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高速爆燃事件刷屏 雷军的沉默震耳欲聋(组图)



今天,被小米汽车高速爆燃的事情刷屏了。

这件事情的大概内容,是3名女大学生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而后在高速上发生了事故。

据南方都市报稍早时候报道,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后,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

而且据涉事家属表示,当自己的女儿出事后,小米从没有联系过他,也没打过电话慰问:



其实我也是一个小米用户,我自己家里就有不少小米的产品,同时我对雷军这个人也是很认可的,至少很多时候对他的一些品格我是很赞赏的。

但是,当今天的小米汽车爆燃事件刷屏之后,截止到现在,这个“爆”的热搜已经挂在网上将近一天了,然而遗憾的是,目前的雷军,还是依然保持沉默。



相比于前段时间雷军在发布会上的高调发言,雷军这时候的沉默,显得非常震耳欲聋。

众所周知,雷军的个人IP,是小汽车破圈的利器。

雷军在自媒体以及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很多时候他都是在分享车主故事、工厂探访视频,雷军在很多时候,都似乎在将“和用户交朋友”刻入小米汽车的品牌基因里。

然而,当3月29日的小米SU7爆燃事故导致三名年轻女孩丧生时,这位“顶流企业家”却选择了沉默。

他的微博停留在樱花、摄影相关话题上,与家属控诉的“4天无人慰问”形成刺眼对比。



最近网络上一直在流传一个段子——雷军昨天的友商,是华为、Oppo、Vivo;雷军今天的友商,是奔驰、宝马、奥迪;雷军明天的友商,是王一博、肖战……

什么意思呢?

大概意思就是,非常擅长搞流量营销的雷军,如今已经往“哥哥”、“宠粉”等话题上发展了,再发展下去,估计很多顶流明星都干不过雷军了。

其实,当一个企业家用流量来驱动自家的产品营销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致命弱点:企业家日常的“宠粉”人设如果抬高了公众期待,那此时企业一旦发生危机,那么此时企业家的沉默,就会让粉丝的信任断崖式崩塌。

正如此时雷军的沉默,就很容易被解读为“重营销、轻责任”——活生生的生命消逝于自家产品,你连一句哀悼都成了奢侈?

其实当雷军在前段时间的发布会上,他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汽车跟“纽北赛道”结合起来宣传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词——“病态的性能军备竞赛”。

“病态的性能军备竞赛”这个词,不仅可以用在小米汽车上,也能用在很多车企上。

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一辆家用车,可以刷新纽北赛道纪录、能拥有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只需要1.98秒……等等这些极致的性能参数,在公共道路场景下,到底是不是“性能过剩”呢?

为了与其他车企竞争,搞出一些超出绝大多数客户使用场景的技术竞赛、军备竞赛,用超跑的标准造家用车的竞争策略,实质是将用户置于“能力与工具不匹配”的风险中。

让普通人的日常用车达到专业赛车手才能驾驭得了的超跑标准,车企的安全系统跟上了吗?车企的技术水平跟上了吗?车企对普通人购买这种“危险品”的驾驭培训,到位了吗?

这两天,我看到有一些车主,在大街上拉横幅:



一些车企,总是喜欢在发布会上表示自己的车有纽北破纪录的水平,有1秒破百的加速度,但是他们却从来不说自己的车到底在安全性和技术支持上到底跟上了没有。

总是用很吸引年轻人的词汇来勾起年轻人的购买欲,但是却对安全性、技术支持等这些最底层的东西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这合适吗?

为了和其他车企搞军备竞赛,一些车企不惜投入重金,搞出家用车根本用不上的加速度,这其实就是在批量向社会输出一些“危险品”。

为什么说超出家用车使用场景太多的加速度,对普通人而言是一种“危险品”?

因为一辆2吨的汽车以150km/h速度碰撞到其他物体时,这其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30公斤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所以,当一些车企总是喜欢用速度、性能来宣传自己的汽车时,身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反过来问这些车企几个问题——你的车性能如此厉害,安全性跟上了吗?背后的保障技术做好了吗?更重要的是,你们的车速度那么快,你们对车主的安全教育提醒,做到位了吗?

其实在中国,很多普通车主,是不具备性能车的驾驶资质的。

打个比方。比如在中国,只要车主有驾照C照,就可以驾驶马力超1500匹的车辆,而在一些国家呢,驾驶保时捷918 Spyder(887匹),就需要额外认证。

我们这里的“一证通吃”制度,使得SU7 Ultra的1548匹马力与五菱宏光MINI EV(27匹)共享同一准驾门槛。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的很多新能源汽车工程师都在追求“最快家用车”的光环时,他们是否意识到家用车的每个性能参数的提升,都是在改写车主的生死概率?



其实我一直认为雷军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

但是在今天的这件事上,雷军的沉默震耳欲聋。

希望雷军在这件事上,他能像自己在新车发布会的时候一样,高调地站出来。因为你不能只想享受流量带来的荣光,而不想背负流量衍生出来的责任。

希望雷军能打破沉默,慰问遇难者家属,同时告诉每个消费者,速度、科技有时候不一定是自由的翅膀,而是需要敬畏的自然法则。

毕竟“汽车性能平权”的终极目标,不应是让每个驾驶者都能拥有像驾驶超跑一样的速度和快感,而是让每个驾驶者,都能平安回家......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大裤衩 [♂★生命进化先知★♂]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出事就车门锁死真不知道是哪个奇葩想出来的点子。
掉水里就锁死,撞击也自动锁死,唯恐车里的人逃生啊
2025年04月01日7:46
评论人:憨厚熊 [♂☆★★声望品衔1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其实我一直认为雷军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这句话太搞笑了。
2025年04月01日7:18
评论人:silentfire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出车祸找车厂?时速快100公里正面撞上开什么车都挂了
2025年04月01日7:18
评论人:googlebot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黑的太低级,又不是厂家的错误
2025年04月01日7:17
评论人:硕鼠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老雷被雷,下午把我的油车加满油,挂上档,慢慢开。不着急,这个世界埋人的坑多的是。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休息一会。一个笑贫不笑娼的世界,攀比极度扭曲的世界,参与了就不要去叫嚣。我会把油车一直开到没有油站的时候。
2025年04月01日14:51
评论人:smile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真不明白这事关雷军屁事?每年车出事故多了去了,每一次都要车企ceo来道歉?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025年04月01日13:56
评论人:xiaoyuyu604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自媒体写的sb文,所以我说过多少次,正常家的孩子谁做自媒体?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在工厂拧螺丝不香吗?高铁刚开始出了一趟事故,被大家喷的,现在都知道它的好了。再者说事故结果还没鉴定出来,就妄下结论,反而是对死者的不负责任。
2025年04月01日13:16
评论人:zuobiao [★★经纬★★]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核心问题有两个,碰撞起火,车门锁死
关于前者,业界通病,目前无解,只能寄希望于技术迭代
关于后者,低级错误,如果属实的话。唯一的小问题,家属是怎么确认锁死的?
2025年04月01日12:29
评论人:flow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7楼:ABS是为了防止车轮抱死从而缩短刹车距离,在没有ABS的时代,老司机通过点刹来达到ABS的目的。不过在紧急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会一脚踩死,ABS还是很有必要。
在绝大部分车辆事故中,最危险的其实是车辆在旋转或者翻滚时把驾驶员或者乘客甩出来,在撞车的一瞬间锁死车门是很有必要的。之后车门打不开多半是因为变形所致,不是锁死。
2025年04月01日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