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贤召开新闻发布会 突然丑成这样了(组图)




金赛纶去世一个半月后的3月31日,金秀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的真实和狡辩、眼泪与鼻涕,大家可自行搜索。

我不再赘述。

我想分享的,是看到发布会上金秀贤那张脸的瞬间,头脑中有个野草般疯长的想法骤然响起:

“他好丑!”

油腻,发肿,表情夸张,颈纹与粉刺赫然显现,从头发到口腔都给人一种不洁感。



和《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清冷、神秘、洁净的少年感,完全不似同一个人。

我怕只有自己有这种“他变丑”的主观判断,就赶紧去看评论区。

结果发现,“他变丑了”是很多人的共识。





这种集体共识,犹如春夜一声惊雷,炸响了我前世今生的诸多记忆:

遥想当年,吴秀波、吴亦凡、李易峰等一众男顶流塌房时,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他好帅,好有味道”到“他好丑,看见他就恶心”的容貌巨变。

甚至。

这种“突然变丑”的容貌陨落,不仅局限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公众人物身上。

而是如雾霾一样弥漫于我们所有人的日常深处。

以看这篇文的你为例。

你遇见一个惊为天人的姑娘,为她的姿色和气质着迷,但你得知她是某个擅长权色交易的男领导包养的第三者后,再重逢,你觉得她不过尔尔,甚至不再好看;

你遇见一个玉树临风的男子,被他的谈吐和博学折服,但你从多个与他有过交集的女性那里,确认他男女关系极其混乱后,再见他,你发现他眼神猥琐,言行粗鄙;

你有个交情不错、面目可亲的朋友,但有天你从好几个熟人那里确认他(她)总是在背后说你坏话,再相见,你发现他(她)竟然这般不可理喻、面目可憎……

是他们真的变丑了吗?

不是的。

是你对他们的想法和观感,变了。



以金秀贤为例。

过去我们看见他那张脸时,看见的其实是完美神秘的都教授给他周身镀的那层金光。

现在我们再看那张脸时,看见的其实是金赛纶的尸首给他周身镀的那层怨气。

我们看见的,都不是真实的金秀贤,而是我们头脑中的金秀贤。

这里面,藏着我们认知世界的一个重大法则——

“想法法则”。

“想法法则”的核心是:

当你看见一个人时,你看见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他做过的那些事在你头脑中激起的画面和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最终导致的你的观感。

你看见的一切,都是你想法和观感的显现。

你的想法和观感,正在建构并影响你眼前的整个世界。



“想法法则”,犹如空气一般弥漫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其精髓者,祛魅破执得成长;

不得其要领者,被骗被欺陷无明。

下面,我会从“想法法则”出发,分享两个非常实用的“识人变美”——

★第一,祛魅,看人看到骨头里。

既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想法的投射,那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看清一个人?

答案是:

祛魅,看人看到骨头里。

“祛魅”这个词,这两年特别火。

但我理解的“祛魅”,和很多人理解的还不一样。

很多人认为“祛魅”就是砸碎权贵名流的崇高性、神圣性和完美性。

我的理解是:

祛魅的本质,是你要先撕碎自己的痴心妄想,祛掉自己内心的鬼魅魍魉,而后才能看清周围一切的虚伪和真实。

你要先修好自己的内心,才能投射出一个不被魅惑的世界。



举个例子。

我有个女朋友,长得好看,名校毕业,家境优渥,她一直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优质男结婚。

可惜的是,直到30岁,那个完全契合她的男子也没出现。

30岁即将过尽时,她遇见一个男子,长得帅,富二代,在金融机构上班,完全符合她对理想伴侣的幻想。

这个男人也喜欢她,带她吃大餐买礼物也不吝啬。

就在她以为要结束单身生活时,她通过两个细节,把这个男人pass了。

一是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端菜时不小心把一点点汤汁洒到男人身上,男人表面上装得很大度,结果趁她去卫生间时,强势地向餐厅经理投诉,对服务员破口大骂,索要干洗费。

二是,男子开车送她回小区时,因她小区的保安不认识男子的车子,要求车辆登记,他倒是照做了,但嘴里嘟囔了一句“月薪3000的傻逼就是事儿多”。

这两个细节,让她对他彻底祛魅,看到他肉身之下的灵魂里,对他人傲慢计较的阴森恶意。



这个故事里,藏着“祛魅,识人”的真相:

祛除外在的种种光环和假象,我们最终都要和自己的价值观,诚实地待在一起。

一个人的皮囊和光环再有魅惑性,如果他灵魂质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深处的想法,最终还是会让我们在“想法原则”的投射下,觉得他面目丑陋,心生厌恶。

富二代和金秀贤们变丑的真相,是我们祛魅后,看见了他们骨子里和我们价值观相悖的丑样。

★第二,修心,养出自己灵魂的香气。

我曾问过一个搞摄影的朋友,见过的最美的人长什么样?

我以为他会说他拍过的女明星或者女模特。

结果他说的却是:

福建山上见到的皮肤黝黑的采茶女,回眸一笑的灿烂笑容;

四川山脚见到的赤脚棒棒,踩着夕阳阔步高歌的潇洒质朴;

藏区见到的跋山涉水去朝拜的藏民,沾染尘垢的头巾下,清澈明亮的大眼睛;

还有闹市街头,穿着廉价工作服的女环卫工,牵着走失孩童的小手,向街边警亭求助的真诚急切……

“那才是最美灵魂的模样。”他说。



是的。

再美的皮囊,终究逃不过时光的摧残,亦无法盖住心灵的邪恶。

而美好的灵魂,就算在泥土,在山间,在原野,依然历久弥香。

有些人原来极美,后来越来越丑了,不是他们老了,而是他们的灵魂扭曲变形了。

有些人很普通,后来越看越好看,也不是他们整容了,而是他们在善良、宽容、利他、平和的慈悲里,修出了灵魂的香气。

这是塌房变丑的明星们,还是日常遇见的良人们,携手告诉我们的真相:

容颜易逝,灵魂不朽。

世间大美,不过美丽心灵。

想要好看,先在自己的心上修出锦绣河山。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