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后续反制措施储备充足,或针对服贸等领域(图)

对于美国无理挑起甚至升级关税贸易战,中方于4月11日再度强硬反制,宣布将对美关税提高至125%。商务部当天指出,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和笑话,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中方也强调,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当地时间4月16日以这一表态作为切入点报道指出,虽然中方似乎不会再继续专注于对商品征收关税,但一些迹象表明,一系列非关税限制措施正成为对美反制选项,中方此前就扩大了稀土矿物出口管制,并将多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和反垄断调查对象之列,而有关波音的最新报道,则继续让美方“心慌意乱”。

有智库学者认为,中方显然是在向美方释放信号——不是只有美国可以出手,中国也有多种应对工具。而除此之外,在引人关注的服务贸易领域,一些机构和分析人士也认为中方正在累积优势。

分析人士的普遍预计,中方后续的非关税政策工具仍然强劲有力,一名资深经济学家说:“只有当一个国家遭受了足够多的自我伤害时,它才可能考虑软化立场,真正回到谈判桌。”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等待接电话的特朗普 CNN资料图

不止关税,中方还有一套“反制组合拳”

CNBC注意到并认为,在特朗普持续滥施关税之际,中方推出了一系列非关税限制措施,其中包括扩大稀土矿物的出口管制,以及对化工企业杜邦和科技企业谷歌等美国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

早前,中国就已经开始收紧对关键矿产元素的对美出口,因此中国企业若想出口这些资源必须获得特别许可证,此举实际上限制了美国获得生产半导体、导弹防御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等物品所需要的关键矿产资源。

而在特朗普宣布高额的“对等关税”之前,其实他已施加了多轮对华关税,作为当时打出的一系列“反制组合拳”,中方将特科姆公司等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两用物项对其出口。而在特朗普升级对华关税后,又有多家美企被列入中方的不可靠实体清单。

而美媒认为的“最新反制”,则是彭博社当地时间4月15日的一则报道,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作为对美国关税反制的一部分,中国已要求国内航空公司停止接收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并暂停购买相关设备和零部件。



在中国航空公司的机队中,空客已领先波音。 彭博社制图


彭博社称,这是波音在其全球最大市场之一遭遇的又一大挫折,自今年年初以来,波音股价已下跌超10%。CNBC则认为,中断向中国交付飞机将使资金紧张的波音雪上加霜,该公司正艰难应对一场旷日持久的质量危机。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长温迪·卡特勒(Wendy Cutler)如此说道:“中方显然是在向美方释放信号,在这场‘较量游戏’中,双方都可以出手,中国有很多手段可以使用,所有这些手段都会给美方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她补充道:“在高关税和其他限制措施的作用下,(中美)两国经济正在加速脱钩。”

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华保持巨大顺差

CNBC称,一些人认为,面对美方挑起的关税贸易战,中方正寻求将服务贸易领域纳入其中,包括旅游、法律、咨询和金融服务,而美国多年来一直在这些领域对中国保持着巨大的顺差。

4月10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曾指出,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双边贸易是否平衡,需要全面深入考察,不能只看货物贸易差额。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显著优势。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逆差规模总体呈现扩大趋势,2023年为265.7亿美元,占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总额的9.5%左右。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

日本最大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则在4月15日的一份报告中称,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自美国的服务进口从2000年的50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550亿美元,增长超过10倍。2024年,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达到320亿美元。报告认为,中方在服务贸易战线上的的反制行动已于上周展开。

4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近期,由于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内安全形势,文化和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谨慎前往。

4月10日,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受此消息影响,美国多家电影公司的股价当天大幅下跌。华特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的股价当日分别下跌6.79%和12.53%。

CNBC称,这些情况或许表明,中方打算对美国的娱乐、旅游和教育行业施加压力。

“这些措施针对航空、媒体和教育等在美国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高曝光行业,”ASPI中国分析中心常务主任钱镜补充说,尽管这些行业规模较小,能够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可能有限,“但声誉效应——比如中国留学生减少或中国员工变得更谨慎,可能会在学术界和科技人才生态系统中产生连锁反应。”

野村证券估计,如果中方大幅加大对赴美旅游的限制,可能影响240亿美元的经济利益。数据显示,旅游服务占据美国对华服务出口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数百万名中国游客在美消费,其中教育相关支出占比高达71%,主要来源于27万余名在美中国留学生的学费以及生活开支。

“我们或将见证更深层的脱钩——不仅限于供应链,还将蔓延至人文交流、知识共享和监管体系等领域。这可能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从交易上的摩擦到‘系统性分歧’的转变。”钱镜称。

4月10日,法新社记者曾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提问,中国提醒广大中国游客在计划赴美旅游时,应充分评估各类风险,并谨慎做出决定。中方发布这个提醒,是为了提醒中国公民有什么样的风险?

“你提到的这种情况是因为美方对华一味地进行极限施压的霸道、霸凌行径,严重恶化了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和民意环境,严重干扰了两国各领域的交往合作。”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美联社


“中方后续非关税政策工具,仍然强劲有力”

CNBC援引分析人士的普遍预计称,中方将继续动用非关税政策工具,且手中王牌颇多。报道还称,尽管最终达成协议或使中美双方取消部分针锋相对的措施,但现阶段两国达成协议的前景依然渺茫。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大中华区资深经济学家徐建伟认为:“最终,只有当一个国家遭受了足够多的自我伤害时,它才可能考虑软化立场,真正回到谈判桌。”

彭博社于当地时间4月14日曾发文认为,迄今为止,中方的反应不仅是在关税层面发起反制,而且在事关谈判的问题上有理有据、立场坚定,并未被美方牵着鼻子走。

《金融时报》当地时间4月15日则援引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补充称:“仅从市场反应来看,我认为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美国正面临更大的压力,试图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

4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日本广播协会(NHK)记者就美国征收关税问题提问,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引述美总统特朗普的话称“球在中国那边”、“中国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而美国不需要与中国达成协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这场关税战是美方发起的,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完全合理合法。”林剑表示。

林剑强调,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那一套,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