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启用3万吨测量船,能监控美国卫星导弹(组图)

4月14日,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报道了一则突发消息——“中国最新的‘瞭望一号’远洋测量船已经开始部署,预示着海上作战和天基军事战略结合的开始”。



▲“Army Recognition”网站对“瞭望一号”的评价很高


去年下半年,外界发现一艘载有很多“球”的国产船只即将建成,和著名的“远望”系列测量船很像,一度认为其是最新的“远望八号”。但很快大家就发现,新船和“远望”系列区别很大,最终确认为新一代30000吨级的“瞭望”系列,按照惯例称为“瞭望一号”。相比于“远望”系列,“瞭望一号”增长的10000吨排水量,除了用来搭载更大、更多的“球”(因此荣获“球王”称号),还添了两台大型相控阵雷达。被认为不仅能监视运载火箭、远程弹道导弹等传统目标,还能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挑战。



▲“瞭望一号”的体型确实惊人


应该说,国内早年建造的“远望”系列,其实是以支持国产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类武器为主,2006年之后建造的“远望三姊妹”,才有一定的全球监视能力,不过受技术所限,依然需要其他平台配合。另一款名气惊人的815A型电侦船,虽然也搭载了不少“球”,但主要用于中近距离的电磁信号收集和分析,远不足以监控远程目标。“瞭望一号”基本继承了“远望”系列的核心任务,但船艏是非常经典的飞剪艏构型,更适合远洋航行,具备一定的高速穿浪能力。



▲“远望七号”就已经很漂亮了


主体建筑明显经过隐身修型,配合同样被隐身雷达罩包裹的天线,能显著降低被发现概率。从这些精心准备的设计上来看,“瞭望一号”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最起码要比“远望”系列的风险高不少。舰体后方两部庞大的舰载雷达非常醒目,猜测分别是X和S波段,能凭借巨大的功率和优秀软件设计,拥有“在5000千米外监视典型目标的能力,比美国海军最先进的‘霍华德·洛伦岑’号导弹测量船,要强不少。”



▲不到一万吨的815A工作距离比较短


到这里,其实就已经能勾勒出“瞭望一号”的设计定位——在国内发射任务需要时,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同时凭借体型优势,部署到关键区域,以监控对手运载火箭和远程弹道导弹的动向。理论上来说,至少三艘才能满足轮换需求,因此后续应该还可以见到“瞭望二号”和“瞭望三号”。至于说通过两座大型雷达,来监控高超音速武器和弹道导弹试验,在技术上也是没问题的。



▲未来“瞭望”也不会只有一艘

国内早年发展东风-17时,就被日本通过陆基雷达远程监视。后来日本亚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时,因为“缺乏合适试验场地”,特意前往美国搞飞行测试,国内就鞭长莫及了。而在“瞭望一号”投入使用后,这种尴尬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30000多吨的“瞭望一号”,都不需要太靠近美国西海岸,就能搜集到很多飞行信息。用“Army Recognition”网站的话来说,“‘瞭望一号’部署是个里程碑事件,意味着中国可以监控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太空发射、卫星轨迹和弹道导弹动向,瓦解美国的技术优势”。



▲以前美国海军凭借导弹测量船有单方面技术优势


此外,“Army Recognition”网站对“瞭望一号”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评价——丑陋但强大。文章认为随着国产化水平大增,中国近几年建造的水面装备,都有“优先考虑实用性,而不是流畅外形”的典型特征。在这种实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正在向海上大国和太空大国转变。”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