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25日称,尽管特朗普以“交易促成者”自居,在其任期即将步入100天之际,他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交易成果”却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对抗中国”这一目标上,他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导致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的潜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被动。
美国《国会山报》25日一篇评论文章更直言,“中国正在给特朗普狠狠地上一堂贸易课”。文章指出,对于这个曾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而言,中国不会愿意、也不可能屈服于特朗普的关税;倒是美国,才更无力承受关税的高昂代价。文章讽刺特朗普近来频频“臆想”中美谈判,背后实际反映的是其内心的恐惧。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5日,特朗普在前往罗马的空军一号上对记者发言 视觉中国
回顾本周,《华盛顿邮报》直言,特朗普政府在许多方面“处于被动”。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的官员们悲观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或将显著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再是中方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后,美方官员据称正陷入“恐慌”,竭力减轻中方反制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害。
克里斯·特鲁克斯(Chris Truax)曾是已故共和党资深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2008年在南加州总统初选的竞选活动负责人。在他看来,面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威胁,中方会选择强硬反制“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特鲁克斯25日投书《国会山报》说,历史上,英国曾以贸易逆差为由,强迫中国购买以英美等西方列强的鸦片,由此开启的、让中国人饱受剥削和侵略的“百年屈辱史”,至今还是中国人未能愈合的伤口。
因此,但凡“对中国历史有那么一点了解”,都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人现在为什么非但没有被特朗普的威胁吓倒,还“焕发出了新的国家使命感”。
特鲁克斯表示,从更为现实的层面来说,中国也没有理由“屈服于特朗普的恐吓”。其原因很简单:一,中国比美国更有能力在贸易战中生存下来;二,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降低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也是中国的长远利益所在。
特鲁克斯认为,“对等关税”实施后,虽然中国出口商的业务可能会受损,但中国可以出台政策来扶持本国企业。《华盛顿邮报》也提到,中国政府日前出台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措施,或能帮助中国更好地抵御美方关税的冲击。
而美国则无法如此应对,因为美国面对的是供应链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财务问题。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汉学”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罗斯曼(Andy Rothman)指出:“在美国,很多消费品......是没有现成替代品的。人们会愿意、也有能力花双倍的钱给家里小孩买鞋吗?”
特鲁克斯也写到,一旦中国停止对美出口,美国人“花再多的钱也无法填满我们的沃尔玛超市”。“还记得疫情期间‘一罩难求’的场景吗?这次(受影响的)会是其数万倍的商品。许多商品将完全断货,能够买到的也会价格飙升。即便是特朗普,也无法通过行政命令废除供需法则。”
此外,外界对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前景的不看好,也加剧了特朗普政府的困境。《华盛顿邮报》透露,一名东南亚国家高级官员私下坦言,由于特朗普政府政策多变,他的国家对在美投资的信心正在下降,并对美国能否与众多国家成功达成新贸易协议持怀疑态度。该官员表示:“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在特鲁克斯看来,中国目前手握更多筹码,所以完全不慌,而这一事实正让特朗普极为紧张,甚至慌不择言。他表示,特朗普很多时候都在发表“幻想性的声明”,比如声称很快就能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坚称中方已多次“接触”他、“每天”都在进行积极的谈判,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谈判在进行。
与其说中美有在接洽,特鲁克斯认为,不如说特朗普正在“自说自话”,自己和自己谈判——从他宣布“对等关税”,到豁免中国制造电子产品的关税,中间只隔了48小时。最近,面对中国的沉默,他又开始宣称将降低对华关税。他宣称:“我们会很友好,他们也会很友好,看看会发生什么。但最终,他们必须达成协议,否则他们就无法继续在美国市场上经营。”
“你几乎可以闻到恐惧的味道。如果你必须通过坚持让对方坐到谈判桌前来开启谈判,那么你已经输了。”特鲁克斯说。
当然,特朗普也可以单方面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但特鲁克斯认为,即使他这么做,中国也未必会立刻回应,而可能选择“让他慢慢煎熬”。这是因为一旦中美贸易基本中断,短短几周内,美国的货架就会开始空荡荡。而每年美国零售商为圣诞季备货的订单,通常必须在6月初前就完成。可以想见,在零售商取消订单后,种种类似于“特朗普偷走了圣诞节”的标题将很快见诸报端。
“这一切意味着,特朗普已经把自己挖进了一个很深的坑,而中国完全没有理由拉他一把。”特鲁克斯预计,在恢复正常贸易关系之前,中国会提出一些重量级的条件,而这对美国来说,绝不会是什么好消息。“特朗普试图惩罚‘藐视’他的中国,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和在经济上愚蠢的表现。他正在被现实狠狠教育。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我们,这都将是一堂代价高昂的课。”
特朗普团队捶胸顿足“大意了”,没想到中国变得这么能打
特朗普再也无法遮掩他在中国面前落到下风了。他连续散布正与中方进行关税谈判以及他已经与中国通话的虚假信息,中方都断然否认。《纽约时报》讽刺说,特朗普“一次又一次眨眼”。他完全输掉了气势,急于与中国谈判的尴尬样子被国际社会看得一清二楚。总算有了一个能把他制住的国家,世界舆论围观得兴高采烈。
在过去几天里,特朗普向中国发出变来变去的信号,他周二表示将“大幅下调”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关税,一名白宫高级官员透风要把中国关税削减超过一半,降至约50%至65%,试图引诱中方回应。145%的关税降一半也没啥意义,大部分生意同样没法做。中国根本不为所动,总是用同句话回应: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但是中国对谈判是设置了条件的,用驻美使馆周五的话说,就是美方应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这个条件本身是对特朗普所有对华招数的回绝,要谈就先把对中国产品无理设置的所有关税先取消了再说,否则他们休想从中方获得体面台阶,然后缓过劲来再耍花哨实施反扑。

中国底气十足,完全打破了特朗普团队之前对中国反应的预期。《纽约时报》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员的私下表述称,他们承认未能准确预测中方反应,鉴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巨大,特朗普似乎原以为中国会是首批“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之一。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认为,“现在是中方占据上风。”曾在特朗普首个执政任期内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的特里·布兰斯塔德也猜测,为重启贸易谈判,美国可能很快会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BBC报道说,经过近年来的未雨绸缪之后,在这场中美博弈中,准备充分的中国“手握五张牌”——持续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构建强大的供应链、投资先进技术、美债以及稀土出口管制。类似“中国优势说”正在世界媒体上回响。
其实,光是稀土这一项,中国就拿住了特朗普政府的“命门”。《华盛顿邮报》援引倡导美国能源和供应链安全组织SAFE高级政策分析师佐伊·奥伊苏尔的话说,部分美国公司的稀土矿产储备可能只够用40到60天,“如果中国没有批准出口申请,他们担心库存耗尽后是否还能继续生产。”

▲马斯克4月24日表示,中国暂停稀土磁铁出口影响特斯拉机器人计划。(图源:外媒)而中国莫说承受40-60天,时间再久我们也能运转。《纽约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相较于美国,中国更有能力承受贸易战带来的阵痛。美国《政客新闻网》写道,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以及加强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更可靠伙伴的关系,来缓解中国经济受到外部贸易冲击的影响。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
特朗普和他的团队过于傲慢自大,他们在几无准备的情况下,以关税单项武器向全世界发动贸易战,而且对美国的商品最大供应国中国实施重点打击,他们严重高估了美国的实力和关税工具的威力。而中国早就对中美贸易关系的恶化未雨绸缪。《南华早报》援引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会长谭森的话说,中方“至少从2018年年中开始就一直预判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并为此做着准备”。没错,七年之后,中国磨出了利剑!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中国“图穷匕首见”,他的团队对待中国的态度迈过了西方所说的卢比孔河,中国社会不再对他们的善意抱任何幻想,共同支持国家全面反制,坚决打痛美帝国主义,给华盛顿一个根本教训。
老胡个人主张,除非特朗普按照中方要求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我们坚决不与他开展任何实质谈判。让美国依靠中国稀土的高科技和国防产业真正断一次炊,让他们的机器好好凉几个月,也让美国的超市失去中国产品一段时间,他们的一些制造业因为失去中国供应链陷入停顿。一句话:让特朗普团队和他们的美国支持者们好好感受下与中国“脱钩”的真正滋味。
是特朗普团队逼中国如此绝地反击的。中国人都知道,除了真正打痛他们,我们别无选择。这也是中国自我立威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
不要担心一些国家会在中美经济对抗的情况下倒向华盛顿,参与“孤立中国”。事实表明,特朗普团队的这一图谋已经破产。日韩、东南亚和欧洲对此都没有兴趣,特朗普伤了所有盟国的心,中国对美国关税的强硬抵制帮助了所有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希望未来是一个美国肆意霸凌的单极世界。用特朗普团队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说:他们现在没有牌,最终走向妥协是他们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