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调查:无证据显示中国货船蓄意破坏海底电缆(图)

瑞典当局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一艘中国籍货轮在去年有意拖锚,导致波罗的海两条海底电缆被切断。

瑞典事故调查局(SHK)周二(4月15日)发布报告表示,无法确认中国籍散货船“伊鹏3号”在瑞典东南海岸外拖锚一日半、航程180海里期间,是否蓄意破坏了两条通信电缆。

事故两种可能性

这艘建于2001年的船只,隶属中国宁波伊鹏航运公司。SHK指出:“事件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中一种是该船故意投锚,意图破坏海底基础设施。”

但报告也指出,反对这一假设的论据是,“高速释放锚链存在严重风险,极有可能对船只及操作锚链的船员造成伤害。”

另一种可能是锚链未被妥善固定或完全未固定。但报告补充道,船体未受损以及锚链在海底停留时间之久,某种程度上也不支持这一说法。

海底电缆接连受损引发对“混合战争”的担忧

2023年11月17日,连接瑞典哥得兰岛与立陶宛的Arelion通信电缆受损。次日,连接芬兰与德国的C-Lion 1通信电缆在瑞典厄兰岛以南海域被切断。

SHK表示,事发一个多月后,才获准登船检查“伊鹏3号”的锚链,并与船员进行问询,但始终未能获得该船的任何电子数据。

自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波罗的海地区紧张局势升高,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后,海底电缆和其他基础设施接连受损,引发外界对“混合战争”的担忧,许多专家与政治人物将矛头指向俄罗斯。

瑞典、芬兰和德国均已就2023年11月17日至18日的事件展开调查。瑞典警方表示,他们怀疑事件涉及“破坏行为”。

不过,SHK也强调,其评估“并不妨碍瑞典检察机关就涉嫌犯罪启动初步刑事调查”。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