



图:商业内幕网截图


在自助称重台少报食材重量、偷偷将香料塞进口袋、结账时四个柠檬只扫两个……这些"小偷小摸"的行为,被他视为一种"道德报复"——因为全食超市的母公司是亚马逊,而亚马逊的老板是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全球第二富豪。

"如果一个亿万富翁能从我们身上榨取财富,那我为什么不能从他那里‘拿回’一点?"Lee 理直气壮地说道。

"这不是偷,是‘劫富济贫’"

Lee 并不是个例。过去几个月,记者采访了近十名类似的"道德窃贼",他们大多是中产阶级,有稳定工作,甚至收入不菲,但却对贝索斯等超级富豪心怀不满,并将盗窃视为一种"反抗"。

30多岁的科技从业者 Jesse(化名)曾和室友们从全食超市直接拿走整袋食品,甚至顺走过昂贵的牛排。"贝索斯赚的钱太多了,他就是在剥削普通人。如果我们能从他那里‘拿回’100美元,那就是对他的一个小小的中指。"

非营利组织员工 Carson(化名)则更"精打细算"。他喜欢将烟熏三文鱼藏进笔记本电脑夹层带出超市,每年"节省"近1000美元。他戏称自己是在"解放"商品,而非偷窃。

"我真的伤害到谁了吗?"

这些"道德窃贼"普遍遵循某种"准则":他们只针对大企业,尤其是贝索斯旗下的公司,而不会去偷小商店的东西。

"我的良心不会痛,因为这是一家超级大公司,他们有的是钱。"一位30多岁的程序员说道,"鸡蛋都涨到10美元了,他们凭什么赚这么多?"

政府雇员 Jimmy(化名)则利用亚马逊的退货政策漏洞,将坏掉的手柄装进新包装退回,成功"白嫖"了一个新的。"他们赚那么多钱,这70美元根本不会影响他们。"

企业反击:锁柜、AI监控、严查退货

面对日益猖獗的盗窃行为,零售商也在加强防范。全食超市的部分高价商品已被锁进玻璃柜,亚马逊则利用AI技术分析退货欺诈模式。

小型商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户外装备电商 BattlBox 的 CEO John Roman 表示,有顾客买走新款探照灯,却退回一个旧款,导致公司蒙受损失。"亚马逊的退货政策太宽松,消费者甚至不觉得这是欺诈,而是一种‘聪明的省钱方式’。"

专家:愤怒可以理解,但偷窃不是解决办法

加州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加雷特·梅里亚姆(Garret Merriam)分析,这些"道德窃贼"可分为三类:

无意识型:不觉得自己在偷,比如边逛边吃未结账的零食。

合理化型:明知是欺骗,但认为"大企业活该"。

政治抗议型:将盗窃视为对资本主义的反抗。

罗格斯大学法学教授斯图尔特·格林(Stuart Green)指出:"如果你真想惩罚亚马逊,就该抵制它,而不是一边享受服务一边偷东西。"

更好的"反抗"方式是什么?

事实上,这种"小偷小摸"对贝索斯的影响微乎其微,反而可能推高商品价格,或让普通消费者面临更严格的购物限制。

伦敦大学犯罪学教授 Emmeline Taylor 认为,人们通过"道德合理化"来减轻负罪感,比如告诉自己"贝索斯是恶人""亚马逊不会察觉",但这种行为终究是违法的,且无法真正改变财富不平等。

"至少,这比放火烧特斯拉要好。"一位受访者半开玩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