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喜讯传来,成飞六代机也能上航母了?(组图)

4月23日正值中国海军建军节,一则关于新型舰载机的喜讯传来,让国人振奋。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一份来自歼-36研发团队的报告显示,成飞正在研发一套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飞行员完成六代机在航母上着舰这一“最大难题”。



(歼-36尺寸巨大,是一款大型战斗机)

要知道的是,在中国南北两款六代机纷纷亮相后,不少军事专家分析,成飞的歼-36尺寸巨大,不便于上舰,大概率会是一款第六代陆基战斗轰炸机。而沈飞的歼-50尺寸和歼-20相当,而且沈飞已经推出了两款舰载机,歼-50这么好的底子,稍作调整就可以上舰,成为我国的第六代舰载机。



(歼-50上舰看起来更合理)

难道此前的专家们都猜错了,歼-36也有上舰的机会?港媒报道称,飞行员试图将六代机降落在航母上的“风险非常高”,因为飞翼构型飞机取消了传统的尾翼,这让精准着陆控制变得非常困难。没有平尾和升降副翼、俯仰襟翼、以及扰流槽导流板等冗余控制面,让飞机难以保持稳定状态,这些舵面还有可能互相干扰,产生不稳定的力,更加剧了六代机精准控制舰载着陆的难度。



(沈飞研发了中国首款舰载机)

而且舰载机着舰和普通陆地着舰相比,还需要克服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舰载气流效应”,这是航母航行时,在后方会形成一阵旋转湍流,这对准备降落的舰载机会形成巨大的干扰。即便如此困难,成飞的报告中也表示,考虑到航母强大的荷载能力以及六代机上舰会带来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中国海军实力的加强也大有助益,因此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所以成飞开发出一种“直接力控制”的系统,将飞行路径调整与飞行姿态分开调整,让飞行员可以直接调整飞机的升力性能的同时,不会影响飞机的俯仰稳定性。



(论文中展示歼-36着舰演示画面)


实时计算模型,让六代机着舰时降落更稳定,同时考虑到对数据库的依赖是舰载机降落的一个弱点,研发团队打造了一个“定制化模块”,可以迅速检查并消除控制面的扰流,在模拟测试过程中,即使6米高海浪这类恶劣海况形成的空气乱流都可以被这套系统轻松修正,并保持了比较高的精度,即使高海况情况下,飞行员的控制误差仍然可以在2厘米的级别。



(歼-36和歼-50若同时出击,威力不敢想)


实际上,这类着舰辅助软件,美军早已投入使用,美国海军F-18战斗机就采用了被称为“魔毯”的着舰辅助系统,可以帮助战机在高海况下,稳定降落。但中国开发的这套系统比美军的“魔毯系统”更加先进,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采用的方法,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美军也有类似着舰系统)

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中国海军未来没准真可以让歼-36和歼-50同时上舰,以歼-36庞大机身带来的强大打击能力,将让未来中国海军航母的打击范围进一步扩大,打击能力也获得飞跃式升级。歼-36带来的对地打击强大威慑力,可以让航母具备远程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的打击能力,在歼-50的配合下,舰载版的六代机编队甚至可以打一场“灭国之战”,这无疑对中国海军进一步走向蓝海,有着重要的意义。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