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传乌兹别克斯坦买中国战斗机,图片来源:网络
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并未透露乌兹别克斯坦想要购买的中国战斗机型号,但根据现状不难判断,肯定是歼10CE、“枭龙”JF-17 Block 3、歼35E其中的一种。歼10CE和“枭龙”都是4代机,前者为单发中型战斗机,后者为单发轻型战斗机,但是后者的主要生产任务是巴基斯坦完成的。
两种机型的定位也有所不同:歼10CE更适合预算有限,但追求高性能的国家。“枭龙”的定位就是低成本,高性价比,适合中小国家,但是能不能出口或者出口多少,说到底还需要看巴基斯坦的意思,并不是中国一国就能完全说了算的。歼35E出口现在言之实在有些为时过早,毕竟歼35解放军自己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自身的装备数量还不足,完全不具备对外推销的条件。

▲歼10,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歼35也只是“不排除”有外贸版本的型号,并不代表一定就有,至于什么时候有,那就更说不清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如果是现在真的要买,也只能在现有的两种机型中二选其一。
不过还是那句话,乌兹别克斯坦官方并没有证实这条消息的可靠性,仅凭一个所谓“知情人士”的说法很容易出现“误导”。况且乌国一直都是俄罗斯的传统军贸市场,中国突然“横插一杠”,如果完全不考虑俄罗斯的感受,很容易引起地缘政治冲突,被人扣上一个“不讲规矩”的帽子。与外贸军火挣来的那点钱相比,政治代价实在有点高,甚至是有点得不偿失。

▲乌兹别克斯坦空军,图片来源:网络
乌兹别克斯坦属于典型的小国,空军只有60~8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型号涵盖苏-27、米格-29、苏-25,型号比较老了,可用率也比较低。但乌兹别克斯坦处于中亚内陆地区,不牵扯太多领空威胁,对于性能强大的现代化战斗机需求本身就不足,所要应对的威胁最多也只是境内境外极端组织。
其空军需求的重点,在于新战机必须有不错的空战能力,且需要兼具对地打击能力。乌国1年的军费只有10亿美元左右,太多数量的昂贵飞机肯定是需求不起的。就算是要买,也大概率通过其他手段补偿。

▲乌兹别克斯坦金矿,图片来源:网络
黄金是乌国最大的外汇来源,出口创造的收入每年在100到200亿美元左右,占其总出口的1/3,包括中国、英国、瑞士都是主要的购买方。其天然气出口每年在5亿立方米左右,占比总体不高,但仍是主要的外汇收入之一。剩下的一些就是棉花、铜、铀等资源。乌国与俄罗斯关系还算良好,之前一直没有购买苏-30,就是因为其单价超过了6000万美元,大规模装备根本承担不起。
歼35E的价格就更不要想了,即使是3000万的“枭龙”和4000万的歼10CE,乌国也得咬咬牙才能承担得起,再加上前期的培训,后期的备件,一整套流程下来没个大几亿美元也整不到手,除非中国给补贴或者长期贷款,否则交易达成还是很难。但乌国愿不愿意贷款,中国又愿不愿意给,这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钱”的因素外,给中亚销售战斗机,牵扯到的地缘政治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中亚五国一直是俄罗斯视为“后院”的关键地区。尽管近些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企图给中亚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深对该地区的影响力,但是其中也有非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中亚国家长期无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这是事实,中亚虽然在平衡这一问题,但也在中国、美国甚至是欧洲和日本之间做抉择。
中亚国家并不想让中国来给他们当“新的老大”,而是更希望拜托任何一方的持续影响。比如哈萨克斯坦就和美国走得很近,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在任期间,曾多次访问该国加深关系,哈国毫无拒绝的意思。也就是说,乌兹别克斯坦确实有摆脱俄罗斯影响的动力,但不见得最终落脚的方向就是中国。乌国如果购买中国战斗机,还要考虑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它作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中的一员,俄罗斯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该国的安全防务责任,对其有不少免费的军事援助、军事交流、培训。

▲乌兹别克斯坦地图,图片来源:网络
乌国“转投”中国的举动,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另外中国将战机销售给乌国,相当于让对方给了“投名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政治问题。中国做成这笔生意之后,还必须通过外交手段,甚至可能是利益交换,来安抚俄罗斯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真发生,这笔钱还真不如不赚的好。
近些年来,中亚国家确实购买了不少中国的武器装备,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就买了FM-90短程防空导弹系统、KS-1C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哈萨克斯坦买了运8,翼龙1无人机。土库曼斯坦买了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QW-2便携式防空导弹。吉尔吉斯斯坦买了VN-3装甲车,QBZ-95步枪。塔吉克斯坦买了VN-3和中国生产的无线电通讯指挥系统等。从上述这些例子中能明显看出,中国对中亚销售的武器装备有明显的类别——防空导弹,其他类型上却难以突破。另外,中亚国家在购买时,通常会提出贷款、低价、甚至是“捐赠”这样的需求,付款时也并不痛快,甚至要拿天然气、矿产等进行物物交换,减少外汇压力,这已经成为了常态。

▲乌兹别克斯坦测试红旗9,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对中国而言,向中亚地区卖战斗机,不仅会承担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很快就获得多少收益。中国武器装备真正的广阔外贸发展前景,绝对不是和俄罗斯争夺有限的“穷国市场”,而是高端市场。很可惜的是,就军事贸易而言,现在的世界早就已经划分了几大市场,欧美是一桌,俄罗斯是一桌,留给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不是特别高。而且别人的桌子,你也没有那么容易上得去。
卖武器,从来并不是武器装备本身好就可以了,甚至可以说性能都是其次的,它的本质就是“充分的信任”。比如战斗机,这相当于把自己国家的空军直接交给了对方来“拿捏”,把相当一部分“软肋”交到了别人的手里。可见除非有绝对充分的信任,一般国家的思路就是:好不好不关我的事,再好我也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