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51看大选
事实上,2025年的这场大选已经创造了不少“首次”。以下是一些在第45届联邦选举中首次出现的现象,在此前44次选举中从未发生过的:
首次有两位在阿省度过童年的候选人争夺总理
马克·卡尼(Mark Carney)和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现在都不是阿尔伯塔省居民,他们目前常住在安省。但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次有两位总理候选人,在童年时期都曾在阿尔伯塔省生活过很长时间。博励治出生并成长于卡尔加里,而卡尼则从6岁起一直生活在埃德蒙顿,直到高中毕业。
拥有阿省童年背景的联邦总理极为罕见,以前只有乔·克拉克(Joe Clark)一人样,他出生于海河镇(High River)。另外两位出自阿省的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和贝内特(R.B. Bennett)都是成年后才搬到阿省生活的。
首次有两位总理候选人在相邻选区参选
博励治长期是渥太华郊区选区Carleton的国会议员。其旁边的选区是Nepean,正是卡尼这次参选的选区。
即使是在加拿大仅有181个国会席位的年代,也从未有过两个主要党魁在毗邻选区竞选的情况。过去最接近的例子也许是2004年和2006年选举,当时自由党领袖马田(Paul Martin)和魁人政团领袖杜塞普(Gilles Duceppe)在蒙特利尔的两个选区仅几步之遥。
这也意味着,无论谁当选,下一任总理很可能来自渥太华选区。而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第一任总理麦克唐纳(John A. Macdonald)短暂代表如今的Carleton选区。麦克唐纳的情况特殊,他曾多次在选举期间“空降”到他认为能赢的选区,甚至在选举中途更换选区。
首次有外国媒体如此关注加拿大选举
这是个主观性的判断,但在此前44次联邦大选中,外国媒体从未表现出如此兴趣。当年《纽约时报》或《卫报》会简单报道结果,但对整个竞选过程、关键议题几乎不加关注。
而这次大选,完全是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阴影下展开。他对加拿大发起的贸易战只是对欧盟、澳洲等多个国家连串贸易攻势的开端。媒体以“加拿大大选:谁能成为特朗普的政治解毒剂?”为标题进行了广泛报道。
此外,候选人本身也在国际上颇有知名度:卡尼因担任前英国央行行长而在英国有高度曝光,他成为加拿大总理候选人引发了大量英国评论,甚至还招来了前英国首相特拉斯(Liz Truss)的“负面评价”。
博励治经常在美国右翼媒体中被视为杜鲁多的“潜在继任者”,他与心理学家彼得森(Jordan Peterson)的播客对谈节目收获超500万次观看,可能是史上涉及官方反对党领袖的最高播放量。
首次出现“年轻人比父母更支持保守党”的选情反转
历史上,加拿大也曾出现年轻人投票给保守党的现象,比如1958年和1984年保守党大胜时,不少30岁以下选民首次支持了保守派。
但2025年是第一次年轻人支持保守党的比例超过年长选民。如今,保守党的最强支持群体是20多岁的年轻人;而自由党的主要票仓则在老年群体中。
加拿大历次大选都有代际差异,以前从未出现“年轻保守、老人自由”的结构性颠倒。
首次有总理候选人此前从未参加任何选举
卡尼并不是首位在没有赢得大选的情况下被任命为总理的人。在他之前的23位总理中,大约有一半是在任期中接任的。他也不是第一位在未担任国会议员的情况下被任命的总理,这种情况也出现过五次。
但卡尼是加拿大史上第一位在担任总理前,没有任何选举经验的人:没有当选国会议员,也未曾任省议员或市议员。
自1930年以来最“二元对决”的选举
若民调可信,超过80%的选民将把票投给自由党或保守党。Mainstreet Research的调查显示,44%选民支持自由党,41%支持保守党,而新民主党、魁人政团和绿党仅分享剩余的15%。
类似“两党对决”的情况得追溯到1930年大选。当时大萧条刚开始,选民纷纷抛弃小党阵营,回归两大主流政党。最终结果宛如一场美国总统选举:47.79%的人投票给保守党R.B.贝内特,44.03%投给自由党麦肯齐·金(Mackenzie King),第三名阿尔伯塔联合农民党仅获1.5%。
新民主党面临史上最差结果
即使卡尼在本届选举中败选,自由党也大概率能避开2011年被打成“第三党”的耻辱。
魁人政团虽然表现不会太好,但比2015年开局仅有两席的惨状好得多。
但新民主党(NDP)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不出现转折,民调预测其支持率跌至7%以下,可能最终只拿下1~2席,甚至完全失去国会席位。
相比之下,NDP最差的一次选举是1993年,当年仅赢得9席。
自特纳以来,法语水平最差的在任总理候选人
这次联邦大选,三大政党领袖都不是魁北克人。
博励治的母语是法语,其养父母为法裔阿尔伯塔人,但卡尼和新民主党领袖驵勉诚都是成年后才学法语。
卡尼的法语能力明显吃力:有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会尝试用法语开场,几次卡壳后又切回英文。
过去的类似情形是1984年大选,自由党领袖约翰·特纳(John Turner)的法语水平被称为“勉强应付”。
最富有的党魁
与美国不同,加拿大的政坛鲜有真正的“超级富豪”。大多数政党领袖出身政界或学界,即便生活优渥,也不属于“1%”阶层。哪怕如杜鲁多,也只是继承了一笔刚过百万的遗产。
卡尼没有完全公开净资产,但已知他在加入政坛前,从前雇主手中持有680万元的股票期权。这已足以让他跻身加拿大历史上最富有的政党领袖或总理之列。
但要说最富的总理,还得是马田(Paul Martin)。他是加拿大航运公司(Canada Steamship Lines)的所有者,净资产超过2亿元。在任期间,他一度是全球最富有的民主国家领导人,仅次于意大利亿万富翁总理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