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米价持续走高,大阪府、宫崎县和山形县等地中小学午餐供应成本激增。大阪府交野市近日宣布,当地所有中小学下学期开始将减少米饭供应次数,由先前的每周三次改为两次,以面包代替米饭。

▲日本东京足立区一学校学生吃午餐(资料图) 据IC photo
交野市市长山本景说,这是个“痛苦的决定”,但没有其他办法应对过高的米价。按他的说法,如果米价继续上涨,当地将不得不把中小学生午餐的米饭供应减至每周一次。
除大米外,圆白菜和白菜等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也给日本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带来影响。在山形县山形市,当地为控制成本,将每份学生午餐中圆白菜和豆芽配菜的比例由“五比五”改为“三比七”,因为豆芽较便宜。
日本米价走势“极其异常”
日本游客韩国抢购大米
日本总务省1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3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2%至110.2,连续43个月上涨。大米价格同比上涨92.1%,创197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升幅,连续6个月创新高。
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本周早些时候说,当前日本米价走势“极其异常”,呼吁相关方采取措施降低米价。农林水产省定于23日至25日拍卖第三批政府储备米,数量为10万吨,通过中标企业向市场投放。日本政府3月已拍卖两批合计21万吨的储备米,但米价涨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一名男子走过堆放在日本埼玉县仓库中的政府储备大米袋子 据视觉中国
在韩国首尔等地的超市大米货架旁,出现了不少日本游客的身影,他们表示韩国超市一袋5公斤装的大米价格仅为日本的一半左右,相当于“打五折”。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日本消费者还“晒”出从韩国带回大米的经验,介绍通关所需材料、手续和费用等,有人一次性带回多达20公斤大米。
韩国大米生产过剩
时隔35年再向日本出口
日本大米消费量暂时激增,而韩国国内大米消费量持续减少,使得韩国时隔35年再次向日本出口大米。有分析称,日本政府在2024年没能及时应对大米价格暴涨,是如今难以平抑米价的原因。在去年,日本民间的大米购买量暴增,日本政府对事态持观望态度,直到今年3月才发放了21万吨政府储备粮,之后虽然说要追加供应10万吨,但价格已经上涨了很多。
据韩国统计厅统计,去年该国人均大米年消费量达到55.8公斤,创下了历史最低值。2023年大米日均消费量为152.9克,低于一碗方便米饭(200~210克)。
韩国的饮食生活转变为以面粉、肉、蔬菜为中心的饮食结构,单人家庭的增加导致快餐、面包、面食消费增长,大米消费量日益减少。
首尔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教授金汉浩表示:“韩国大米长期处于过剩生产结构,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减产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