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律师建议,出行前不仅要带好充足的文件,甚至应考虑使用“临时手机”(burner phone)以防隐私泄露。

图源:51记者拍摄
美国严审升级:“边境恐惧感”蔓延!总部位于多伦多的移民律师Heather Segal表示,最近她每天都收到大量关于赴美旅行的问题咨询。
她说:“边境的安全检查和审查明显升级了。大家都感到紧张和担忧:怕被扣留,怕被拒入境,也担心说错话或做错事。”
这些疑虑来自不同群体——加拿大公民、工作签证持有者、跨性别人士,甚至美国公民返美时也受到影响。
“很多人都有种‘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的内疚感,但其实并不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建议选择“美方预审”机场出发Segal强烈建议加拿大旅客尽量从设有美方预审(Preclearance)的机场出发。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被边检问话或临时扣留,由于仍在加拿大境内,旅客拥有更多主动权——可以选择放弃入境请求并离开,边检无权强制扣留。
但若经陆路入境美国,由于身处美方领土,加拿大法律不再适用,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被正式“扣留调查”。
需要注意的是,若美方怀疑你提供虚假信息,即使在预审区也可能被依法暂时扣留。

图源:51记者拍摄
文件准备充足,长期停留者要格外小心!根据加拿大全球事务部(GAC)官网信息,2025年3月起,赴美超过30天的加拿大公民须在入境前向美国移民局(USCIS)注册。
Segal指出,这一新要求已让不少计划长期探亲、创业或照顾亲属的加拿大家庭感到焦虑。
她还提醒,乘飞机入境美国的旅客通常会收到一份I-94入境记录表,标明允许停留的时限。而陆路入境者则没有这份表格,建议提前在美方官网申请或打印备用。
手机、平板、笔电或将被查!Segal 强调,美国边检人员在合法权限范围内,可以:
查看你的手机内容;检查社交媒体发言;下载你设备中的全部资料;或直接将设备带走进一步检查。因此她建议:“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使用‘空白手机’,不要携带含有敏感内容的私人设备。”
她补充:“在美国入境口岸,‘隐私’的概念和加拿大完全不同。”
多伦多移民律师Ravi Jain也表示:“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加拿大人需要意识到美方真的动真格了。”
他建议:如果你曾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对政策的不满,或者曾访问过某些中东国家,请尽量避免此时赴美旅行。
他还认为,加拿大政府应更新对美国的旅行建议,提醒持有特定背景的加拿大公民可能在边境遭遇“额外审查”。
赴美订单几近归零,客户宁愿多花钱绕路在多伦多专注服务伊朗裔的Atlas Travel旅行社发现,赴美订单已经暴降至零。
“过去四周,我们一张飞美国或美国转机的机票都没卖出去。”负责人Azin Mohajer说道。
她补充,客户宁可每张票多花几百加元,也不愿在美国境内中转。
Mohajer 建议目前坚持赴美的客户:
至少提前3小时到达机场;带齐所有证明材料(工作证明、房产证明、返程机票等);若曾在加拿大长期居住,也可提供医疗卡、账单等材料辅助说明。打算近期从加拿大赴美的华人们,也要格外小心了!
加拿大大学首发警告! 大批人恐慌:"未来4年别去美国"!
在不断传出旅客在美加边境遇阻甚至被拘留的消息之际,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é de Montréal)近日向师生发布了一份前往美国进行学术活动的旅行指引,回应了校内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

图源:X
校长朱特拉斯(Daniel Jutras)表示,尽管目前并无本校成员被美国边境拒绝入境的具体案例,但鉴于近期多起拘留和拒绝入境的媒体报道,学校决定主动回应广大师生的疑虑。
这份指引于3月27日上周四发布,提醒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前往美国时保持谨慎,特别注意边境检查中对电子设备的审查风险。
校长说:“我们的部分研究人员在过境时会携带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含有研究数据,而这些数据在很多情况下是我们有义务加以保护的。”
他举例说:“我们提醒大家要意识到美方边检有权检查设备,不要携带敏感信息或不宜让外部人士看到的数据出行。”
通知还指出,如果拒绝解锁设备,可能会被拒绝入境;如果配合提供密码,事后应及时更改。
在发布安全提醒时,校长也强调,学校鼓励继续与美国同行保持学术合作,支持教学与研究任务。
他还表示:“教授和学生在出发前提出是否需要额外准备或预防措施,这是完全合理的。”
学校建议师生在出行前向校方报告行程,并评估潜在风险,无论目的地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

图源:CTV News
代表加拿大各间大学的组织Universities Canada表示,已注意到蒙特利尔大学的这份公告,并已向加拿大全球事务部(Global Affairs Canada)请求就此类情况提供官方指导。
该组织在一份邮件声明中表示:“当前是加拿大科研人员面临挑战的时期,Universities Canada正与联邦政府等各方合作,寻求最佳方式支持相关人员及其科研工作。”
蒙特利尔大学校长朱特拉斯指出,该校早在2023年就通过了一项覆盖所有国际旅行的政策,适用于所有出国的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涵盖包括卫生或气候问题等各种地区性风险。而此次是该校首次就该政策向校内成员发布专门备忘录。

图源:CTV News
他还透露,除校园内部的担忧之外,已有一些在美国工作的加拿大学者私下向同事打听回流的机会。
“我听到一些教职员反映,他们经常接到在美的加拿大学者来电,有人考虑回流,当然也不止加拿大人而已。”
“这也意味着一个人才招募的机会。你可能也注意到,欧洲有一些大学正抓住这个机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高端人才吸引。”
大批赴美人士恐慌,担心入境被拦截问话与此同时,有移民律师警告称:加拿大人应为入境美国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额外审查、携带大量证明文件,甚至使用“备用手机”以保护个人隐私。

图源:CTV News
两位接受采访的移民律师表示,近期他们接到大量关于赴美咨询,不少人对在特朗普执政下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新政策感到担忧。
位于多伦多的Segal Immigration Law创始合伙人西格尔(Heather Segal)表示,她的邮箱已经被各种疑问淹没。她说:“目前边境安检和调查明显加强,人们充满恐惧,担心被拘留,担心被拒绝入境。”
西格尔表示,不少人担心自己会在入境时被拦截,不知道会被问些什么,也不确定是否会因为某些言语或行为而遭殃。咨询者包括想进入美国的加拿大公民、返回美国的美国公民、跨性别人士、加拿大永久居民,以及持工签的加拿大新移民。
“大家都在恐慌,但又说不出具体在怕什么。有种‘我做错了事’的感觉,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儿。”
她建议加拿大人尽量选择在加拿大机场办理美方海关“预检通关”(preclearance)手续,因为这能保障旅客在加拿大境内享有更多法律权利。
“即使被带去问话,你也可以随时说‘我不想去了’。只要你态度诚恳、理由合理,美方不能强制你留下,因为你还在加拿大境内。”
但如果是在陆路口岸过境,由于已经踏上美国领土,加拿大人将不再享有相同的法律保护,确实有被拘留的风险。
政策升级:停留30天须注册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周一表示,已于3月21日更新旅行建议,提醒加拿大公民:如计划在美国停留超过30天,须向美方“移民局”注册。
西格尔指出,许多加拿大人对这一注册机制感到困惑,尤其是陆路入境者是否自动“注册”成为关注焦点。
她解释称,加拿大人若通过航空入境美国,通常会获得一份I-94表格(入境/离境记录表),上面标明允许停留时间与出入境记录。而陆路入境则不会自动获得该表格,需旅客自行登录CBP I-94网站申请。
西格尔警告,美国边检人员有权检查手机内容、社交媒体评论,甚至笔记本电脑。他们还可下载或扣押设备中的全部资料。
“为了自保,我建议大家使用一次性备用手机,不带自己的常用设备。任何你不想让政府看到的资料,都不该出现在随身设备里。”
“在美国,隐私的概念和我们理解的完全不同。”

图源:51记者拍摄
更多人避开美国,宁愿机票多花钱多伦多移民律师事务所Jain Immigration Law创办人贾因(Ravi Jain)也表达了类似看法,称“备用手机”是明智之举。他建议联邦政府应考虑对美国发出旅行警告。“现在真的很危险。美国这次是认真的,不容小觑。”
贾因透露,他已经建议自己的部分客户,包括曾在社交媒体批评特朗普政府的用户、出生于伊朗或叙利亚的人尽量避免前往美国。
多伦多Atlas Travel旅行社经理莫哈贾尔(Azin Mohajer) 表示,她的客户主要为伊朗裔加拿大人。近期,曾访问伊朗或出生于伊朗的人被美方严查,导致许多人干脆取消赴美行程。
“过去四周,我们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都没卖出去,连经停美国的都没有,几乎是零。”
她表示,不少客户宁愿每张机票多花几百加元,也要避开美国。
如果确实要前往美国,她的建议是:尽早到达机场,备齐文件。“除了加拿大护照,还要额外准备能证明你在加工作、拥有房产的文件。”

在社交媒体Reddit上,不少网友直接表示:“我不会去了,未来4年都别去了。”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