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长准备带孩子修复耳朵,事发之后,孩子已经休学一年,家里现在到处借钱给他治疗,目前治疗周期预计要花费10多万元,一年来母亲只收到狗主人5万医药费。
孩子母亲称:事发后孩子已休学一年,医药费已花20万,举债也要治好他。

为何“恶犬伤人”事件频发?
近年来,“恶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去年12月,江西赣州一公园内四条大型犬撕咬母女俩一事引发关注;
去年5月,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被狗咬伤,18天后不幸离世;
去年9月,贵州黔东南凯里市一名幼童在超市门口被突然冲出的大狗撕咬拖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杨合庆曾介绍,截至2021年1月,初步统计全国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05个设区的市制定了养犬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有的地方还制定了不止一部,一共是137部。
北京养犬协会原秘书长、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原秘书长沈瑞洪表示,全国多地对养犬管理和处罚均有较清晰和完善的规定,但犬伤人事件仍时有发生,类似事情和问题暴露出部分地区养犬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执法不严和法规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对此,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表示,目前,多地制定了养犬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但仍存在未对养犬人进行充分教育和培训、未对犬只进行有效登记和监管等普遍问题,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养犬人缺乏文明养犬意识,如遛狗不牵绳、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等问题,以及公众对犬只的了解和认知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河南省原阳县公安局原兴派出所西街社区警务站网格警务助理李元利曾对央广网记者表示,犬伤人部分原因是未牵绳,另一部分原因来自流浪犬。一些养犬人的随意遗弃直接造成大量流浪狗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犬主人责任意识淡薄,即使有爱心人士收养,一旦管理不善就导致伤人。若未办狗证,也会因找不到主人而产生纠纷。
为何“恶犬伤人”后面临维权难?
2024年2月5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6件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并呼吁文明养犬、依规养犬,强化养犬有责、养犬负责意识,形成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养犬氛围和环境。在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明确,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饲养人均应承担全部责任。
在记者此前对江西、河南多地调查中,多名遭遇“恶犬伤人”的受害者表示曾面临维权难问题。而早在2021年9月,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中,受伤者家属就曾因“维权难”引发舆论关注。
周兆成表示,关于犬主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在民事责任方面,犬主人应当承担对受害人的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方面。在行政责任方面,在禁养烈性犬伤人的情况下,犬主人可能面临相关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犬只等,如果犬主人未按照规定办理养犬登记手续,也可能面临相应行政处罚。在刑事责任方面,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犬主人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针对维权难问题,周兆成认为,对于违反养犬管理规定的处罚标准需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犬行为的执法力度,确保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落实。对于违法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的行为,应当及时发现、严肃处理,通过相关案例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