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天后,4月4日,中方一系列反制措施落地,除了对美国加征34%关税外,中方还对美国相关实体进行了制裁。
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
商务部决定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列反制措施中,中方还对特定领域如医用CT球管、中重稀土行业以及美国禽肉企业等进行了精准打击。
商务部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海关总署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
随着中国强力反制措施的落地,业界普遍预期美国对华出口将受到显著影响,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将会重构,国内一些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也料将提速,特别是那些自美进口绝对金额较大的行业,国内产品的国产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据中国银河证券今日发布的研报,在航空器以及高端仪器等高科技产品方面,中国对美国进口依赖度较高或进口绝对金额较大,四大方向的商品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 电气机械、高端仪器等高科技产品(如半导体设备、元器件、光学、核反应堆等),虽进口依赖度相对较低,但进口绝对金额大,对国产化、自主可控提出更高要求。
2、 航空器,2024年124亿美元进口中有一半来自美国,大额加征关税对法国和国产大飞机形成利好。
3、 农产品(大豆、动植物油等),有一定依赖度且属于必需品,短期可能形成一定涨价逻辑,但有可替代进口国(阿根廷等)。
4、 汽车、化工、塑料、药品等行业亦可能造成小幅扰动。
根据银河证券研报,中国对美进口商品依存度最高的是运输设备领域的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依存度达到50%,对美进口依存度超过20%的还包括动植物油、食饮烟酒、纸等。从金额维度来看,2024年自美进口商品中金额超过百亿美元的主要集中在矿产品、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动植物油等方面。

玉渊谭天:对美全面加征关税,意味着什么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了34%。
而短短一天后,“对等”关税就换来了中方的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同样是34%。
34%对34%,坚决有力。
如何理解中方这次的行动和态度?我们从舆论场的讨论中提取了几个最受关注的问题。
01 为什么一次性对美加征34%关税
对美商品加征34%的关税,举个例子来说,2025年3月4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加征10%关税,也就是说,加上这一轮的反制,今年以来中方对大豆加征了44%的关税。
这一次,为什么如此迅速、如此果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告诉谭主:
以这样的速度和幅度发布我们的反制措施,意味着中方已经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对美反制的工具和措施充足。同时,我们整个经贸领域的韧性也更强。
一方面,经历了这8年中美之间持续的贸易摩擦,我们对美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已经在经历重构。
以大豆为例,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4.4%。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这一比重锐减,巴西等南美国家正在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地。
同时,中国国产大豆连续三年产量超2000万吨,储备体系完善,进一步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
崔凡告诉谭主,像大豆这样的商品,在中美贸易中还有很多。
实际上,由于美国对中国这些年施加的出口管制,一些原本中国对美进口需求较强的高科技产品,基本上都已经被限制了。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曾出具报告称,从2018年到2023年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限制的中美贸易额高达5450亿美元,平均每年就是近900亿美元。
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也让企业有了更多元的市场选择。
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进出口总值的50.3%。其中,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的贸易增速分别为7.2%、6.1%、7.2%、7.5%。包括东盟国家等在内的新兴市场对中国外贸市场的贡献率近六成。
与此同时,中方也正持续助力本土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这些国内外的多元渠道,都有利于帮助企业应对美国的冲击,也是我们应对美国的贸易战,更为从容的原因。
02 全球第一个反制“对等”关税,释放了什么信息
4月2日,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后,很多国家都发出了酝酿反制的表态。
欧盟、日本、韩国、印度、东盟国家等,都在紧急研究对策。欧盟更是连续发出警告,称已经酝酿了针对美国的一整套反制措施,反制手段还将不限于关税等。
就在收到这些反制警告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放出口风:“我不会试图报复。只要你不报复,最高的税率就会是现在的数字。”
这是美国的谈判套路,谈判初期“高开”,以便为后续让步留有空间;
“杠杆原则”,也就是说交易必须基于杠杆,要掌握对方迫切需要的资源或需求,并通过制造压力迫使对方让步。
放在“对等”关税上来看,但凡被加征“对等”关税的国家透露出试探、犹豫,甚至急于妥协,换取美方关税减免的意思,就相当于在谈判中,亲手递给了美国可以用来对其施压的“杠杆”。
实际上,对全世界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种史无前例的做法,反映出来的是美国政府要颠覆以WTO为核心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企图。
美方的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严重损害包括中方在内的全球各国的正当合法权益,危害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供链稳定。
现在,中国坚决、迅速地反制,是对这种趋势的坚决遏制,是在向全球传递一种鲜明的态度,对于违反国际规则的单边霸凌行径,中方会毫不犹豫地坚决反制到底。
中方在坚决反制的同时,还会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会像美方那样,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
受到美国“对等”关税威胁的经济体,只有互相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开放,维护全球自由贸易规则和秩序,才能真正保护自身权益。
而美国应该做的是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与各方磋商解决贸易分歧。
关税压不垮中国和其他国家,付出最惨重代价的只会是美国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