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以勇气和幽默感与疾病抗争。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困童年,成长为拥有13亿信徒的天主教会领袖,成为第266任教皇。

2025年4月20日,教皇在复活节活动祝福数千名信徒,并向人们致意。
在他的支持者眼中,他是一位坚持原则的改革者,致力于推动教会现代化,使其更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许多人也认为他预示着天主教的新纪元,他的重大决策将载入史册,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仁慈的品格。
方济各认为,教会的未来依赖于走向边缘地带,去拥抱现代世界的信徒,而不是提供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
然而保守派批评者抨击了他的许多重大决定,例如祝福同性伴侣和改革罗马教廷。他还被指责“独裁主义”,在解决神职人员性侵犯问题上做得不够。
阿根廷的早期生活
方济各原名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于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父母是意大利移民,从小就培养了他坚定的信仰。他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长子,才华横溢。他有一个女友阿玛莉亚·达蒙特,两人当时都12岁时,他告诉她:“如果我不能娶你,我就当神父。”
“幸运的是,我拒绝了。” 阿玛莉亚在2023年回忆道。
后来,他在该市一个工人阶级郊区担任夜总会保镖。
21岁时,他患上了肺炎,不得不切除一部分肺叶,这也让他更容易受到感染。
1958年,他加入了耶稣会,这一决定明确了他对社会正义和教育的承诺。

耶稣会神父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
贝尔格里奥于1969年成为神父,此后在天主教会中稳步晋升。1997年,他被任命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助理大主教,并于次年全面领导该大主教区。他以低调的生活方式而闻名,拒绝奢华,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拥有一套简朴的公寓。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期间,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他强烈批评腐败和政治管理不善,因此崭露头角。同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擢升他为枢机主教,为他最终晋升为教皇奠定了基础。
当选教皇
2013年3月13日,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枢机主教当选为教皇,这是天主教会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他的前任本笃十六世因身体原因辞去教皇一职,成为600多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教皇。

2013年3月13日,新当选的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的中央阳台上向人群发表讲话。
贝尔格里奥的当选创造了多项“第一”:他成为首位来自美洲的教皇,首位就任教皇的耶稣会士,以及首位以“方济各”为名号的教皇,这个名号的灵感源于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圣方济各放弃了财富,选择过着清贫的生活。
方济各的谦逊
方济各在任期间始终倡导同情、谦卑,以及为世界上最弱势群体发声。“我的人民很穷,我也是其中一员。”他说道。

2014年9月1日,在意大利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的跨宗教和平赛之前,教皇方济各会见了球王迭戈·马拉多纳。
方济各以热情、机智和对足球的热爱而闻名,他打破传统,选择居住在梵蒂冈的圣玛尔大之家宾馆,而不是奢华的宗座宫。
为少年犯洗脚
2013年,方济各在罗马的一个少年拘留中心跪下,为年轻被拘留者(其中包括两名女孩和一名穆斯林囚犯)洗脚并亲吻他们的脚。

2013年,在罗马附近的卡萨尔德尔马尔莫青少年监狱的教堂,教皇方济各在弥撒期间亲吻了一名少年犯的脚。
这一举动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天主教堂内通常只有男性神职人员才能参与洗脚仪式的传统。“这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姿态:洗你的脚意味着我随时为你服务。”方济各当时说道。这既体现了他的慈悲,也体现了他打破传统的意愿。
关注移民困境,探访兰佩杜萨岛
2013年,方济各就任教皇后不久,便将他的慈悲理念带到了全球舞台。同年7月,他前往意大利兰佩杜萨岛,地中海移民的重要入境点,探访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寻求更美好未来的人们所面临的严峻境况。此次访问以庄严的祈祷和对全球冷漠态度的尖锐批评为标志,巩固了他作为一位致力于社会和经济正义的教皇的形象。

2013年7月8日,教皇方济各在意大利南部兰佩杜萨岛访问期间,在用破损移民船回收木材制成的祭坛前举行弥撒。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宗教会议和教皇文献
方济各发表了一系列文件,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将他的精神愿景与实际现实相结合。2015年,他发布了《愿祢受赞颂》通谕,呼吁加强环境管理,并呼吁改变生活方式和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
他还于2014年和2015年召开了两次家庭问题主教会议,并于2016年发表了宗座劝谕《爱的喜乐》。
关于离婚天主教徒领圣餐的争论
该文件开启了关于离婚和民事再婚天主教徒领圣体圣事的讨论,引发了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徒之间的争论。这场争论反映在几位枢机主教的提问中,他们寻求澄清该劝谕中关于牧灵实践的指导。
解决官僚主义问题
在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同时,方济各努力精简梵蒂冈的官僚机构,并提高财政透明度。他设立了新的监督机构来监督梵蒂冈银行和其他部门,尽管改革的步伐有时会遭遇内部挑战和来自各方的批评。
神职人员性虐待危机
2014年,他为神职人员对儿童的“邪恶”虐待寻求宽恕。他表示,这种虐待是“教会人士造成的道德损害”。
他召开了2019年未成年人保护峰会,制定了旨在加强问责制的最新协议。
方济各于2018年向爱尔兰虐待幸存者作出了全面道歉,并于2022年前往加拿大,为教会开办的寄宿学校弥补过去给几代土著人民造成的创伤。

2022年7月25日,教皇方济各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马斯克瓦西斯(Maskwacis,原厄米内斯金寄宿学校)探访原住民时,佩戴了赠送的头饰。
然而,一些团体继续敦促采取更深远的措施,并对指控做出更迅速的回应。去年11月,神职人员性虐待的幸存者敦促梵蒂冈将其2002年批准的针对美国天主教会的零容忍政策扩展至世界其他地区,并认为世界各地的儿童都应该受到保护,免受掠夺性神父的侵害。
“尽管教皇方济各一再呼吁对虐待采取零容忍态度,但他的言论尚未带来任何实际行动。”遭受虐待的跨性别幸存者、全球幸存者网络“终止神职人员虐待”主席杰玛·希基表示。
赋予女性更广泛的角色
尽管方济各的决策经常引发争议,但观察家们常常将他描述为一位致力于将传统教义与当代牧灵现实相结合的领导者。他正式允许女性在礼仪庆典中担任读经员和辅祭,鼓励她们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他在布道和著作中不断重申“慈悲”的概念,呼吁整个教会关注个人的现实生活处境。在他担任教皇期间,包括伯克枢机主教在内的一些美国保守派枢机主教曾表示担忧,担心他公开讨论道德问题可能会导致教会教义的模糊性。

2025年2月5日,教皇方济各在梵蒂冈教皇保禄六世大厅每周公开接见期间与一群修女合影。
与特朗普的分歧
2025年2月,方济各对特朗普政府的驱逐政策进行了强烈谴责,并警告说,仅仅因为无证身份而驱逐移民会剥夺他们的尊严,“最终的结局会很糟糕”。
这是教皇与特朗普之间长期不和的最新篇章。他们的冲突可以追溯到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当时教皇方济各宣称,那些筑墙而不是架桥的人“不是基督徒”。特朗普回应称,这番言论“可耻”。

2017年5月24日,教皇方济各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在梵蒂冈私人会见结束时合影。
教皇方济各名言
“上帝永远不会厌倦宽恕。是我们厌倦了请求宽恕。”
“一点点仁慈会让世界变得不那么冷漠,更加公正。”
“恩典不是意识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灵魂中的光量,不是知识也不是理性。”
“生活是一场旅程。当我们停下来时,事情就不会顺利。”
“让我们为和平祈祷:为世界和平,为每个人心中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