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网站披露的部分交易细节
这份订单是乌克兰国有铁路公司,在今年初公开对外招标的。当时有三家公司参加竞标:宝钢在德国的全资子公司——宝钢欧洲有限公司、一家来自土耳其的中介公司以及乌克兰Metinvest-SMC公司。看起来三家企业来源各异,但实际上这份订单铁定要用中国制造的铁轨。因为那家土耳其中介,也是计划采购宝钢的铁轨再转卖,而Metinvest-SMC干脆就是中国攀钢在乌克兰的唯一经销商。最终,乌克兰本土企业拿下了这份价值3130万美元的订单,这也是2021年以来,乌克兰第一次大规模采购铁轨。而一旦这批铁轨运抵乌克兰,很多事情就将不一样了。

▲乌克兰Metinvest-SMC公司官网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大家都能看出来双方已经打不下去了,尤其是在特朗普摆明了不愿意往乌克兰扔钱,反而一心想挣钱的情况下。与之对应的,就是几个大国的注意力,将集中在乌克兰战后建设,而不再是战争身上。说得直白点,就是各方都该考虑下手拿好处了。目前美国下手的幅度最惊人,也就是前一阵传得沸沸扬扬的5000亿美元矿产资源。俄罗斯和乌克兰鏖战三年多,开价最狠——肥沃的土地和克里米亚半岛。相比之下,欧洲和中国介入就比较隐秘了。

▲美国援助要求的回报很高
欧洲各国在过去三年对乌克兰的援助总数不比美国低,这笔超过1000亿欧元的巨额资金,不可能不求回报。事实上,按照欧洲媒体之前的报道,乌克兰已经与欧盟达成协议,将引用后者铁路技术标准,对继承自苏联的23000多千米铁路进行修正,最终实现并网。届时,乌克兰广阔平原带来的丰富产出、数以百万计的廉价劳动力,将源源不断地为欧洲注入新血。而对于工业产能冠绝全球的中国而言,上述三者想拿到在乌克兰分润的利益,都离不开中国工业提供的商品——就像明明是三家欧洲企业竞标乌克兰铁轨订单,源头却都锁定中国钢铁一样。

▲欧洲援助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Репортёр”网站对这份铁轨贸易的不满,源自仍然聚焦于战争的落后眼光,并未意识到停战已经是各方共识,而先一步下手抢占市场,也对几方至关重要。在这份价值数千亿美元,甚至未来能高达上万亿美元的预期收益面前,连俄罗斯自己都注定会参与进去,再指责他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乌克兰将像历史上,那些被大国盯上的目标一样,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谁能赢得胜利现在还不好说,但乌克兰的未来注定会很糟糕。

▲以攻占安东诺夫机场为先导的突袭,一度迫使乌克兰考虑签署停战协议
2022年3月底,在兵临基辅城下的俄罗斯北方集群威慑下,乌克兰距离签署和平条约曾只有一步之遥。但时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最后时刻插手,成功拦下了泽连斯基。三年之后,乌克兰在付出伤亡数十万人,背负数千亿美元债务,整个国家也满目疮痍的代价后,却要去签署一份更苛刻的停战协议,这就是现实。“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凝聚旧时代悲歌的字,现在咀嚼起来又多了一份凄凉,以及对上百年来赴汤蹈火前辈们的无上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