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平何时到来?乌克兰经济已经撑不住了(图)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翻译/ 薛凯桓】

近期,乌克兰经济显现出值得警惕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尤其在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期间,经济活动明显走弱。乌克兰可能在2025年底遭遇严重的社会危机。

农业、信息技术等曾经支撑经济的重要行业,现在都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乌克兰的的税收负担持续增加,公共财政处于灾难性状态。对许多乌克兰人来说,真正的威胁不仅是失业,还有无法为家人提供基本生活用品。

在经济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危机只会愈演愈烈。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到今年年底,乌克兰将濒临大规模社会危机,当局将面临新一轮的移民潮和国内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

耗尽潜力的经济

据乌克兰国家银行的数据,去年乌克兰经济虽有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此前预期:仅增长2.9%而非预期的4%。乌克兰国家银行称增长放缓的原因是安全形势恶化、电力短缺以及粮食产量低下等。去年第四季度,因农业产出大幅下降(同比减少30.3%),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滑了0.1%。

今年伊始,乌克兰经济的负面趋势愈演愈烈。2025年前两个月,乌克兰的GDP仅增长1.1%,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乌克兰的通胀率不断攀升。乌克兰国家银行近期发布的通胀报告显示,2月CPI指数已升至13.4%。CPI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因去年干旱导致粮食产量低以及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与提高工资和能源价格上涨有关),导致未加工和加工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某些农产品生产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去年底,乌克兰有好几家大型油脂加工厂因原料短缺而停产。

当局目前还未公布2025年3月的CPI数据,但物价仍在持续上涨已经是确定的事实。特别是鸡蛋价格预计还将上涨一波,面包和蔬菜价格也在上升。生产者价格通胀(即出厂价格,最终会反映到消费市场)更是创下纪录,2025年3月其增速同比高达37%。原因是电力和天然气价格上涨65%,输气费也有所提高。

“这可能会因二次效应而导致CPI进一步上涨”,乌克兰国家银行在报告中预测称。因此,乌克兰的通胀还远没有结束,而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



乌克兰国家银行还在报告中隐晦地承认了经济增长乏力:“2024年GDP已接近其潜在水平。在可预测的时间内,产能增长将基本保持接近零的水平,生产设施因破坏和领土丧失而减少。”

所谓的“GDP的潜在水平”指的是生产设施全部启用和就业充分的状态。因此,乌克兰国家银行“GDP已接近其潜在水平”“产能增长将基本保持接近零的水平”,这些表述实际上在暗示乌克兰已经耗尽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2022至2024年,乌克兰GDP相较于战前的2021年下降了22%。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预测,今年乌克兰经济将仅增长2-3%,2026年增长率还将下滑0.8%。IMF认为,不利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限制、能源基础设施受损以及战争仍在持续等等。

通胀导致物价飞涨,有基辅居民接受采访时称超市的商品物价已经高于一些欧洲国家(如捷克)。在通胀作用下,乌克兰货币贬值,水电费等公用服务费用不断上涨。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当局提高税收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因素作用下,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社会经济活动接近停滞,税收锐减。尽管有国际援助,但经济难以从援助中获得收益,且援助资金大多投入战争,民众生活需求被严重忽略。乌克兰的通胀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民众的生活,经济状况愈发艰难。

笔者在基辅的超市中看到,一盒鸡蛋价格较之前上涨了20%左右(笔者指的“之前”是2024年11-12月,当时鸡蛋的价格大约是65-75格里夫纳),而货架另一侧葵花籽油的标价已比冲突前翻了一倍有余。一位友人告诉笔者:“半年前一条黑麦面包的价格还是12格里夫纳,如今涨到22格里夫纳,而我的工资只涨了500格里夫纳。”



基辅超市的鸡蛋价格。作者供图

鸡蛋价格上涨非常能反映乌克兰的总体物价形势,因为鸡蛋价格对多种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非常敏感。乌克兰这一轮鸡蛋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家禽饲料成本上涨以及蛋鸡的成活率下降。鸡蛋成本的70%来自饲料成本,乌克兰的禽类饲料以玉米为主。玉米价格一旦上涨,蛋鸡和鸡肉的价格就会立即受到影响,随后影响到鸡蛋价格,这是一整个物价上涨的链条。乌克兰社会现在正处于这个物价上涨链条的爆发期。

事实上,乌克兰民众对物价上涨的感受,远超当局公布的通胀数字:肉类、牛奶和蔬菜价格预计在冬季前会再涨10%-15%,乳制品因电力成本激增可能与肉类和蔬菜同步涨价,面包价格价格则在能源与劳动力短缺的双重压力下还在继续攀升。

经济部门衰退


乌克兰经济衰退的根源在于支柱经济部门的增长后继乏力,最终导致GDP增速下降。

首先是乌克兰的农业,这个曾为国家创造重要外汇收入的支柱产业已经开始进入深度衰退。据乌克兰农业政策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乌克兰上一农业年度粮食总产量为5500万吨,较前一季下降12%。受产量收缩与物流受阻影响,2023年农产品出口额录得205亿美元,同比降幅达18%。

市场关注欧盟即将于今年6月敲定的对乌农产品出口配额及贸易优惠调整方案。考虑到部分欧盟成员国(如波兰)农业从业者的诉求,新协议可能不会继续给予乌克兰农产品宽松准入条件。尽管农业从业者寄希望于2025年农产品产量能够恢复,但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还在持续影响着乌克兰的农业出口。在主要经济体贸易摩擦升级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乌克兰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可能首当其冲承受下行压力。

乌克兰工业体系同样遭遇了严重问题,包括劳动力短缺、投资萎缩、运营成本攀升及市场需求疲软等。大规模军事动员引发的社会经济连锁反应正在加剧经济衰退。现行动员政策导致大量适龄劳动力选择离职避险或转入非正式经济部门,这种避险行为直接抑制了家庭消费支出。

有经济专家主张对员工规模50-60人的企业实施为期半年的全员动员豁免,后续半年再逐步开展体检与兵役登记程序,同时将豁免比例分阶段从100%递减至50%。但现实情况是,当前动员规模早已超出乌军的实际需求,大量适龄人口被迫转入地下经济,生产侧与消费侧都出现了严重的萎缩。

例如,建筑行业此前对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很多,但战争期间,乌克兰的建筑行业再也无法复刻昔日的辉煌。2022年,乌克兰的建筑市场缩水65%,2023年小幅增长25%,但与战前相比仍下降56%。2024年,乌克兰的建筑产品指数增长仅16%(较2021年下降49%)。

2025年1-2月,乌克兰全国仅启动约380个新工程项目,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住房需求极低(仅有个别当局主持的项目仍在进行项目采购),二是缺乏运营资金且企业人手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和工资提高,新房价格也在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几个月受特朗普的影响,“即将停战”的传言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房产市场因此有所回暖。但如果战争持续,新一轮下滑还会到来。

冶金行业同样面临困境,该行业是乌克兰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俄军的推进,乌克兰唯一能生产焦煤的煤矿波克罗夫斯克煤矿已经停产。除了煤矿停产本身对工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外,这还意味着冶金行业即将面临焦炭供应短缺的问题。

此外,铁矿石行业也可能出现问题。以乌克兰波尔塔瓦矿业联合企业(PGO)为例,该企业生产含铁量65%球团矿的每吨开采成本约为76美元。目前该类球团矿售价为每吨116美元,较含铁量62%的标准铁矿石溢价约10美元。但经成本核算,PGO生产的每吨产品需承担乌克兰铁路运输费5美元、港口装卸费5美元及当前因战争抬高的海运费用30美元(战前为20美元),综合成本已与当前的球团矿售价基本持平。

PGO唯一的潜在利润空间存在于海运费用的波动预期。若未来俄乌能实现持续停火,使海运费用恢复至战前20美元的水平,PGO可获得10美元利润的空间。然而即便在这种理想情景下,若标准铁矿石价格如预期降至85美元,对应球团矿售价将同步下跌至92-93美元区间。届时即便海运成本下降,PGO仍将面临每吨3.5-4.5美元的运营亏损。

因此,乌克兰铁矿石产业在中期面临系统性风险,其运营将取决于外部因素:包括几内亚西芒杜项目的产能释放节奏、中国钢铁需求演变、黑海航运条件改善程度等。在当前地缘政治局势与大宗商品周期双重作用下,乌克兰矿业企业的经营将持续承压。

乌克兰经济面临的不仅是周期性波动,而是战争状态下的一系列问题。支柱经济部门先后出问题的背后是乌克兰的生产要素失衡、国际供应链不畅及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的集中爆发,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将持续给乌克兰的经济复苏进程带来极大的困难。



卡车从乌克兰中部的一个矿场运载矿石


滞胀困境及根源


乌克兰已经处在“滞胀”的状态中,这是一国经济最危险的状态,即经济衰退与高通胀并存。乌克兰的经济问题有很多成因,首要因素是2023年的恢复性增长主要依赖于特殊条件:2022年9月,乌军收复赫尔松州、哈尔科夫州部分区域,俄方还从基辅州、苏梅州和切尔尼戈夫州的大片区域撤出。这些地区的企业很快恢复运营,农业生产也得以恢复。

而且经过一轮战火,乌克兰企业多少已适应了战时环境。2023年,俄军已很少像2022年末那样大规模轰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所以乌克兰经济在当时确实出现了恢复且高速增长的态势。

但进入2024年后,乌军的数次“反攻”全部失败,当局未能拿回任何领土,2023年基于2022年低基数出现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已经不可能再次复刻。次要因素是前线局势恶化,能源等工业基础设施频繁遭大规模轰炸,顿涅茨克州大片领土失守,俄军在那里的推进导致许多工农业基础设施被迫停止运行,例如波克罗夫斯克煤矿就因战线逼近而被迫停产。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因干旱导致的粮食产量降低,建筑行业因住房需求下降而衰退,人口短缺(因征兵动员工作加强,许多男性要么躲在家里不上班,要么想方设法逃离乌克兰)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形势严峻等等。

乌克兰的滞胀之所以难以应对,核心问题在于政策工具一定会相互矛盾。传统解决方案需要大规模注入投资,但在战争状态下,民间投资近乎冻结,财政刺激又受制于占GDP20%的预算赤字约束。货币宽松渠道同样受限,因为增发货币可能加剧已达双位数水平的通胀压力,造成“政策失效”的尴尬局面。

乌克兰经济未来走向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战争还要持续多久,前线战事将如何发展。第二是全球经济目前进入了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后的“大动荡”时期,这无疑也将影响乌克兰。如果全球经贸市场真的陷入衰退的话,那么乌克兰的最大经济支柱:出口商品(尤其是原材料)的需求和价格同样也会遭受冲击。若各国开始对美国实施反制性关税,乌克兰农产品(尤其是玉米)还有一些希望取代美国进入这些市场。

但地缘政治所带来的风险无法忽视,美欧分歧加深,进而导致欧盟经济问题加剧,这同样会极大影响乌克兰的经济稳定性(欧盟是乌克兰预算的主要资助方和商品主要销售市场)。如果目前的变故最终导致全球经贸市场崩溃,世界大市场分裂为由关税贸易壁垒相互隔离的区域市场,那么乌克兰能否融入其中一个市场以及融入的程度就将决定其命运。

乌克兰经济脆弱性的根源在于战争长期化与固有缺陷的叠加效应。即便外部援助暂缓财政崩溃,货币贬值、通胀失控、人口流失与能源依赖等问题仍将持续侵蚀乌克兰的经济根基。若冲突无法在2025年结束(如IMF悲观预测),乌克兰可能陷入更深衰退,复苏周期将延长至十年以上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