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军费增幅创冷战后新高 中国居亚洲之首(图)



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从欧洲到亚洲,各国的军费支出普遍呈上升趋势。根据瑞典智库报告,去年全球军费增长9.4%,创下冷战结束之后最高纪录。其中,中国仍是亚洲最大军费支出国,去年军费上升7%。

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週一(4月28日)发布最新报告

指,去年全球军费达到2.72兆美元,比2023年增长9.4%,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全球军费开支前五大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和印度,总计支出占全球大约六成;其中,中国2024年军费上升7%,总军费达到3140亿美元,占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一半。

报告指出,中国的军费成长驱动力来自于其长期目标,即在2035年之前实现各领域的军事现代化。为此,中国持续投资新型的匿踪战斗机和无人机,快速扩增核武库,并加强反太空、网络战的能力;2024年,解放军还成立了新的网络空间部队。

面对中国的军事野心,周遭各国也随之调整国防政策并增加军费。以日本为例,去年军费增幅为21%,总额达到国内生产毛额(GDP)的1.4%,是1958年以来最高。台湾的军费则上升1.8%,达到165亿美元。

报告共同作者田南(Nan Tian,音译)表示:“亚太地区主要的军费支出国投入越来越多资源在先进军事实力……许多争端尚未解决,加上紧张局势日益升高,这些投资恐怕使该地区(亚洲)陷入危险的军备竞赛漩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缅甸因国内武装冲突加剧,军事开支上升66%,在亚洲和大洋洲增幅最大。

美国军费占全球37%


根据报告,去年美国的军费支出增幅5.7%,达9970亿美元,占北约(NATO)军费总开支的66%,也是世界军费开支的37%。

美国的军费成长背后因素涉及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报告指出,美国依据2022年的国防战略书,一直寻求加强面对中俄的吓阻力,一方面推动核武现代化,一方面投资于防御飞弹。

SIPRI报告还写道:“为了抗衡其所认知的中国威胁,美国国防部总共拨款26亿美元,强化美国和印太地区的结盟实力,其中包含19亿美元的对台军援。”

欧洲减少外援、提高军费

根据SIPRI报告,去年最主要的军费增幅就来自欧洲,包含俄罗斯(增幅38%,总额为GDP的7.1%)和乌克兰(增幅2.9%,总额为GDP的34%)。除了巴尔干半岛的马耳他之外,欧洲其他国家全都扩大了预算,促使其军费支出超过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水准。

其中,德国的军费支出增长了28%,达到885亿美元,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军费开支国。这也是自东西德统一以来,德国首度成为中西欧地区最大军费支出国。

SIPRI研究员、报告共同作者理查德(Jade Guiberteau Ricard)指出,俄乌战争开打3年未歇,加上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美国对北约的承诺面臨怀疑,都促使欧洲在国防事务方面投入更多资源,整体军费支出上升到1.5兆美元。

另一位共同作者肖亮( Xiao Liang,音译)向法新社表示,去年北约32国之中,有18国达到军费占GDP 2%的目标,“欧洲的国防政策确实有所转变,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军工产业的大规模采购计划”。

肖亮也指出,各国在有限的预算之中,势必有所取舍,这可能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带来深远影响。“很多欧洲国家都削减国际援助等其他支出,用来投入在军事支出增长……并且试著加税、或依赖贷款和举债,来提供军费支出。”

中东的军费增长

中东地区的军事预算也大幅成长,估计达到2430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15%。

由于以哈战争持续,以色列军事开支去年激增65%,达到465亿美元。SIPRI指出,这是自 1967年六日战争以来最大幅度的年度增长。

相较之下,伊朗虽然也卷入了区域战事、支援其区域代理人,但其军费支出下降了10%。报告分析指,欧美对伊朗的制裁严重限制了其增加军费的能力。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