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强硬秀肌肉秀到最后,又要走奥巴马的旧路?(组图)

在美国与伊朗的这轮博弈中,外界本来以为先怂的会是伊朗,但没想到居然会是特朗普。

15日《纽约时报》报道称,在上周美伊谈判结束后,特朗普的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出乎意料地”宣布美国在伊核问题上“作出重大妥协”,即特朗普不再寻求伊朗实现完全无核化,而是希望将伊朗的铀浓缩程度限制在3.67%以内,并阻止其发展核武器。



特朗普连伊朗都压不住

《纽约时报》指出,维特科夫这一表态与特朗普政府先前的立场大相径庭——就在几周前,特朗普的国安顾问迈克尔·华尔兹公开要求伊朗必须“完全拆除核设施”,放弃包括核燃料浓缩、远程导弹开发在内的所有活动。

这一目标被特朗普团队视为“比奥巴马对伊朗态度更强硬”的标志,特朗普本人甚至威胁德黑兰如果不接受美方诉求,他将下令轰炸伊朗。

这段时间,向印度洋集结的美军轰炸机和加油机都在展示着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但如今维特科夫的表态,却意味着特朗普绕了一圈之后又绕了回来。

《纽约时报》称,维特科夫所说的“将伊朗的铀浓缩程度限制在3.67%以内”,实际上与2015年的伊核协议条款别无二致,当年那份协议也要求伊朗在未来15年内不得生产浓度超过3.67%的浓缩铀。



伊朗都准备让步了,然后特朗普先怂了?

但特朗普上任后却单方面退出了该协议,并经常嘲讽奥巴马与伊朗达成的协议是“一场可怕的灾难”、“根本不应该签署”。

所以,现在特朗普对伊朗的诉求无异于是重复造轮子,他在对伊朗展示了一副强硬姿态后什么都没改变,最终不得不重新回到了2015年的伊核协议。

尽管之后维特科夫又找补称,特朗普要求伊朗必须停止并废除其核浓缩和武器化计划,但这一“嘴硬式”表态并没有改变美国媒体对特朗普无力向伊朗施加更多压力的看法。

《纽约时报》甚至公开嘲笑特朗普对伊朗的策略和他的关税战“没有什么不同”,他和他的顾问都是一帮草台班子:负责与伊朗谈判的美国特使维特科夫,和特朗普一样都是商人出身,一辈子都在和摩天大楼打交道,直到最近几周他才开始研究伊朗的核计划和工业设施。



特朗普“输完乌克兰输胡塞,再输伊朗,接下来没人输了”

如果说特朗普没能在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滥用“关税大棒”被中国强硬怼了回去,都不让人意外的话,那么特朗普连伊朗都不能压服,这就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了。

因为在美伊谈判开始前,伊朗已经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愿意妥协的意愿,再加上“抵抗之弧”被重创后,伊朗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报复手段相当有限——这怎么看伊朗都会向美国让步,但出乎意料的是,先妥协的居然是特朗普。



美国媒体都没想到特朗普会怂了

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立场转折的背后,暴露出其政策和战略设计存在根本性矛盾。从今年1月威胁制裁伊朗,到4月谈判开前的轰炸恐吓,特朗普这套“组合拳”本质上就是在复制2018年的“极限施压”模式。

但今时不同往日。在美伊谈判开始前,伊朗加强了与中俄的沟通与协作,中俄的支持不仅为推动伊核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了伊朗拒绝特朗普讹诈的底气。

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再次受挫,也意味着他引以为傲的“交易艺术”和“极限施压”手段破产——他连伊朗都压不服,可想而知特朗普还能办成几件事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