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代护卫舰大比拼,建造效率居然能差20倍?(组图)

4月12日,“南海舰队”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为海军庆祝活动征集海报,其中赫然出现了054B二号舰的身影,印证了该舰已服役的猜测。无独有偶,美国“The War Zone”网站也在10日撰文,简单描述了当下“星座”级护卫舰的尴尬状态——开工五年后,首舰只建造了10%。中美同时代发展的主力远洋护卫舰,以2:0.1的成绩,再一次展示了双方的差距。



▲新一代054B已经正式服役


“星座”即2017年FFG(X)项目的终极产物,那时美国海军已经感受到舰队“全盾化”的缺点,准备吃回头草,建造一款低成本护卫舰减轻驱逐舰负担。当时的特朗普政府,虽然控制开支没有现在这么夸张,但对于海军能主动控制成本也大力支持,开了不少绿灯,造就了美国军舰招标史上的经典名场面——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都提交了竞标方案,总数比美国企业提交的三个方案还多,并且最终确实让意大利人笑到了最后。



▲“全盾化”之后维护成本大增,美国海军也顶不住


2020年,这份被戏称是“欧洲护卫舰大战”的竞标落下帷幕,意大利基于FREMM的升级方案获胜,并被命名为“星座”级。尽管是由意大利设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建造,但对于一贯追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美国军用订单来说,这种结局是建立在,美国海军急需廉价护卫舰,而意大利方案理论成本、耗时,也确实很低的基础上。然而,或许是中国海军的高速发展,让美国海军感到威胁,忍不住提高要求,“星座”首舰在2020年按规划开工后,设计方案一改再改,已经面目全非。



▲现在的“星座”级已经和最初规划完全不一样

按照“The War Zone”网站的说法,“星座”一开始打算继承FREMM约85%的设计以降低成本,但现在只有15%是原始设计,其他85%都是新元素。一再变动的方案,意味着“星座”的建造根本无法进行,预期造价也从一开始的10亿美元,大涨至14亿美元。曾经的快速、低成本护卫舰,已经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与此同时,国内也在差不多的时间点,开始发展取代054A的054B型远洋护卫舰,甚至吨位也和“星座”差不多。



▲054B的雷达和航电水平是真不错


相比于“星座”现在的尴尬,054B首批建造的两艘,已经在年初先后服役,舰载雷达和电子设备水平,明显要比“星座”强一些。中国造船工业再一次证明,自己发展新军舰的能力远超欧美同行,这又反过来给“星座”带来了新的压力,恐怕后面还有提高性能的修改要求。就目前来说,“星座”级的建造实际上并未铺开(首舰其实是在尚未设计冻结的情况下开工,当时预计几个月就结束的收尾工作,实际上几年也没完成),054B在建造了两艘后,也没有看到开建后续批次的迹象,似乎国内在针对首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进,双方都在酝酿。



▲054A用在远海终究是差了一些

054A很明显不足以支持航母进军远海,054B将是国内建造的第一款远洋护卫舰。在055性能冠绝全球的情况下,054B基本不需要技术攻关,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性能和造价之间的关系。据说最开始设计的054B性能卓越,但造价堪比052D,所以回炉重铸,造就了现在看到的两艘054B——成本是控制住了,性能好像又差了一点。因此,最终大量建造的054B,水平应该会再提高一点。中美远洋护卫舰比拼的真正结果,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落地,而“星座”胜率渺茫。



▲为了控制成本,054B搭载了大量成熟技术

从最开始“廉价、快速建造”的需求,到首舰开工后性能要求越来越多,以至于项目基本停滞,“星座”展示了美国海军经费有限和需求太高的矛盾。而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定下的F-47项目,现在也是奔着“低成本、快速服役”去的,偏偏歼-36给予的压力还远超054B,未来F-47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星座”,可真的不好说。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