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美国将主动开发深海矿产资源图像来源: Nathan Howard/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特朗普签署的这项命令旨在启动在美国和国际水域的采矿活动。特朗普在行政令中表示:“保持在深海科技和海底矿产资源领域的领导地位,符合美国的核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路透社上个月首次报道称,该行政命令正在拟议中。深海采矿可以获取钴、镍和锰等含有金属的矿物,这些矿物和金属被认为对可再生能源、钢铁和国防生产至关重要。
近几个月来,由于北京方面对多种稀土矿产实施出口限制,美国获得关键矿产的机会受到影响。这加大了华盛顿方面支持促进国内矿业发展的压力。特朗普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动,中国将主导深海采矿业及其生产的矿产。
新的行政令指示政府加快根据1980年《深海海底矿产资源法》颁发采矿许可证,并建立在美国外大陆架沿线的许可证发放流程。
国际法争议
太平洋部分地区及其他海域含有大量多金属结核。路透社引述一位美国政府官员称,估计美国水域中蕴藏着超过10亿吨的此类结核,其中富含锰、镍、铜和其他关键矿物。这位官员补充说,开采这些结核可在未来10年内使美国GDP增长3000亿美元,并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的行政令还下令加快审查“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底采矿许可证,此举可能会引发与国际社会的摩擦。
在周五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表示,在国际海底区域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活动,必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框架内进行。任何国家都不应绕开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法,擅自授权开展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郭嘉昆还指出,美方行政令还涉及美国单方面非法划定的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美方授权在其所谓“外大陆架”上从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活动,违反国际法,损害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他批评美方“为一己之利无视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单边主义做法”。
深海采掘破坏生态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为在国际水域进行深海采矿制定标准,但因分歧众多而未能成文。各成员国和企业也在深海采矿上大多保持观望。美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
深海金属结核的开采技术尚不成熟,被认为对生态破坏性较大。绿色和平组织的阿罗·汉普希尔(Arlo Hemphill)表示:“美国政府无权单方面允许一个行业破坏人类的共同遗产,并为了少数公司的利益而破坏深海环境。”
任何国家都可以允许在其领海(距离海岸约200海里)内进行深海采矿,而且许多公司已经在排队等待在美国水域进行采矿,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牙买加的公司以及中国的五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