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还在寒冬 挖掘机却卖爆了 什么情况(图)

房地产还在寒冬,挖掘机却卖爆了。

什么情况?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2月,挖掘机卖出19270台,同比大增52.8%,增速创五年来的新高。国内销量更是同比大增了99.4%。




在中国经济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挖掘机指数。

一般来说,如果挖掘机卖得好,说明中国房地产和基建很好。但这一波增长,很显然和房地产无关。

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有10720亿元,同比下降了9.8%。

另一个数据,得以窥见答案。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25年前2个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9.1%。

此前中央增发了1万亿的超长期国债,投向了约1.5万个项目,其中超70%都是水利工程。

为什么是水利?三个原因。

第一,水利基建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运河。

如果说以往外循环的关键是航海,那么,内循环的关键就是运河。

在当下这个地缘政治紧张、外贸风险频发的时期,运河被赋予了极为特殊的意义。

一旦发生极端冲突,内河航运能极大地快速保证产业、人员、能源等的安全备份,帮助「内陆」建立国家安全的大后方。

所以,我们能看到,江西、广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这6个中部省份在疯狂挖运河。

可以说这件事,事关国运。

第二,在出口和房地产走弱背景下,基建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

水利工程每投资一千亿可以带动新增49万个就业岗位,是所有行业中就业拉动效应最明显的,

这两年已经投下去近3万亿,大家可以测算一下这个就业规模。

此外,水利工程产业链十分庞大,

上游——水电、机电、水泥、钢筋、砂石等建筑材料企业,

中游——设计施工企业,

下游——运营管护企业,水利无疑会给这些行业带来托底力量。

最后,水利工程兼具民生保障与战略防御的双重属性。

以高铁为例,部分偏远地区高铁线路客流量不足,运营效益欠佳,成为了僵尸高铁站,造成严重浪费。

反观水利设施,其价值贯穿日常与应急场景——平时默默发挥基础服务功能,汛期一次成功抵御超标准洪水,所避免的经济损失便远超建设投入。

怎么都不会亏。

这一轮的新基建,其核心价值不在局限于靠基建去拉动GDP,而是变成了国民经济、区域发展、国家安全、降低成本、提高要素流动等等一系列的更大层面的基础系统。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sirsir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基建狂魔,逮啥都建,最后把全国的空地都建满了,看它还建啥。
2025年04月27日8:34
评论人:jeffinvad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基础设施早就超过美国这种发达国家水平,但人均收入不到人家1/7,这是严重畸形的,因为中国的举国体制使然
举国体制下中国政府占有太多权力和社会资源,这些钱大部分花在基建投资上,因为有工程才会有GDP,有项目才有油水,钱都进体制内了.直接发钱给老百姓,给老百姓提高退休金,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失业补助这些让老百姓拿到好处,但官员没利益这种事,才不会去做
与其把钱花在重复建设超前建设上,让钱都进了张核子关系户的口袋,还不如把钱花在提高老百姓收入,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提高非体制内老百姓的退休金,多建几个三甲医院,给护士涨工资这些福利上更有利于中国经济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增加中国居民消费
2025年04月27日8:49
评论人:瓜果梨桃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9楼:说的轻巧。吃了灯草灰,放这轻巧屁。
三峡当年不建成,会有这全产业链?如何支撑?
雄安是为了缓解北京的各项压力,不是为了搞个新城出经济效益的。
2025年04月27日11:56
评论人:田丁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基建是不是一定有好处?就如现在普遍的标志性烂尾高楼恢复建设,已经在运行的大楼缺乏租客,大楼运行大量亏损是负担,不是财富。同样开挖运河,是有利农业水利,运输;还是破坏生态,无助水利,毫无经济价值,需要严格论证。三峡建成后,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年年有水枯见底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雄安化了几千亿有什么贡献?但是年年支出对国家是巨大负担。任何事业都要根据当时需要和可能,要有效益,过度就是犯罪。
2025年04月27日11:40
评论人:cxy1223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2楼:福利不是个好去处。而是应该把力量引导到有意义能赚钱的领域去。好像罗斯福新政那样。
2025年04月27日9:57
评论人:oldoldcandy [☆★坐路牙吃大瓜★☆]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
2025年04月27日9:05