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500股指期货跌幅迅速扩大至超过3%,纳指期货跌幅超过5%。恐慌指数VIX期货飙涨34.4%。美债走高,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10个基点;
美股夜盘,苹果跌5.5%,特斯拉跌10%,英伟达跌9%;
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均跌超5%。此前,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暂停交易;
现货黄金跌破3000美元关口,最低触及2988.61美元/盎司。现货白银跌超2%;
WTI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关口,为2021年4月以来首次,纽约期铜重挫逾8%;
非美货币走低,澳元兑美元跌幅扩大至1%,日元因避险情绪上涨超1%。比特币下跌超6%。
周日,特朗普高级经济官员驳斥了投资者对通胀和衰退的担忧,坚称尽管全球关税引发了市场动荡,但繁荣即将到来。
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内的官员表示,特朗普将坚持关税议程,卢特尼克表示“关税即将到来”,贝森特表示“我认为没有理由我们必须将经济衰退纳入定价”。
特朗普则建议,股市可能需要“吃药”。
衰退担忧升温,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开始押注美联储今年降息5次,美国联邦基金期货暗示美联储今年将降息120个基点。摩根大通由Jay Barry牵头的策略师们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后至2026年1月的每次FOMC货币政策会议上都决定降息,预计明年初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顶部将下滑至3.0%。
市场的恐慌情绪浓厚,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周一市场走势。
周六,资深市场评论员、CNBC主持人Jim Cramer表示市场可能重演1987年"黑色星期一"崩盘,当时市场先是连跌三天,10月14日(周三)跌3.81%,10月15日(周四)跌2.39%,10月16日(周五)跌4.6%,随后经过一个周末,在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单日暴跌22%。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Bill Ackman则表示,如果周一醒来时特朗普宣布推迟实施关税,以便有时间达成协议,他不会感到惊讶。不这样做的风险是,不确定性的大幅增加将导致经济陷入衰退,可能是严重的衰退。
Ackman最后总结: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个星期一将是史上最有趣的日子之一。
8:09更新:
美股夜盘,苹果跌5.5%,特斯拉跌10%,英伟达跌9%,拼多多跌7.8%,阿里巴巴跌5%。
8:07更新:
日股低开,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均跌超5%。韩国首尔综指跌4.3%。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10个基点。
LME铜价开盘下跌5.4%。
7:46更新:
在新加坡交易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亚市早盘暴跌约10%。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暂停交易。
7:25更新:
现货黄金跌破3000美元关口,最低触及2988.61美元/盎司。

以下为市场行情动态更新,更新时间6:30:
周一亚太盘初,标普500股指期货开盘下跌2.6%,随后跌幅迅速扩大至超过3%,纳指期货跌幅超过5%。VIX期货飙涨34.4%。
黄金下跌逼近3020美元,现货白银跌超2%。

WTI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关口,为2021年4月以来首次,此前沙特将亚洲石油销售价格下调至四个月最低。

纽约期铜重挫逾8%。
非美货币走低,澳元兑美元跌幅扩大至1%,日元因避险情绪上涨超1%。

比特币下跌超6%。

日韩股市暴跌!韩国紧急出手:暂停程序化交易卖单
全球金融市场继续动荡。
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还在延续,周一亚市早盘,正在交易中的美股股指、原油期货、加密货币、贵金属等继续重挫。
继美股上周跌近10%后,周一早盘,美股股指期货开盘后跌幅迅速扩大,其中纳指期货跌超5%,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超4%。
亚太开盘大跌,截至发稿,日经225指数跌幅扩大至超8%。日本东证指数跌幅扩大至3%。

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在触及跌停板后暂停交易。
韩国KOSPI指数跌4.8%。韩国紧急暂停KOSPI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卖单。韩国财政部长称,将为迫切需要支持的行业准备相关措施。

贵金属大跌,COMEX白银盘中跌逾5%,最低触及27.545美元/盎司。

COMEX黄金盘中跌超1%,最低触及2989.1美元/盎司。

商品方面,WTI原油一度跌近4%,最低触及59.55美元/桶。

加密货币加入了全球市场暴跌行列。比特币和以太坊分别下挫5%、10%,其他加密货币亦重挫。
券商中国援引NBC新闻4月6日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淡化了美国股市下跌,称其为“短期”反应。贝森特认为“没有理由”预计特朗普的关税将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在接受NBC新闻节目“与媒体见面”采访时,贝森特称:“人们有长远的眼光,股市被认为是一项好的投资,因为它是一项长期投资。如果你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地看,它的风险非常大。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贝森特表示,他并不担心美股对特朗普宣布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做出的负面反应。
机构:中国资产显示出一定韧性
多家券商发文解读关税影响。
广发证券认为,与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开始)相比,中美当前境遇已“今时不同往日”。两次贸易战之初,中美形势异位,中国政策和资产价格都有更多腾挪的余地。
展望来说,不可胜在己,若立于不败之地,先做好自己,一方面增加逆周期调节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立国。可胜在敌,待美国国内压力明显增大后,再观察有没有谈判的机会。
回到市场,A股可能逐步开始交易国内增加逆周期调节力度、科技立国自主可控、中美谈判等预期。结构上,围绕对冲关税的手段出发,梳理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指出,全球资本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中国资产显示出一定韧性。美国新一轮关税范围力度全面超市场预期,新兴市场受冲击更大。政策公布后,美元指数走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2%跳水至4.0%附近,全球主要股指纷纷下挫,越南胡志明指数当日收跌6.7%,美股两个交易日下跌约10%,相比之下A股的市场表现显示出一定韧性。
高关税恐将美国拖入滞胀甚至衰退的泥潭。高关税大概率将推升美国当前来之不易的通胀水平,并有可能将美国经济拖入滞胀甚至衰退的泥潭,也将对联储政策带来扰动;另一方面,如果美股等资产出现大幅波动,特朗普调整关税执行节奏的可能性有待观察。
外需冲击下政策发力对冲的必要性提升。3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经济或仍处在筑底阶段,政策的传导显效还需时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外需受到冲击,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可能进一步承压,政策发力对冲的必要性随之提升。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商务部也于日前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扩消费重点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一揽子已吹风但尚未正式落地的政策储备。
对等关税后三个可能的演变阶段。1)流动性危机期:目前尚未确认出现,但应警惕后续出现的可能,美元流动性危机可能导致全球风险资产大跌,美联储介入释放流动性往往标志着流动性危机的结束,为包括A股在内的风险资产提供抄底机会;2)关税政策博弈期:预计至少持续2—3个月或将延续到下半年,不排除市场出现阶段性震荡,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阶段性避险或中仓位参与高抛低吸;3)经济重构期:可能持续5年以上,在美国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资产仍拥有跑赢的机会,关注内需刺激政策的出台确认,可能成为新一轮牛市行情起点。
中短期聚焦关税免疫和绩优方向。1)全球面临新秩序的不确定性,重视红利资产配置价值;2)短期注意防范海外营收风险,全球竞争力可能转化为相对优势,中长期关注重点或移至“下沉市场”;3)受益于内需循环和供给优化,寻找绩优方向。

多家A股公司回应关税影响
从A股上市公司已回应的内容来看,不少公司认为美国这一轮关税政策具体如何落地仍待进一步观察,同时各企业也正与客户等商讨如何应对。华利集团表示,“对等关税”政策怎么落地待观察,目前了解到越南等国家与美国在积极沟通、谈判,具体的关税落地还需等后续的信息。依依股份表示,目前全球产能高度集中于中国,具备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供应商屈指可数。历史上2018年公司出口至美国商品仅短暂加征关税,关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现阶段,公司正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同时公司也将加大力度开发新的国际市场和客户资源,例如欧洲的部分国家,以及宠物经济正在兴起的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另外,公司始终坚持国外加国内市场的双驱动策略,实现国内外业务收入的持续提升,以提高抗风险能力。英派斯表示,公司一直很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美国市场作为海外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非常重视,目前关税绝大部分由公司客户承担。目前关税政策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相关关税政策变化并积极应对,将积极寻求多种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保证公司稳定经营。新宝股份也表示,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出口销售占比70%—80%,其中在北美市场的销售占公司出口销售的30%—40%,公司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采用FOB交易模式,由买方自行清关并支付关税,公司会密切关注相关关税政策变化并积极应对,将积极寻求多种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保证公司稳定经营。
“黑色星期一”来袭,都绿了
4月7日,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市场周一延续下跌趋势。
亚太市场
09:51 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2506)日内跌幅扩大至8%。
09:49 创业板指下挫跌逾10%,沪指跌6.59%,深成指跌8.28%,沪深京三市近3500股跌超9%。
09:46 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C2506)日内跌超8%。
09:45 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M2506)日内跌超8%。
09:43 创业板指大跌9% 3000只个股跌超9%。
09:42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一度扩大至7%。
09:32 菲律宾股指开盘下跌3%。
09:25 A股三大股指大幅低开,沪指跌4.46%,深成指跌5.96%,创业板指跌6.77%。消费电子、光伏、机器人、小米汽车、AI应用、算力、跨境电商、锂电池等题材大幅回调,农业、生物科技板块逆势走强。

09:21恒生指数开盘跌9.28%,恒生科技指数跌11.15%,药明康德、联想集团等多股跌近15%。行业板块全线飘绿。

09:19 布伦特原油日内大跌3.00%,现报63.74美元/桶。WTI原油跌近3%,现报60.26美元/桶。
09:11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5%。
09:09 马来西亚KLCI指数下跌4.1%至1,442.95点。
09:04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开盘下跌7.6%。
09:01 台湾证交所加权股价指数下跌9.8%至19,212.02点。
09:01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开盘下跌5.9%。
09:00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大多数下跌
沪银、沪镍、沪锡、燃油、沥青、沪铝、低硫燃料油(LU)、SC原油、PX、沪铜、国际铜触及跌停。

08:28 韩国KOSPI指数跌幅扩大至5%。
08:22 日本东证指数跌幅扩大至9%。日本东证金融股指数跌逾12%。东证银行指数跌14.7%。软银集团股价下跌12.2%。
08:20 日经225指数跌幅扩大至8%。跌至31065点,创2023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首相石破茂称,将继续要求美国降低对日本的关税,但短期内可能不会取得效果。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支持国内企业融资,维持就业。如有必要会毫不犹豫地再次与特朗普总统会面。
08:19 MSCI亚太指数下跌3.1%至172.80点。
08:11 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下跌6.3%至7186.90点。
大宗商品
08:44 伦锡大跌9.3%,报31750美元/吨。
WTI原油期货周一跌破60美元/桶,为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日内跌幅达4%。
07:38 现货黄金日内大跌2%.
现货黄金继续下跌,日内大跌2.00%,现报2977.76美元/盎司。纽约期金报2996美元/盎司。
纽约Comex期铜一度下跌8.5%至每磅4.03美元,新加坡时间06:17,报每磅4.15美元
美股期货、原油、现货白银、比特币开盘继续暴跌
4月7日,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还在延续,周一亚市早盘,正在交易中的美股股指、原油期货、加密货币、贵金属等继续重挫。
①继美股上周跌近10%后,周一早盘,美股股指期货开盘后迅速跌幅扩大,其中纳指期货跌超5%,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超4%。
②原油期货虽然上周累计下跌10%,但周一继续重挫。WTI原油期货周一跌破60美元/桶,为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日内跌幅达4%。
③现货黄金日内下跌1%,报3008.3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周一盘初下跌3%,报28.5美元/盎司,该品种上周累计暴跌了13%。
④纽约Comex期铜一度下跌8.5%至每磅4.03美元,新加坡时间06:17,报每磅4.15美元。
⑤加密货币加入了全球市场暴跌行列。比特币和以太坊分别下挫5%、10%,其他加密货币亦重挫。
⑥美国联邦基金期货在早盘交易中猛涨,12月合约上涨30个跳动点。美国联邦基金期货暗示美联储今年将降息120个基点(4.8次)。
⑦澳元兑美元跌幅扩大至1.82%,刷新2020年3月以来低点至0.5932,因国际贸易局势恶化。
⑧日经期货下跌 3.1%,报 31310 点。
⑨美国国债再次上涨,2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兑美元走强。
A股持续下跌,创业板指下挫跌逾10%
4月7日,创业板指下挫跌逾10%,沪指跌6.59%,深成指跌8.28%,沪深京三市近3500股跌超9%。
机构观点
广发证券: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A股计算机行业影响有限
广发证券认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A股计算机行业影响有限。从目前上市公司结构来看,行业占比绝大部分的软件和技术服务类公司都是国内市场为主,涉及到美国市场出口的硬件公司占比较低,且硬件公司中出口美国的占比较低,以计算机(申万)成份股为测算样本,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期间,计算机个股境外收入占比均值为8.3%、8.3%、8.5%,若按照板块总量收入口径测算,计算机板块境外收入占比为11.6%、12.2%、14.1%,如果仅考虑对美收入敞口,实际占比更低。
中信建投: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
中信建投认为,关税政策冲击下,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较为复杂,并且可能仍然存在变数。本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药品暂不涉及。目前时点,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自主可控下的器械、血制品国内份额提升机会,内需为主的中药、药店及流通等行业与关税关联度不大。长期看,出海仍应该是医药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坚定看好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
银河证券:深海科技迈入战略新阶段,聚焦核心装备机遇
银河证券表示,目前国际上已形成涵盖深海探测作业通用装备、深海资源开发装备、深海安全保障装备、深海科学研究装备等在内的深海装备体系架构。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投入,研发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首套国产化水下采油树、“开拓一号”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国产全自研一体化水下施工作业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我国深海技术装备快速突破,但部分核心装备及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产品精度、可靠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深海探测及开发市场空间广阔,国家和地方政策推动下,我国深海科技发展有望提速,一方面将加快推动深海装备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有望深化核心装备及关键部件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