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商飞表示,2025年C919将迎来产能大爆发,预计生产75架,商用30架。
近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又带来好消息:C919已陆续获得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及俄罗斯等国适航证。也就是说,C919走出国门的路障,正被逐步扫清。
但这也意味着,欧美对C919发动机的封锁更近了一步。

2023年,随着我国自研C919问世,国际客机市场开始“变天”。起初欧美不以为然,首先,研发成功和大规模量产完全是两码事;其次,只要欧美不发适航证,C919就没法打开国际市场。
而最关键的是,C919的发动机是美通用电器,和法国赛峰合资的产物,等于心脏被人捏在手里。

但近两年, C919在国内表现亮眼,安全性已获市场验证。其年产能也突破数十架大关。即使海外适航证标准极为苛刻,我们也接连闯关,拿下了俄、加、澳等国家适航证。
最新数据显示,C919全球订单量已突破1500架,这势必将撼动波音和空客的垄断地位。反观波音近期事故频发,导致其安全信誉崩塌。2024年前六个月,波音飞机销量断崖式下跌70%,处境堪忧。

为了确保波音和空客的市场份额不被C919挤掉,美方未必不会断供,乃至远程锁死卖给我们的发动机,毕竟类似的小手段,美方已不是第一次玩了。
此前华为5G技术率先问世,美方随即勒令盟国禁止接入相关技术;Deepseek春节横空出世,美方一边在国际频道高喊“抄袭”,一边对其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生物科技领域,国产“绿灯瓶”走热痛风降尿酸领域,西方试图保持市场垄断地位。
但不管其使出浑身解数,我国始终没有停止科技自研。华为5G专利全球第一,并开始投入6G研发。Deepseek火遍全球,性能比肩ChatGPT,训练成本却只有后者1/20。曾经生科市场被垄断,现如今我国香港科研团队经过数年潜心实验,成功落地国产“绿灯瓶”。入驻京东后,到消费者好评。
而美方自以为拿捏发动机,就能扼住C919的喉咙,其实也是无稽之谈。早在C919开启研发之初,其配套的国产CJ-1000A发动机就已同步研发。目前这款“中国心”已借运-20完成试飞,并通过高空模拟、结冰条件等极端环境测试,足以替代欧美发动机。
C919之所以尚未换装国产CJ-1000A上,也是为了确保其安全性万无一失。对安全性的极致追求,也是我国区别于欧美的地方。

当初波音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仓促推出737MAX,对抗空客新机型。整个项目从设计到交付都赶工赶点,安全性没得到充分验证。但令人震惊的是,美国监管部门竟然一路开绿灯,火速批准了适航证。
结果飞机交付才半年,就接连发生两起空难。事后调查让人大跌眼镜:737MAX不仅飞行控制系统存在致命缺陷,更夸张的是,连飞机上的螺丝都没拧紧!为了商业竞争,波音此举无疑是在拿乘客生命开玩笑。

令人震惊的是,即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波音737MAX的适航证照样拿的稳稳的。接连发生空难,欧美监管部门却迟迟不愿停飞。相比之下,他们对中方C919百般刁难,双标态度明显。
为了保住美国航空业的“独苗”,欧美可以置乘客生命安全于不顾。相比之下,对华断供发动机这种小动作,也是不足为奇。
但欧美必须认清现实:面对中国技术的崛起,再多的阻挠都是徒劳。C919实现核心部件全国产化,不过是时间问题。封锁,只会加速我们的自主创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