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读卖新闻》4月14日刊登题为《苹果难以摆脱对华依赖》的文章,作者为山下福太郎。文章编译如下:美国特朗普政府暂时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之外。苹果公司的iPhone等产品主要在中国等亚洲地区生产,征收“对等关税”可能大幅提高这些产品的价格。仅仅数天就调整政策凸显了美国对中国依赖之深以及制造业回流美国之难。有统计显示,2024年苹果iPhone以约2.3亿台的出货量排名全球智能手机第一。虽然苹果没有公布具体国家或工厂的产量,但埃弗科国际战略和投资集团的数据显示,iPhone的大部分产能位于中国。
特朗普多次声称“只要是美国制造,就没有关税”,力图通过高关税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但这并不现实。

上海一家苹果门店里陈列的iPhone(法新社)
对于像苹果这样几乎没有自己工厂的企业来说,是由富士康等商业合作伙伴进行生产。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汇编苹果公司2024年公布的主要供应商名单时发现,只有26家公司位于美国,而中国大陆约有156家,其次是台湾(49家)和日本(42家)。由此可见,苹果的供应链根植于亚洲。
向这些供应商采购的零部件被运到富士康在中国和印度等地的组装厂,在那里被制成成品,最终出现在全球各地的苹果专卖店。
日本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三浦有史指出:“如果只是将最终组装环节转移到美国,是无法避免关税影响的,除非让零部件也在美国生产。而大多数零部件不可能在美国生产,进口这些零部件也会被征收关税。这样一来,在美国建厂就毫无意义了。”
“对比法”技术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的iPhone约有20%在印度生产。加速将产能转移到印度可能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措施。但行业媒体援引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的话称,印度工厂的良品率比中国工厂低10%左右。为了在增产的同时保证质量,印方需要培训熟练工人,这需要时间。
苹果2月曾宣布,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这让特朗普欣喜不已。不过,苹果计划与合作伙伴建设的美国工厂将是生产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工厂,而不是生产iPhone等消费产品的工厂。其他投资项目也多以研发为中心。
也就是说,在特朗普任期内获得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美国制造”iPhone的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