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禽流感大流行风险逼近,H5N1蔓延50州(图)



美国正面临新一轮大流行威胁。2025年4月,全球病毒监测网络(GVN)专家发出紧急预警: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已扩散至全美50个州,累计感染超千个奶牛场,造成70余人患病并出现首例死亡病例。这场始于2022年的疫情已导致1.68亿只家禽遭扑杀,鸡蛋价格因此飙升,畜牧业与公共卫生体系承受着双重压力。



疫情初期主要侵袭家禽,但2024年3月出现重大转折——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奶牛。明尼苏达州近期同时监测到三种禽类疾病,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隔离区作业的照片引发公众关注。尽管尚未发现人传人病例,GVN流感研究负责人彼得·帕莱塞强调:“病毒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变异的可能性持续存在,当前必须加强农场生物安全措施。”数据显示,每周仍有数百万只家禽被扑杀,12,875个野生与养殖群体遭感染,科罗拉多和加利福尼亚成为奶牛感染重灾区。



防疫体系正经历严峻考验。拜登政府曾拨款5.9亿美元支持莫德纳研发疫苗,但随着政权更迭,白宫流行病应对办公室陷入人员与资金短缺。目前全美储存着2000万剂匹配疫苗,具备快速增产至1.2亿剂的能力,抗病毒药物“达菲”库存也较充足。但GVN动物病毒专家阿布·奥斯特豪斯指出:“现有监测系统存在漏洞,超过80%的奶牛暴露者未接受检测。”密苏里州与加利福尼亚出现感染途径不明的病例,更凸显防控盲点。

疫情已呈现复杂传播链。废水监测显示全美60个采样点检出病毒,加州和艾奥瓦州的阳性率超过80%。除家畜外,400多例野生动物感染引发新忧虑——红狐、浣熊等食腐动物可能通过啄食病禽尸体传播病毒。猪群零星感染尤其危险,这类“病毒混合器”可能催生新型变种。首例死亡病例显示,65岁患者在接触后院病禽后,体内病毒发生可能加剧病症的变异。



公共卫生专家将H5N1列为最高级别威胁,密苏里大学病毒学家马克·约翰逊在社交平台警示:“病毒正在疯狂寻找突破口。”尽管生鲜牛奶运输已实施强制检测,但自愿检测机制与有限的州际管控难以形成有效防线。世界卫生组织批评美国应对措施犹如“慢动作播放的灾难片”,而民众对疫情威胁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网络调查显示仍有大量受访者持怀疑态度。



这场持续三年的动物疫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写传播规则。随着病毒在哺乳动物间广泛传播,科学家警告人类面临的双向传播风险持续升级。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尚未启动的当下,加强生物防护与疫情监测成为抵御潜在风暴的关键防线。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