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现在身高175cm是个什么水平?(组图)

男生175算矮吗?看数据肯定不是,这可是标准的平均身高。

不必为这个数据感到惊讶。在过去的35年内,中国人19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8厘米和6厘米,增幅全球第一。在中小学门口和医院的儿科门诊,也能看到不少一米七的“小朋友”,很有反差感。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高了▼



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我们身边的直观感受,都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人,越来越高了。

我够高吗

中国人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对此也愈发焦虑,似乎不够高就好像被开除社会会籍一样。

为了长高,人们也是搞出了不少偏方:

有人听说鸡蛋壳里有很多钙,就把鸡蛋壳打碎了吃掉。先不说打碎后的鸡蛋壳刮不刮嗓子,本身含有大量碳酸钙就很难消化,恐怕只是图个心理作用。

吃鸡蛋壳补钙不仅不靠谱

还容易被蛋壳卡在食管

(图:图虫创意)▼



光靠吃还不够,如果能有一种神药,一打就能长高,那是再好不过了。而且似乎还真有这么一种药——“生长针”。

严格来说,“生长针”是一种激素治疗手段,用于一些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矮小症状。而这些症状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定,并不是感觉个子不够高就可以打的。

真正科学地评价身高是否过高或过矮,需要用到对应的生长曲线。当身高在其同龄人中处于曲线上的P3区间(即身高在同龄人中处于后3%)的时候,才符合使用“生长针”的基本要求。而具体能不能使用,仍需要医生诊断。

左右滑动-中国2-18岁男童女童参考生长曲线

(图: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



就算这样,补钙、吃药很多人还是觉得太慢。直接简单粗暴一点,硬把人拉长,是不立竿见影?别说,好像还真“有效”。

1951年,苏联医生伊里扎洛夫偶然发现牵拉骨折后的断端,能刺激新骨质的生成。这一发现让肢体畸形的患者有了希望,也变出了“断骨增高”的邪术。

早期该技术主要以治疗为目的,而非整形美体

(图:wiki)▼



在一些人在想要高个的念头驱动下,把被打断的骨头一再拉长,留下诸多后遗症。早在2006年就被禁止了。

看上去,似乎长高是没有什么“秘方”的。研究也表明,我们的身高有七成左右由基因决定。





但历史告诉我们,靠着优质的营养供给,即使基因不占优,依然有长高的可能。

我还能高

现在全球个头最高的国家是荷兰,成年男女平均高达1米84和1米71,可谓一览众山小。以至于外国人到了荷兰,个子矮一点的连公交车的扶手可能都够不到,坐在马桶上脚都可能悬空。

但在两百多年前,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也只有1米66,和现在相比低了一个头。

荷兰人的平均身高

两百年长了近20厘米▼



荷兰本身国土面积有限,还不到一个通辽的大小。但依靠瓦格宁根大学等世界顶尖农业研究机构的带领,荷兰畜牧业已经高度自动化,全国160万头奶牛每年能产1400多万升牛奶。

强大的生产能力让荷兰人可以尽情的消费乳制品。如今,每个荷兰人每年要吃掉200多公斤的乳制品(包括鲜奶、酸奶、乳酪等等),是全球平均消费量的两倍多。

乳制品已经渗入荷兰人的血液

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倒牛奶的女仆》图:wiki)▼



历史上,日本人一直给人以身材矮小的印象。尽管从明治维新日本就开始鼓励人们吃牛肉、喝牛奶,但到二战前,青年男性身高超过一米五,征兵时就已经算是“甲乙等”优质兵源了。

二战后,日本开始以更大的力度推广牛奶。50年代起将牛奶纳入学校供餐,并为向学校提供鲜奶的牧场派发大笔补贴。

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小学的牛奶搅拌机

(图:wiki)▼



在各种营养的综合助力下,到1980年,日本青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0.9厘米,超过了当时的中国。虽然也称不上多高,但至少和矮小不沾边了。

道理都是一样的,但对老一代人来说,牛奶一度是非常罕见的奢侈品。1949年,全国奶类总产量才22万吨,放到现在,都不够全北京喝一天。

随着经济增长,喝牛奶才开始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人喝牛奶的习惯是近几十年才慢慢养成的▼



随着膳食水平的提高,营养科学的发展,中国青年的平均身高不仅超过了日本重回东亚第一,甚至赶上了人们印象中人高马大的美国。





还能更高

目前中国人喝奶还是比较少的。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300-500克鲜奶及乳制品。但目前中国人均乳制品摄入量也就40多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110多公斤的三分之一。

每天至少再多喝一盒牛奶

才够全球奶制品摄入量的平均水平▼



而导致这个问题的一大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有乳糖不耐:牛奶中乳糖由一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分子合成,体量比较大,没那么好消化。

但其实,我们原本可以不用为此困扰的。每个人的消化系统里都有足够的乳糖酶,用来消化母乳的乳糖。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相当大比例的人无法合成乳糖酶,最终丧失了消化乳糖的能力。而肠道中的菌群将乳糖作为原料分解后产生气体和其他物质,导致了腹泻的症状。

乳糖不耐其实不是个例,甚至是一种普遍现象。全球65%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状,而在喝牛奶历史很短的东亚,这个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

全球乳糖不耐症患者占总人口百分比示意▼



乳糖不耐的症状导致很多人远离了牛奶,但这并不是一种病理性的疾病,少喝一些其实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中国人要想摄入更多乳制品,乳糖不耐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

每一次乳制品的大规模普及与推广,都来自于科技的进步。巴斯德的鹅颈瓶让人们认识到杀菌的作用,进而提升了牛奶的保存时间;而上世纪利乐包的发明,让乳制品的灌装和运输更加便利,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

为了让饱受乳糖不耐困扰的人能安心喝奶,2007年舒化推出中国首款无乳糖牛奶,通过独创的专利LHT乳糖水解技术,将牛奶中不易消化的乳糖大分子水解成让肠道更易吸收的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达到国标“0乳糖水平”,营养细化更好吸收,乳糖不耐人群也能放心喝,再也不用担心喝完闹肚子了。

几十年来,身高焦虑的快速增长,几乎和我们身高增长同步。

但现实是,基因和其他因素仍然起着显著作用,虽然牛奶和营养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变成大高个,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获取优质营养的权利。

而这,意味着我们还需要更多符合中国人体质的乳类产品。从高档饮品到普及千家万户,咕咚咕咚灌下一盒奶的背后,是百余年来食品科技的飞速进步。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一分为二好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个身高的增长直接反应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的福利,中国人的身高基因总算得到体现了。我们这一代的父辈们是平均身高还高于日本人,但我们在毛泽东时期出生并度过青少年时光的人,却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平均身高低于日本人的群体。记得改革开放初期,见到的港台印尼马来华人普遍比咱们高。
2025年04月23日14:31
评论人:jerrys94086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直接反应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的福利"
食品里激素太多了!肥胖和身高都增加了!
怪病也多了
2025年04月23日14:42
评论人:DDT666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我一直认为身高70%靠遗传,30%靠营养。营养的就不说了,就遗传来说,解放前战乱频繁,无法保证足够的饮食,而高个子的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被大量淘汰。存活下来的都是身体较矮,消耗能量也少的人,也就是忍耐力更强的人。当时中国又是全世界经济倒数的落后国家,这就造成了建国后的一代人,不仅营养不足,而且基因上也受到了影响。现在个子变高,主要还是因为营养跟上了,但是随着高个子的存活率增高,以后的整体身高还会不断增加,就像北欧一样固化在基因里。
2025年04月23日21:37
评论人:spirithorse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是长高了,然后体育成绩比以前更差了。
2025年04月23日19:08
评论人:xxlm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5楼:全国普遍孩子身高都长高了,你到南方中学的校门口蹲一蹲就知道了。
2025年04月23日18:43
评论人:jman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为什么非得要强调喝牛奶呢?其实多吃肉也一样长身高的。中国过去10多年孩子长髙了,可不是他们天天喝牛奶(中国也没有那么多牛奶给孩子),而是他们有足够的肉吃。我家孩子牛奶过敏,从来没有喝牛奶,一样1.8米髙。
牛奶其实并不健康(很多激素),孩子多吃肉,多运动就自然长髙。
2025年04月23日17:00
评论人:海隅停云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1) 对于一个在历史上普遍营养不良的民族,平均身高的增长自然會被认为值得肯定。
2) 但是也不要忘了,体格与体质并不等同。 最重要的是体质的健康,从而达到体能的增强。工作时能负担更繁重的任务。在一个机器力量普遍取代人力的文化中,仅仅是身躯长大是没有很多意义的。 常见到的是,脑力超常的智者,往往是 相貌不惊人,身材不出众。未来科技挂帅的世界,更需要的是这一类 智慧过人的形态。
3) 美国具有典型的注重体力、体能的文化。美国人最爱的休闲娱乐,往往是与运动有关的。五大三粗的运动员往往成了公众瞩目的社会人物。 所以美国学生的科学、数学成绩一直不算好。 这也是为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能于短时间内在中学的学科竞赛中超越美国。 在中国,用脑的游戏如 围棋可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在美国要得到同样的关注,只能去运动竞赛中去寻求。
3) 身躯庞大,并不能保证生命力的健旺。如果常关注媒体的新闻,你会发现,那些能活到非常的高龄的所谓老寿星,一般来说,身材都比一般人要略为矮小。 也有一个理论说,矮个子的人比较长寿。 我不能确定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至少可以说,个子颀长对于寿命的延续,并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否则我们应当可以见到更多的 高个子的人成为老寿星。
4)亚洲种族,是人类社会在工业化之前在全世界散布最广的种族。从北极圈内的 Innuit 人(以前叫 爱斯基摩人)南北美洲的土著民族,欧洲芬兰的土著民族,热带赤道上的国家,都有亚洲的血缘。这证明了亚洲种族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力,大过欧洲的高加索种族。 这也证明了在需要膂力与蛮性去与环境斗争的年代,身材较小的亚洲种族并没有落下风。 说到底,人类的发展繁荣,主要还是依靠了智慧,而那与身材的长大与否是没有一定关联的。
5)上面所说,并不是否定人均身高增加的意义。仅仅是说,这个现象应该是几十年来饮食内容改善所造成的后果。它是否会带来其他的好处,是很难说的。我们也无需过于热心地去解读它。
2025年04月23日16:54
评论人:shanshi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法国西南地区的人祖祖辈辈喝奶,身高也不高
2025年04月23日16:19
评论人:Sleepyjoebd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还有就是中国南北方人差异相当大,甚至都可能不是同一个祖先,说全国人的平均身高没有意义,应该以省域分别统计。
2025年04月23日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