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首页  新闻速递首页  热评新闻榜  新闻评论公告  72小时神评妙论  即刻热度新闻 
评论人:doublekill [★战忽局科长★]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1月06日 5:04:26 【回复】
 回复12楼:多读点书呗
B-21:公开资料把 B-21 描述为“渗透高度对抗环境、具高度生存力”的战略轰炸机(载人),有更自动化的系统与传感器融合,但它不是一个“无人机/全自动杀伤器”。B-21 的自动化更多是航电、导航与减少机组工作负担,并非把武器释放决策全盘交给 AI。
YFQ-44A(Anduril):是 Anduril/美空军无人协同作战样机,厂商与报道强调可在受限链路下执行协同任务,但目前仍处测试/样机阶段,公开报道多为首次试飞与能力演示,不能当成已广泛部署的“完全独立攻击机器”。
X-BAT(Shield AI):公司宣传 X-BAT 的设计目标包含在通信受限或无 GPS 环境下的运行能力,并强调“自主/协同/可牺牲属性”(attritable),但这些多为设计目标或概念证明,具体战场表现、规则与部署仍受政策与实战验证约束。
AGM-158C / JASSM 系列:公开资料显示 JASSM 系列使用 GPS/INS 与成像红外终端导引,另外有地形/场景匹配等手段,使其在 GPS 被干扰时还能靠其他方式完成终端制导,但这与“自由巡视、随时选择任何目标”不是一回事——它们依赖预先规划或特定目标识别特征。
可行的部分:在 GPS/链路受限时,现代武器可以利用惯导 + 其他传感器(TERCOM/DSMAC、IIR/EO)与本地 AI 完成导航、目标识别与“自动化攻击”——尤其是对已知或预先侦察好的静态/固定目标(所谓“fire-and-forget”任务)。厂商与媒体把这些能力描绘得更“无所不能”,所以听起来像“它们能在任何条件下全自主”就会被放大。
Air & Space Forces Magazine
+1
被夸大的部分:在高度对抗、动态、多目标、需区分平民/非战斗人员的复杂环境下,完全抛开人类参与、完全自主地做出攻击决策既技术上有重大风险也政策/法律上受严格限制。公开政策(DoD)明确要求“适当的人类判断/监督”。
   
↓↓↓ 共 1 条评论 ↓↓↓
评论人:jujubi [★骂脏话被屏蔽★]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5年11月06日 13:01:13 【回复】
你偷懒抄AI?
我说的都是美军新一代武器,包括已经开发的和即将开发完成的武器。
B21目前只要一个飞行员,但是设计就是要可以无人驾驶。https://www.af.mil/About-Us/Fact-Sheets/Display/Article/2682973/b-21-raider/,
YFQ-44A明年就要造100-150架。是协同作战样机,但是和中国无人机不同,它可以在外界数据和电子被切断的环境下独立工作。
X-BAT更牛逼了,可以单独在任何地方垂直发射,不过明年才会出试飞。
AGM-158C可以对已知计划好的目标攻击,也可以对突然出现的目标自主攻击。“无所不能”是你自己说的。
虽然你和你的AI写手竭力贬低这些武器,问题是老共现在没有可以全自主无人机和导弹,连PPT都没有。现有的这些无人机还需要专人遥控(如J20双座),在强电子环境下这些无人机都会成无头苍蝇。
  1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新闻评论原文:瞄准中国卫星!防航母被追踪 美军公布反太空武器(组图)
暂 时 还 没 有 上 榜 的 热 门 点 评
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将自动推送到留园神评妙论荟萃  



[ 留园首页 ]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