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超低空飞行 机库尺寸和镜面涂层细节被深挖(组图)

4月7日,网上出现了一段“歼36”第六代战斗机(未正式命名)在成都市区超低空飞行的画面。只见战斗机飞越了一个高架桥,拍摄位置则是一辆正在行驶中的汽车的副驾驶位,这段视频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拍摄位置距离歼36最近的一段视频了。



▲歼36超低空飞行,图片来源:网络

有意思的是,因为像素的缘故,歼36的尾部特征仍然显得不够清晰。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确实吊人胃口:迄今为止,官方对于歼36到底是第几代战斗机仍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结论,甚至连歼36这个名字都是网友给起的。对于外界的提问,官方也是半遮半掩,不否认也不承认。这说明了一个关键问题:歼36还只是试飞状态,由于技术非常复杂,参考5代机彻底成熟起来也需要5到10年时间,所以到了2035年左右,我们能够看到形成初始战斗力并且开始大规模量产的歼36,才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本次曝光的一个最重要的细节,外国媒体更是参考了商业卫星拍摄的图片,简单推测了一下歼36的机库位置,并且反推了一下歼36的大体尺寸。根据外媒报道,其结合卫星图像的分析显示,在黄田坝机场南部的中航科技园西侧,有一个一排大约10个的机库,这里最大的一个机库应该就是歼36的停放地点。



▲歼36超低空飞行,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大型机库在机场另一侧还有一个。由于最大的机库有2个,目前看法有一定分歧:一种说法认为,歼36目前只造了一架进行试飞,两个机库位置不同且用途不同,是为了不同的试验而建设的。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目前歼36应该有两架,每一架各自用一个机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连续的试飞。

这两个最大的机库明显是全新修改的,在2024年12月之前的地图中这里还是一片空地。经过大致的测量可以确认,其中的9个机库宽度大约为28米,结合这里是停放试验型歼20战机的信息可以确认,歼20的宽度大约为13米,也就是说该机场机库的宽度差不多是飞机翼展的2倍左右。经过简单测量后可知,最大的机库宽度为40米,也就是说歼36的宽度在18~20米左右的推测是最合理的。且由于大型机库的长度和歼20的机库保持了一致,可以基本推测出歼36的长度和歼20大差不差。此前网络上出现过一个非常夸张的图片,显示出歼36的尺寸要比歼20大的多,显然这个图片描述的情况并不准确:现实中的歼36也仅仅是比歼20更宽,可能并不是更长。



▲这张图片比例并不正确,只是为了突出歼36的威猛,图片来源:网络

到此,对于歼36的整体尺寸,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有依据的推断了。至于其他的细节问题,这段视频能够给出的一个比较直接的证据,就是歼36从侧面看上去只能看到一个飞行员。也就是说,歼36可能是单座。假设是双座,那也大概率会是并列双座。除此之外,可以清晰的看到歼36身上的第3个进气道,而在它的进气道前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突出部分。这是一种无附面层隔道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保护战机的整体隐身性能。



▲歼36的上进气道前突以及很明显的大块白色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除此之外,结合前几次的试飞,可以清晰的看到歼36采用了非常特殊的“碎片化迷彩”。在上进气道的下方,还有非常明显的大块白色部分,这背后也是有讲究的——意味着歼36很可能在试验特殊的“镜面隐身涂层”。这种特殊的隐身战斗机涂层之前只在美国试飞的F-35战斗机上出现过,呈现出的也是这种大块的白色状。这证明,解放军已经掌握了这种特殊涂层的技术,正在测试和歼36的结合能力。

这种特殊隐身涂层,还不只是出现在了上进气道的下方,还在机头的座舱下方也出现了。这里应该是各种光电设备的探测窗口,加上这种隐身涂层,也是为了保护隐身能力。总体来说,官方虽然不主动披露歼36的诸多细节,但是对于很多关键信息也并不否认。且随着试飞次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歼36细节也渐渐清晰了起来,这可以被认为是我们的一种“特殊展示方式”。它达到的宣传效果,也往往是正面宣传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