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雷声 女子险些窒息!曾有10人因此去世(图)

这两天,杭州的雷声有点大,对有些人来说,这种强对流天气竟会带来健康隐患!45岁的李女士,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前段时间在听到一声震耳雷鸣后不久,就开始感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诱发哮喘,险些窒息。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金前介绍,雷雨过后呼吸科门诊在24小时内接诊量经常激增3-4倍,其中大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不适、持续咳嗽甚至喘息。有新闻报道,重庆当地一家医院在雷暴天气后短短4小时内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

为什么打雷会引发哮喘?

雷暴哮喘(Thunderstorm asthm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特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这一概念最早于1983年在英国伯明翰被提出,当时一场雷暴后约有100名患者因哮喘急性发作就医。而最严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201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雷暴导致8500多人急诊或住院,10人不幸死亡。

金前主任介绍,雷暴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气象因素与生物过敏原相互作用——

花粉上扬:雷暴来临前的强风将地面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卷入云层;

颗粒爆裂:云层中的高湿环境和闪电使花粉颗粒吸水、膨胀并爆裂,分解为更小的微粒(直径可小于3μm);

过敏原沉降:随下降气流和雨水返回地面的微粒更易深入呼吸道;

免疫反应:这些微粒携带更强变应原性,诱发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气道痉挛和炎症。

杭州4月正值春季花粉高峰期,梧桐、柳树等树木花粉浓度较高。当这些花粉遇到强雷暴天气,便创造了雷暴哮喘的“完美”发生条件。



一半以上患者从未发病

“分析雷暴哮喘患者的共同特征,我们发现80%以上有过敏性鼻炎或花粉过敏史,症状多在雷雨后2-4小时内出现,儿童患者也不在少数,医院儿科近期接诊了多例类似患儿。”金前主任说,“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即使是无哮喘病史的健康人群,在特定气象条件下也可能突然发病。50%以上的雷暴哮喘患者既往无哮喘诊断,这增加了疾病突发的不可预测性。如不及时干预,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高风险人群要格外注意

金前主任说,雷暴哮喘并非传染性疾病,而是一种过敏反应的集中暴发,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度为阵发性咳嗽、咽痒、鼻塞流涕;中度表现为明显胸闷、气促、喘息,影响日常活动;重度则是呼吸困难、言语断续、大汗淋漓,甚至有窒息感。

“既往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花粉过敏者(尤其是梧桐、柳树等春季花粉过敏);湿疹或特应性皮炎患者;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的人群,为雷暴哮喘的高风险人群。”

金前主任提醒,有过敏史的市民,可在春季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敏感物质。医院提供的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识别高风险个体,肺功能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则有助于评估气道反应性,预测雷暴哮喘发作风险。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