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社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水平的反映。比如,与贫穷伴随的“缺德”对应的是富足产生的“贵族精神”“绅士风度”。
台湾最早的电诈现象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台湾风风光光的电子工业经历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冲击,出现了大量掌握了现代通讯技术的失业者群体……
电诈现象在台湾经久不衰有两个重要的特殊背景条件。①是台湾岛人口密度高,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极高,一边是一部分参与到国际经济体系的人员群体有着国际排名靠前的高收入,另一边是就业渠道狭窄的困境,很多人选择不择手段“搞钱”,也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逻辑。②正是由于台湾岛经济发展和政治受限的困境,在台湾社会中流行“生命自会找到出路”,而台湾政府对于“搞钱”,特别是从岛外搞钱的现象实质上也是看作“生命在找出路”,是放任的。
事实上,电诈可谓是台湾的最优“绿色产业”,每年从岛外流入台湾岛内的现金流不少于100亿人民币,这还是十多年前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