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关税清单”)
除了特朗普之外,似乎没什么人看好这项政策。
这不没过两天,美国富豪马克·库班就在网上公开唱衰起来。
这位库班算是在体育界很有名的一位富豪。
他是NBA球队独行侠队的前拥有者,也是现任的股东,截至2025年2月,福布斯估计他的净资产为57亿美元。

(库班)
库班周三在社交媒体Bluesky上发表了一篇帖子表示:
“趁着他们补货之前,赶紧去当地沃尔玛或者其它大型商超囤日用品吧。从牙膏到肥皂,你能买下啥就买啥,抓紧。”
随后他又补充到:“即便是美国制造,他们也会提高价格并归咎于关税的。”

(示意图)
库班的意思是,美国各种商品即将进入一波大幅的价格上涨,而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
这都“归功”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所谓关税,实际上就是对外国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由进口商品的公司向政府缴纳。
举个例子,一辆原本价值30000美元的汽车被征收10%的关税,价值就变成了33000美元,而多出来的这3000美元,通常情况下就会被转嫁给消费者,所以消费者买东西就越来越贵了。

(特朗普签署政令)
而特朗普队全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征收最低10%的关税,意味着所有美国人使用的进口产品,几乎都要加价10%以上。
特朗普公布消息时宣称这是“让美国再次富裕的日子”。
然后股票就给他来了个“开门红”,华尔街股票当天市值蒸发了约2.5万亿美元……

(一片飘红的美股)
本来一遇到事,美国人就喜欢囤货,再加上东西马上要涨价,更是没理由不囤一波便宜货了。
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温蒂(Wendy Walsh)花了大约578美元,把自己Amazon平台的购物车清空了。这次她买了一大堆“零碎”,包括被套、水槽塞子、壁式灯座……
她说:“我爸以前经常批评我是为了省钱,反而把钱花光了。”但如今真的只有在囤货充足的情况下,她才有勇气继续面对生活。
皇后区居民,50岁的佩格罗(Noel Peguero)也说,在宣布征收关税那个晚上,他就花了3000多美元,把自己之前想买的3C电子产品、汽车零件、园艺工具和各种家居用品都买了。
“现在不买,更待何时!”

(示意图)
事实上,正如库班所说,现在只是消息公布而已,等各个商家把这批“便宜进货”的库存清空,再次进货的时候,才能看到各种商品到底都涨价多少。
《华盛顿邮报》也总结了一批“会最先上涨”的领域,咱们也先关注一下:
1、咖啡、保质期长的杂货和饮料

(示意图)
美国超市中大部分新鲜水果和蔬菜都来自加拿大,这两国没有受新一轮关税的影响(特朗普另有安排)。但糖、咖啡、大米和坚果等保质期较长的商品可能会很快涨价。
比如每年美国消费的橄榄油约有95%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突尼斯和土耳其,这些都是被特朗普“关注”的国家。
另外,涨幅最大的可能是美国人每天早上都要喝的咖啡。
美国的咖啡几乎全部来自海外,旧金山一家成立了近百年的咖啡店店长表示,他们的咖啡豆几乎都来自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然而这些国家都面临着10%的关税。
2、服装和鞋子

(示意图)
近些年来,诸如耐克之类的大型零售服装商已经将成产厂家转移到了越南和孟加拉国以避开关税。
然而特朗普一纸令下,就要对越南征收46%的关税,对孟加拉征收37%的关税,这意味着服装价格大幅上涨已成必然。
3、汽车
汽车经销商表示,他们大多数都有一到两个月的库存,但等到夏天,汽车价格必然将大幅上涨。
几乎每辆汽车都会受到影响。
去年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一半是从国外进口的,即使是在国内组装的汽车也都使用了外国的零件。到时候这些车的价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分析师预计,平均每辆车会涨价约6000美元。
4、电子产品
在特朗普上任之前,我国生产的iPhone手机是无需缴纳关税的。
但现如今苹果公司面临着54%的关税,这意味着一台1000美元的iPhone手机会加价约250美元,还不知道消费者最终会承担其中的多少。
其它的许多家用电子产品,包括电视、电脑、智能手表和视频游戏机,大多也都是从中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进口的,而这些地方都被特朗普重点关照了……

(示意图)
在这个前提下,库班对民众提出了“囤货”的建议,这既是建议,也是唱衰特朗普的政策。这样看来,美国人民的消费水平确实是要不可避免地“提高”了。
多的话也不说了,就是要提醒一下,特朗普这才刚刚上任呢……
ref: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ark-cuban-buy-lots-consumables-now-after-trump-tariff-rollout-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